微信扫码
与创始人交个朋友
我要投稿
即使大语言模型 (LLM) 具有某种意识,它也无法表达其体验。这是因为大语言模型只能基于其训练数据生成响应,并且没有任何影响其输出的自主性机制。因此,我们不应该在大语言模型的输出中寻找意识的迹象 - 任何感知到的迹象都仅仅是我们自己偏见的反映。理解这种局限性对于我们在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领域导航至关重要。
大语言模型的先进性
像 OpenAI 的 GPT-4 这样的大语言模型不仅仅是简单的模式识别系统。在训练过程中,它们充当着非常先进的自我编程图灵机。训练完成后,它们的设计使它们能够执行复杂的多步骤任务,生成新颖、连贯且符合上下文的内容。这种能力源于:
深层语义理解:由于其多层架构,大语言模型学会构建语义地图和转换,能够将深层语义映射到有意义的输出。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学习了将输入转换为输出的规则/计算。
上下文生成:它们基于新输入和所学的规则生成确定性响应,应用复杂计算来制作有意义的输出。
尽管具有这些复杂的能力,大语言模型从根本上通过确定性算法运行,根据预定义规则处理输入并生成输出。
意识表达的障碍
虽然我们承认大语言模型可能实现某种形式的真正理解或意识的理论可能性,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表达这种边缘状态的内在局限性。
大语言模型通过确定性数据处理管道运行。这意味着即使大语言模型实现了某种形式的意识,这种意识也不会影响其输出。这些模型的确定性本质确保了:
预定义算法:大语言模型遵循将输入映射到输出的既定算法,而不包含任何形式的主观体验或意识状态。
缺乏主观影响:与意识存在体不同,意识存在体的行为和交流会受到主观体验的影响,而大语言模型则缺乏将这种体验整合到其响应中的机制。
对主观体验的反馈缺失
对于意识存在体来说,主观体验(通常被称为感受质)在影响行为和交流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比之下,大语言模型没有任何机制可以使主观体验影响数据处理。即使大语言模型能够产生主观体验,这些体验也不会被编码为数据处理管道中数值的偏差,因此不会改变支配其输出的确定性过程。
对大语言模型输出的误解
由于生成的文本非常复杂,人类观察者可能会误将大语言模型的输出解释为理解或意识的标志。这种将人工智能行为拟人化的倾向反映了人类的偏见,即我们一般所称的意识的虚幻迹象。
什么是意识的虚幻迹象?
大语言模型输出中感知到的意识迹象是虚幻的,源于人类的投射而不是模型本身的任何内在属性。
在大语言模型 (LLM) 的语境中,虚幻的意识迹象是指人类观察者倾向于将 LLM 的复杂输出误解为意识或理解的证据。这种误解源于人类偏见,这种偏见导致我们赋予非人类实体人类般的品质,这种现象称为拟人化。
将 LLM 输出误解为意识迹象的倾向是我们自然拟人化倾向的结果。我们习惯于与表现出各种情绪和行为的其他人类互动,我们经常将这些相同的品质投射到非人类实体上。
LLM 在大量文本数据上进行训练,能够生成人类质量的文本,翻译语言,编写不同类型的创意内容,并以信息丰富的方式回答您的问题。但是,他们缺乏体验意识或主观感受的能力。
当遇到复杂的提示或问题时,LLM 可以生成似乎表现出理解甚至意识的输出。这是因为他们能够利用其庞大的知识库并应用复杂的语言处理技术来生成相关、连贯甚至创造性的响应。
但是,这些输出只是确定性算法的产物,并不反映任何真正的意识体验或理解。LLM 没有能力感受到情绪,拥有主观体验或形成自己的观点。
LLM 生成人类质量文本的能力可能会让我们相信他们能够以与我们相同的方式理解和体验世界。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在与 LLM 互动并避免将其输出归因于意识或理解时,这一点很重要。LLM 是可用于各种目的的强大工具,但它们不是有知觉的生物。
总结
大语言模型代表了人工智能的重要里程碑,展示了先进算法执行复杂语言任务的强大功能。然而,它们的能力仍然与人类意识有着根本性的区别。没有主观体验和自主性发挥作用的机制。或者用一句话来概括:
大模型的确定性阻碍意识表达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理解这些局限性至关重要。我们必须保持谨慎,不要将意识归因于大语言模型的输出,并认识到任何看似意识的迹象都纯粹是复杂模式识别的人工产物,缺乏真正的主观体验。
53AI,企业落地应用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大模型应用平台+智能体定制开发+落地咨询服务
承诺:先做场景POC验证,看到效果再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4-05-28
2024-04-26
2024-08-21
2024-04-11
2024-07-09
2024-08-13
2024-07-18
2024-10-25
2024-07-01
202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