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与创始人交个朋友
我要投稿
过分强调技术本身是我们 AI 产品失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关于大模型落地过程中,大家普遍忽略的几个关键点,在打造产品 PMF,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寻找场景。
同时,理解技术的边界,这一点比任何一点都要重要,但是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场景,我们首先还是要理解清楚目前的技术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这里通常有两个问题。
1)对技术过于乐观
其实现在的大模型技术虽然看起来非常的优秀。
但实际上,你真正把它应用在垂直领域的时候,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没有理解这些技术边界的前提条件下,去设计产品或者去寻找场景,很可能会找到不切实际的场景。
第二类,是对目前的大模型技术有一些悲观,或者他根本都不了解大模型技术。
他们寻找的或者意识当中的技术,更多还是我们 AI 1.0 时代,而不是像现在的大模型一样,端到端的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
那通常谁需要负责这一块?
其实就是产品的第一负责人,有可能是公司的产品经理,或者是项目经理,或者是公司的创始人。
但不幸的是,很多公司的产品第一负责人对技术边界本身理解不够,所以也很难去设计适合技术的场景出来,这是我们目前国内大模型落地最大的痛点。
2)PMF 阶段,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这里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是,很多人希望借助于一些外部的产品,或者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来赋能自身的业务,但是我们可以仔细想一想,目前我们国内的大模型落地是什么阶段,所有都在0~1的探索的阶段。
目前来讲,很多人也没有看过一个比较成熟的案例或者产品,所以这个道理就很明显,如果我们都没有去做出让自己满意的产品出来,然后把这个产品卖给别人,那这个大概率是跑不通的。
而且在产品的 PMF 阶段,最重要的还是对业务的理解,所以这一块我觉得是没有人可以替代公司的产品第一负责人。
对业务的深度理解,长期看来就是产品的一个关键的壁垒。
那有些人可能会问,目前的团队,确实对大模型本身缺乏一些认知,那怎么办?
这时候我们可以去寻找外部的力量,比如说外部的专家,还有一些团队。
但我们还是要让他们加入到业务当中去,一起去想业务,然后怎么把跟技术结合在一起,而不仅仅是在外部简单的提供一些技术的支持。
3)清晰界定壁垒
自从大模型出来之后,我们也知道开发一个大模型产品的技术壁垒已经变得非常低了。
而且做大模型应用开发的公司之间的技术差异也会变得越来越小。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考虑清楚,产品壁垒到底是什么?
我们有没有一些足够的用户基础,还是我们有对业务本身的一个壁垒,所以这些是我们该提前考虑清楚的。
比如像现在如果有一个比较好的C端产品出来,那我相信很多的企业都会试着去做的,而且能够在短时间内也能复制出来。
4)用最好的模型进行 MVP 的开发
然后你再推向市场,效果好,规模化了之后,我们再去考虑它的推理成本。
我们应该怎么去把它压缩,而且这里一点是一定要用最好的模型进行 MVP的开发,如果甚至用一个最好的模型也很难达到用户的要求,那这个产品可能就没办法做了。
所以在这个阶段,其实我们核心要做的事情就是要设计一套产品,要确定这个产品是有市场需求的。
然后确认之后,可以切换到一些开源的模型,再想着怎么通过微调的方法能够逼近这种最好的模型的效果,或者超过最好的模型的效果。
5)思考产品的阶段
因为我发现不少人过于强调技术本身,而忽略业务的重要性。
会导致我们花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技术当中去,最后也没有做出有价值的东西。
而且这个团队很容易成为一个偏向于科研性的团队,就是做了很多的实验,但是这个实验根本都没有用在我们的产品当中。
而且在这个阶段,我的建议是:能用提示工程解决的就不要考虑rag的技术,能用rag解决的就不要考虑微调。
难道技术不重要吗?其实也不是,但是至少在PMF阶段,我们的目标无非就是要快速的去验证一个商业模式,以及我们所选择的场景。
这个阶段我们顺利的度过了,那第二个阶段才会进入整个产品的优化,这个时候终会真正体现出我们技术的价值。
53AI,企业落地应用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大模型应用平台+智能体定制开发+落地咨询服务
承诺:先做场景POC验证,看到效果再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4-05-28
2024-04-26
2024-08-21
2024-04-11
2024-08-13
2024-07-09
2024-07-18
2024-10-25
2024-07-01
202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