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私有化部署
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进入"群体智能"时代,MCP和A2A正颠覆AI生态圈

发布日期:2025-04-15 05:06:46 浏览次数: 1556 作者:余不会
推荐语

群体智能时代来临,MCP和A2A协议如何重塑AI生态?

核心内容:
1. AI产业迎来群体智能时代,MCP和A2A两大协议颠覆传统生态
2. MCP作为AI与外部工具的"万能适配器",A2A实现AI代理间的协作
3. MCP和A2A如何互补,构建AI生态的"双引擎"

杨芳贤
53A创始人/腾讯云(TVP)最具价值专家

 

2025年3月和4月,AI技术圈沸腾了!

我们正在亲历“单体智能”迈向“群体智能”的历史性转折点,AI产业格局也将发生重大变革。

两大革命性协议:模型上下文协议(MCP)代理对代理协议(A2A)。这两项技术不仅重新定义了AI系统的交互方式,更预示着一个由互联智能体主导的新时代。本文将用通俗易懂的案例,解析它们如何颠覆传统AI生态,并重塑未来的技术格局。

  • • MCP由Anthropic、微软等巨头推动,正在成为企业级集成的首选。
  • • A2A依赖谷歌的开源生态,吸引众多开发者构建灵活的多代理系统。

MCP与A2A是什么?

MCP(模型上下文协议)

  • • 核心功能:作为AI与外部工具、数据源的“万能适配器”。开发者无需为每个工具单独开发接口,只需通过MCP统一调用数据库、API、文件系统等资源。MCP有两种运行模式,一种是SSE(远程流式输出),一种是 STDIO (本地标准输出)
  • • 案例:当客户向智能客服查询订单状态时,客服AI通过MCP直接连接至企业订单数据库,检索相关订单信息,并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向客户提供精确的订单状态报告。在此场景中,MCP充当AI与企业后端数据库之间的技术桥接层(背后查询订单的接口已经封装成了 MCP Server)。

A2A(代理对代理协议)

  • • 核心功能:让不同AI代理像人类一样协作。它们能动态发现彼此的能力、协商任务分工,并安全地传递数据。
  • • 案例:当客户需要在下单后修改配送地址时,客户服务AI代理接收此请求并确定需要物流系统的支持。通过A2A协议,它与具有修改配送信息权限的专用物流AI代理建立通信。这两个AI代理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协作解决问题,形成完整的服务流程。
  • 笔者画了一幅图,可以清晰的看到它们之前的区别。

从“工具调用”到“群体智能”

如果您还停留在学习大模型的Function Call,那么很遗憾告诉你,过时了!

传统AI系统是孤立的“单体智能”,而MCP和A2A通过以下方式打破壁垒:

MCP:垂直扩展AI能力

  • • 工具调用标准化:过去,AI调用不同工具需定制接口,耗时耗力。MCP统一了输入输出格式,开发者只需一次集成,即可对接所有支持MCP的工具。
  • • 案例:医疗诊断AI通过MCP同时访问电子病历、实验室数据和医学文献库,生成综合诊断建议。

A2A:水平构建协作网络

  • • 动态协作取代硬编码流程:传统多AI协作需预先定义交互逻辑,而A2A允许代理在运行时自主发现、协商,形成灵活的任务链。
  • • 案例:企业IT事件响应中,日志分析AI、安全检测AI和通知AI通过A2A动态组队,根据事件类型实时调整处理流程,无需人工干预。

技术互补的生态效应

MCP和A2A并非竞争关系,而是构成AI生态的 “双引擎”

  • • 底层能力(MCP):为单个AI提供丰富的工具支持,增强其垂直领域专业性。
  • • 协作框架(A2A):将多个专业AI连接成网络,解决复杂问题。
  • • 未来架构:例如,物流AI通过MCP访问GPS数据,再通过A2A与仓储AI、配送AI协同优化路线。

两种协议的现实困境

A2A面临的挑战

尽管A2A设计优雅,依然面临着挑战:

  • • 复杂性管理:多智能体网络可能导致交互复杂度的剧增。
  • • 效率问题:频繁的智能体间通信可能影响整体效率。
  • • 安全与治理:开放的智能体协作模式加大了安全风险与治理难度。
  • • 模型支持有限:目前只有谷歌自家的Gemini明确支持,其他大模型供应商的支持程度尚未明确。

MCP也不像想象中那般完美:

  • • 智能体协作能力有限:MCP主要关注模型与应用的接口,对智能体间协作的支持不足。
  • • 灵活性不足:标准化接口可能限制一些创新应用场景的实现。
  • • 实现复杂度:要完全支持MCP规范需要相当大的工作量。
  • • MCP可能面临“工具投毒攻击”,恶意指令隐藏在工具描述中,劫持AI行为。
  • • 企业级使用MCP,面临着身份认证的问题,目前官方还没有给出SDK。

软件架构的范式革命

MCP和A2A标志着从 “确定性编程” 到 “适应性系统” 的转变。传统软件依赖硬编码流程,而未来系统将由自主协作的智能体网络构成,具备动态发现、实时协商、自我优化的能力。

正如TCP/IP协议定义了互联网,MCP和A2A可能成为AI时代的通信基石。企业若能把握这一趋势,将率先构建出真正智能、灵活的技术生态,开启“群体智能”的新纪元。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场景POC验证,效果验证后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回到顶部

加载中...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