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与创始人交个朋友
我要投稿
在人工智能领域,OpenAI一直以其前沿的研究和创新产品引领行业发展。最近,OpenAI推出了一款名为Swarm的轻量级实验性框架,旨在支持多智能体(Agent)系统的开发。这一举措虽然出乎不少人的意料,但在OpenAI的GitHub(https://github.com/openai/swarm)页面上,他们明确指出Swarm目前还处于实验性和教育性阶段。
一、Swarm 框架概述
(一)Swarm 是什么
Swarm 是一个轻量级且实验性的框架,旨在支持多智能体系统的开发。它与传统严重依赖底层大型语言模型(LLM)API 的方法不同,提供了一种无状态的抽象,用于管理多个智能体之间的交互和交接。
智能体的构成
每个智能体都有自己的指令集、指定角色(如 “销售智能体”)以及一系列可用函数。这些函数被转换为 JSON 结构,以便无缝集成和执行。
动态交接机制
Swarm 能够根据对话流或智能体函数内的特定标准实现智能体之间的动态交接。通过在函数内返回下一个要调用的智能体,实现任务的平滑过渡和专门处理。
状态维护与信息共享
它使用上下文变量来维护状态并在智能体之间共享信息。这些变量提供初始上下文,并在对话过程中不断更新,确保一致性和连贯性。
对话启动与管理
通过 client.run () 方法启动和监督多智能体对话,该方法需要初始智能体、用户消息和上下文变量,并返回包含更新消息、上下文变量和最后活跃智能体的响应。
(二)关键特性与见解
无状态架构的优势与挑战
优势
Swarm 采用无状态架构,不保留调用之间的信息。这种设计具有透明度,开发者可以对智能体行为进行细粒度控制,无需承担维护持久状态的开销。
挑战
然而,在一些需要跨交互保留持久信息的复杂场景中,无状态架构可能会带来问题。例如在复杂工作流或长时间运行的任务中,缺乏内在的状态维护机制可能导致效率低下,开发者可能需要手动重新创建上下文或设计外部状态管理解决方案。
函数调用与状态管理
函数调用
框架支持在智能体内直接调用 Python 函数,为开发者提供了灵活性,使其能够集成现有代码库。
状态管理
通过上下文变量实现跨交互的有效状态管理,确保在智能体操作过程中需要时能够获取相关信息。同时,Swarm 还支持流式响应,增强了实时交互,提升了用户体验。
实验性框架的定位
教育目的
Swarm 被明确为实验性框架,主要用于教育目的,OpenAI 强调其用于探索多智能体系统中的人机工程学接口。它还不适合用于生产环境,这与 OpenAI 通常的产品发布方式有所不同。
引发的反应
这一发布在开发者社区引发了不同的反应。一些人对其实际效用持怀疑态度,指出存在类似框架,并质疑在当前语言模型能力下循环智能体交互的有效性。例如,与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研究人员开发的 Langroid 等其他多智能体框架相比,Langroid 以其成熟的编排机制和与其他 LLM 更广泛的兼容性而受到认可。
二、Swarm 框架的代码示例与分析
from swarm import Swarm, Agent
# Define agent functions
def get_weather(location, time="now"):
# Function to get weather information
return f"The weather in {location} at {time} is sunny."
def send_email(recipient, subject, body):
# Function to send an email
return "Email sent successfully."
# Define agents
weather_agent = Agent(
name="Weather Agent",
instructions="Provide weather updates.",
functions=[get_weather, send_email],
)
# Initialise Swarm client and run conversation
client = Swarm()
response = client.run(
agent=weather_agent,
messages=[{"role": "user", "content": "What's the weather in New York?"}],
)
在这个示例中,首先定义了两个函数get_weather和send_email,然后创建了一个名为Weather Agent的智能体,它具有提供天气更新的指令,并包含了上述两个函数。通过Swarm客户端启动对话,当用户询问纽约的天气时,Weather Agent的get_weather函数被调用并返回相应结果。
三、Swarm 框架的缺点与挑战
(一)无状态架构的复杂性
如前文所述,无状态架构虽然有其优势,但在复杂工作流和长任务中,缺乏状态维护机制会导致效率问题。开发者需要额外的工作来处理状态,这增加了开发的复杂性和成本。
(二)实验性带来的局限
缺乏稳健性和优化
由于其实验性,框架缺乏生产就绪系统中常见的稳健性和优化。没有官方支持和详细文档,开发者在扩展应用时可能会遇到意外的限制、漏洞或性能瓶颈。
关键特征缺失或不完善
对于实际应用至关重要的一些关键特征可能缺失或发育不完善,降低了它在企业环境中的实用性。
(三)智能体交接的复杂性
手动交接智能体虽然提供了灵活性,但需要精心设计和测试智能体交互,以避免潜在的死锁或误解。管理不善的交接可能会破坏对话流,导致性能不佳和用户不满。
(四)框架的可持续性问题
资源利用效率
无状态设计要求智能体不断检索或重建上下文,增加了计算开销,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系统扩展性挑战
随着智能体的复杂性和数量增加,在没有可持续状态管理机制的情况下,维护一个高效且可扩展的系统变得更加困难,这对计算资源和开发努力都是一种负担。
(五)与现有系统的兼容性挑战
尽管支持直接 Python 函数调用,但将 Swarm 与大型现有代码库或其他多智能体框架(Multi-Agent架构-CrewAI详解)集成可能需要大量努力。与更成熟的框架相比,缺乏围绕 Swarm 的成熟生态系统,可能会使需要与多种工具和环境无缝集成的开发者望而却步。
(六)在多智能体框架竞争中的局限性
在众多多智能体框架不断涌现的环境中,Swarm 的新颖性有限。与 Langroid 等竞争框架相比,它在编排机制和与各种语言模型的兼容性方面存在不足,开发者可能难以证明采用 Swarm 而非其他更成熟框架的合理性。
OpenAI 的 Swarm 框架是一个具有探索价值的多智能体(Agent)系统框架(Multi-Agent架构:探索AI协作的新纪元)。虽然它存在诸多缺点和挑战,如无状态架构带来的复杂性、实验性导致的局限性、智能体交接问题、可持续性担忧以及与现有系统的兼容性困难等,但它也为我们提供了对无状态智能体编排的深入理解,为未来多智能体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的基础。在多智能体系统不断发展的浪潮中,Swarm 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它的出现也促使我们思考如何更好地构建和优化多智能体系统,以适应日益复杂的应用场景和需求。
53AI,企业落地应用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大模型应用平台+智能体定制开发+落地咨询服务
承诺:先做场景POC验证,看到效果再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4-11-23
Pixtral Large:128K 上下文窗口 + 多模态融合,开启智能新视界!
2024-11-20
基于GPU的ANN检索
2024-11-20
打破文本边界:如何进行多模态RAG评估
2024-11-15
西湖大学&腾讯:一个多模态Web Agent的开源框架
2024-11-13
最复杂多智能体发布!百度推出“秒哒”和文心iRAG
2024-11-12
【RAG&多模态】多模态RAG-ColPali:使用视觉语言模型实现高效的文档检索
2024-11-11
开摆!谷歌AI视频上线!脚本、素材、剪片全稿定!
2024-11-11
文档OCR版式识别,兼顾速度与精度,YOLO当首选
2024-05-30
2024-09-12
2024-06-17
2024-08-06
2024-08-30
2024-04-21
2024-06-26
2024-07-07
2024-06-14
2024-07-21
2024-09-26
2024-09-26
2024-09-01
2024-07-15
2024-07-14
2024-07-10
2024-07-02
2024-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