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与创始人交个朋友
我要投稿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篇曹宇兄的文章,带你进一步理解什么是大语言模型的对齐。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718913850
DPO 的论文引用最近已经破千了,成了斯坦福的Chelsea Finn组的机器人超猛PhD学生R.M. Rafailov的第一被引论文。又由于第二梯队的大模型频繁提及DPO的变种,DPO+RM的用法未来估计机器人界的思潮对于LLM的正向影响不会削弱。
按照我平时使用的体验,我们可以将当前的主要头部三强划分为第一梯队,头部开源三强划分成为第二梯队,再加上我一直比较关心的应用侧玩家Apple。
可以发现几点:
这个其实就让很多小伙伴很疑惑了,明明DPO的宣言是Your language model is secretly a reward model,为啥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还是需要一个训练好的RM才能work呢?DPO原始论文中的做法,也是直接将偏好对在SFT之后的LLM上训练就取得了甚至超过PPO的做法,为什么在实际的实操中几乎没有头部大模型复现出来这个成果呢?同时更为让人吃惊的是DPO作为off-policy算法,原理上可以直接使用专家示教做类似imitation learning的,但是实际上几乎所有的训练范式都在朝着on-policy的方向走呢?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可以尝试从最近的一些非常确定的技术趋势和研究来看一看,以帮助我们真正理解什么是大语言模型的对齐,从而帮助我们在实操的过程中积累正确的技术判断能力。
我们知道在老的GAN时代,训练一个模型的方法是使用generator和discriminator对抗的方式完成的。generator尽量产生让discriminator无法判别出好坏的的样本,而discriminator D则尽量尝试识别generator G的样本。
这里面有一个细节,就是我们在利用D-G gap的时候,D和G的更新不是同步做的。D的更新在内环,第三步就做了,而G的更新在外环第五步才做。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如果同时更新D和G,对抗的loss会同时反向传播到这两个网络,从梯度上来看D和G的微小gap就弥散在了整个网络里,对抗的效率容易打折扣。
那么传统的RLHF是怎么做的呢,最早版本的online PPO(InstructGPT)之前的早古版本。是通过固定训练时的discriminator实现的,generator做完整个epoch的rollout之后再样本送人标。后期由于online版本的送标成本高,就采用了offline的RM代替了人类discriminator。这种做法也是在一定时间段内固定discriminator的方式,来留给generator足够的时间机会进行偏好学习。
直接同时学习偏好(discriminator)和行为(generator)的方式在原始的DPO论文中,被认为是超越PPO学习效率和效果的一种好的方式。
看起来从效果方面妥妥吊打了PPO这种比较复杂的算法,同时由于不需要训练单独的Reward Model似乎也是一个比较快见效的业务算法。
针对DPO在纸面上效果很好,打榜上效果很好,但是在实际业务中仍然需要RM辅助的状况。Ziniu博士比较早期的理论建模工作给出了一些解释:其中最主要的聚焦点在于三个(1)Reward Model建模任务的区别,(2)偏好数据不足导致的可能迁移,(3)纯离线数据推理的offline performance gap
第一点其实非常好理解,Reward Model作为一个神经网络而言,他的输入是state和action。也就是对应着之前的所有状态(对话历史),action则是模型最近一轮的输出,他的目标是输出对于state和action的reward估计。
而Policy network则是根据state输出对应token的概率,再加上合适的解码策略之后,变成合适的action。这两个网络从结构上看起来就不太一样,而这种不一样正是前面讲的discriminator和generator拥有gap的基础。
第二点则是在于Reward Model本身的泛化性,使得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外插一个没有见过的state和action给出自己的reward判断。这更多的是大语言模型本身的一些能力,加上足够的领域数据泛化出来的。对于DPO而言,要同时学行为和判断就已经不容易了,还要同时学行为和判断泛化就是难上加难了。不过这里更多的是理论上的,实验上的结论后面有。
最后一点则是RL领域的基本sense,在同样on-policy的条件下训练的online程度越高,对于模型来说学习的效果越好。传统DPO采用了比较大量的数据在训练早期进行了offline inference,这样的推理虽然可以很高效地获得大量样本,但是越到训练后期这些offline数据的off-policy程度越高。会造成生产的数据与正在优化的policy之间距离过大的问题,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Yong Lin在Apple实习期间详细研究了DPO的泛化性问题:
这里面主要是对于刚刚第二点进行了实验中的比较和理论阐释,implicit reward model这个比较抽象,其实简单点理解就是我们采用DPO的方法直接同时学偏好和行为的方式。
其实Apple做这种研究还是比较有道理的,对于这样海量的用户而言,用户的意图极为复杂,同时在prompt和response程度都会存在distribution shift的可能。同时目标也不是为了打各种In-distribution的榜,所以我们可以看看他的实验结论作为参考。
我们首先再解释一下这里造出来的概念:EXRM就是RL方法中单独训练出来的RM,DPORM是假设BT loss之后的DPO训练之后 recover出来的Reward值(DPO也可以得到reward的哦,很多同学忽视了这一点,直接拿着policy就去评测了)。
这个实验是怎么做的呢?就是在控制变量的条件下,对于这两种RM建模的方式,混合了prompt shift(Reward Model没见过这种 prompt), 以及 response shift(Reward Model 没见过这种回答)之后RM能达到的精度。可以发现用DPORM这种方式在ID(in-distribution)的混合场景里面表现的还可以。但是一旦面向OOD场景之后,RM的精度就急剧下降。同时对于OOD的response shift表现最差,难以匹配上EXRM的表现。而在控制变量的OOD变现中,EXRM比ID好95.2%。
这其实验证了刚刚讲的第二点,同时学习偏好和行为似乎没有一个专有网络专门学习偏好的效果好。尤其是我们期望的RL scaling领域,如果只能通过大量数据堆叠的方式完全覆盖偏好,是看不到做一个更通用AI系统的希望的。
Shusheng Xu 在ICML的工作就很直接,大家可以仔细研究研究。和前面的互为补充,主要谈的是用DPO学policy可能有什么问题,我仔细展开说一下里面的思路。
https://slideslive.com/39022063/is-dpo-superior-to-ppo-for-llm-alignment-a-comprehensive-study?ref=account-138648-presentations
假设我们现在有一个待优化的policy , 他在两个可能的actions 和 的原始概率分布大概是各占一半,假设我们按照偏好 给定这个模型进行优化。理想中我们希望拉高 降低 ,其实这两种算法都能达到。但是我们特别想避免的是拉高一个分布外的 , 因为分布外的这个回答极有可能给我一个巨大的惊喜。
为什么DPO优化中允许这种情况发生呢?
因为从DPO的loss来看,这种优化目标太专注于通过压制 来获得chosen和reject的gap。对于分布外的样本其实根本不在这个优化目标的考虑范围内,如果 很好那么赚到,如果 不好,那也只能认赔。
那PPO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嘛?我们假设PPO的Reward Model就是有问题的,他就认为这个分布外的 最好。从机制上就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假设我们采样到了这个回答,由于这个回答是分布外的,所以作为KL散度约束的分母,会把KL惩罚做的极大,消除所有reward的收益。
聪明的你估计已经看到了,针对在RM的不足,最好的方式是在DPO的时候加上RM的弥补泛化性的不足。然后由于offline带来的DPO分布外的训练不足,需要尽量使得DPO的更新和迭代和PPO一样online化。从头部开源玩家的方法来看,迭代式DPO加RM似乎是一个比较奏效的打榜玩法。
但是问题就来了,DPO加了RM,加了on-policy,又加了online,好像再加一个advantage估计和baseline就是纯RL方法了。这个方法比RL还RL,为什么还叫DPO呢。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场景POC验证,效果验证后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4-09-18
2024-07-11
2024-07-11
2024-07-26
2024-07-09
2024-06-11
2024-10-20
2024-07-20
2024-07-23
2024-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