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私有化部署
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传统企业如何拥抱AI

发布日期:2025-04-26 06:06:06 浏览次数: 1518 作者:心在遥远
推荐语

传统企业如何通过实际行动拥抱AI,提升效率和竞争力。

核心内容:
1. 员工通过直播培训“动手”使用AI,提高参与度和学习效率
2. 利用免费AI工具,逐步过渡到付费工具以提升工作效率
3. 传统软件厂商整合AI能力,推动企业快速应用AI技术

杨芳贤
53A创始人/腾讯云(TVP)最具价值专家

引言

从上次蹭了DeepSeek的热度以后,又两个月过去了。最近媒体的关注焦点都已经被关税战吸引。很多出口传统企业确实也受到了一些实质性影响。但我始终相信,越是外部环境不确定,越要持续修炼内功。从年初开始筹备AI培训课程到现在,虽然公众号更新少了,但对AI落地的思考却一直在深入。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在传统制造企业里,AI到底该怎么落地才最实在。不扯那些高大上的概念,就说我们实际在做的几件事。


一、先让员工用起来


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现在人人都知道AI,但真正在工作中用起来的并不多。所以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直播培训让员工"动手"。直播的好处就是在电脑上边看就可以边跟着做起来。


有人问我,直播有回放吗?其实我是不喜欢回放的,一是效果没有直播好,更重要的是回放容易让人产生"随时可以学"的错觉,结果往往就是永远不学。而企业微信的直播,15天后自动下架,反而能倒逼大家及时学习。而且,AI的变化太快了,今天讲的具体的工具,可能明天就迭代掉了。


二、从免费工具开始


这波AI浪潮有个特点:好用的免费工具特别多。我的建议是,先别急着买系统,把免费的用透再说。当然,如果某个收费工具确实能大幅提升效率,该买还得买。毕竟时间才是最贵的成本。比如说我自己比较喜欢用的Gamma,免费200个点对经常要做PPT的人来说会不够用。再比如针对电商的换脸换模特,专业的工具肯定更搞笑,其实也并不贵。


,原有系统植入的一些AI工具先用起来


在企业端,传统的软件厂商也在整合AI的能力到原有的系统中,这是一种悄然的改变,也在推动传统企业更容易去随手用起来。最容易看到的就是很多邮件系统整合了AI的文字能力和翻译能力,WPS、飞书等也引入了AI能力。



在实际的企业级工作场景中,究竟哪些AI可以快速落地?


1,最容易落地的:

现有工作流的AI化---用AI+RPA提升效率

我们很早以前讲的是工作流的信息化,现在可以讲工作流的AI化。用我们传统的梳理工作流的方法,重新去审视一下工作流的各个节点,在某个节点或者某些节点上让AI植入进去,形成:工作流+AI+RPA(软件机器人)的混合人机交互的新工作流场景,把重复性的工作交给AI+RPA去提升效率。


2,最容易落地的:

数据处理能力的AI化---用AI提升Excel处理效率


在与各个岗位的交流过程中,你会发现在实际的很多工作场景中,充斥着非常多的EXCEL表,以往EXCEL技能提升的学习成本还是非常高的,有了AI,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怎么样可以快速的去提升EXCEL的技能,提升工作效率,这是每个岗位都可以去思考的问题。而这里更深层次的,是回归到我们数据处理能力和分析问题的逻辑能力上,还需要做一步结合对EXCEL表格样式的改造。


3,最容易落地的:

从不会到会的AI化---让AI当"上班搭子"


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我们经常会对新事物焦虑,本质上是对自己掌控力的不足或者应对技能不够的焦虑。而有了AI,在管理当中,有人问你怎么办的时候,我的口头禅就是你先去问一下AI,以往需要通过搜索,识别,整合的信息来源,现在只要通过自然语言就能与之交流,尽管可能会存在所谓的提示词问题,但其实门槛已经很低了。如果每个员工都有一个AI工作搭子,那工作将更有乐趣和收获。


!!!以上这些都不需要大动干戈,但效果立竿见影。


对我们IT部门来说,回归到AI底层的三个视角:算法,算力,数据。

那么重点应该做三件事:


  1. 1.整理企业知识库;

  2. 2.搭建企业AI平台及引入RPA平台;

  3. 3.评估及适时引入算力需求;


新一轮的“基建”又开始了,这次,把基础工作做扎实,谈的不是投入而是如何去降本增效!




心在遥远|思想在远行

数字化转型|IT项目管理|阅读|思考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场景POC验证,效果验证后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回到顶部

加载中...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