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观趋势 | AI医疗器械是风口还是噱头?
发布日期:2024-06-24 08:53:39 浏览次数: 2055 来源:极新



# AI医疗器械





AI最早爆火于消费应用端,尤其在图像识别方面,各类AI绘画工具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在医疗器械领域,AI同样最早应用于图像识别板块。

传统医疗场景中,若想培养出优秀的医学影像专业医生,耗费时间长,投入成本大。此外,人工读片的主观性较大,信息利用不足,判断过程中容易出现误判情况。相关统计显示,医疗数据中有超过90%的数据来自于医学影像,但是影像诊断过于依赖人的主观意识,容易发生误判。

人工智能能够在医学影像率先爆发并落地应用,主要是由于影像数据相较于其他数据更易获取,且更易处理。例如病历需跨越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进行数据积累,但影像数据仅需单次拍摄,几秒钟便可获取。一张影像片子即可反映病人的大部分病情状况,作为医生确定治疗方案的直接依据。

医学影像具有庞大且相对标准的数据基础,同时智能图像识别等算法不断进步,均为人工智能医疗在该领域的落地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在美国,FDA已批准200多种商业化影像学AI产品;中国AI医学影像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已有超声、CT、MR、DR等多种影像学AI产品获批三类注册证,涉及肺部、眼底、心脑血管、骨科、产科和儿童发育评估等领域。

更进一步来看,在病理学领域,AI同样展现出了巨大潜力。随着数字病理学发展,计算机辅助分析从定性转变为定量,人工智能模型能够对高通量数据快速整合分析,大大提高了病理诊断效率,诊断标准更为客观、结果一致性得以保证,从而有效减少病理医师间的主观判读差异。

以肿瘤为例,AI的应用涵盖辅助诊断、指导治疗策略选择、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预后等方面,涉及良恶性鉴别、分类分级、识别突变基因、判读淋巴结有无转移等,其中以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胃肠肿瘤及神经系统肿瘤等瘤种居多。

随着数字病理学、分子病理学和信息病理学迅速发展,计算病理学将进一步涉及到肺、肾、胃肠道、神经病学和妇科病理学等多个学科。未来,数字病理学和人工智能协同作用或将促进肿瘤学和精准医学重大进步。

除了上述两类应用,AI+疾病诊断及筛查、AI+手术机器人、CDSS与病种质控、医学数据智能平台、智慧病案与DRGs等细分应用场景同样能够在短时间内铺开应用,毕竟积累数十年的海量资料就是最宝贵的数据源。

从发展前景看,AI有望在医疗器械领域迅速全面渗透。

着眼于需求端,AI技术的应用还可解燃眉之急。

当前,我国医疗资源呈现出整体分布不均、优质医疗资源过度集中、高级医师仍存在人才缺口等特点。在此背景下,AI技术能帮助快速识别病灶迅速训练模型,提升诊疗效率及准确率,弥补医生数量缺口。与此同时,辅助诊疗等方式还可赋能基层医疗机构,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弥补我国高水平医师短缺问题。



1


全球AI医疗市场规模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 年中国数字医疗行业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22年全球数字医疗的市场规模为 2242 亿美元,预计至 2025 年达到 4670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28%。


在全球医疗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国数字医疗的市场规模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预计由 2022 年的 1954 亿元增长至 2025 年的 5399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31%,略高于全球增速。2023 年我国数字医疗的投融资交易共 109 项,累计金额达 58.6 亿元。



数字医疗市场规模持续高速增长,全球医疗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大趋势。这一趋势对药品及制药产业链、医疗器械、医药流通和医疗服务智能化升级带来了巨大影响。


1.药物研发领域AI的价值凸显


人工智能为制药业提供了许多可能性,包括优化工艺设计和工艺控制、智能监测和维护、趋势监测以推动持续改进等。AI技术在药物研发上的应用价值逐渐显现,显著改善了药物研发效率、减少了研发成本并提高了药物研发成功率。此外,AI技术还为个体化用药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通过对海量真实世界用药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构建实用性更强的个体化用药模型,达到临床精准用药的目的。


2.医疗器械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空间广阔


医疗器械行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据灼识咨询测算,2021 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达到 4800 亿美元,预计 2030 年将增至 8480亿美元,2021 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达 9090 亿元,预计 2030 年有望增至近 2.5 万亿元。


数字化技术正在多方位助力改善医械研发、设计、生产、使用等各环节存在的痛点。依托计算机软件系统运行的医学设备正逐步取代传统医疗器械,医学设备数字化转型成为未来发展必然趋势。




例如,基于医疗影像大数据的辅助手术机器人的应用使得外科医生在手术操控性、准确度和临床疗效上大幅提升;智能康复器械为康复人群提供更有效率的康复护理方案,并节约康复医师人力;医疗装备的物联网化、智能化,为医院管理提供智慧化的解决方案;远程诊疗则大幅提升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半径,提高医生的诊疗效率。

此外,医疗器械数字化升级想象空间仍极为广阔,例如脑力接口等前沿技术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智能医疗器械发展,但与此同时,数字化医械也面临着更高质量期待和监管要求。


3、医药流通领域,物流智慧化成为大趋势


自动化和智能化已经成为医药物流行业的重要趋势。智能化医药物流和电子处方处理系统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呈现数字化、智能化、透明化的特点,可实现药品全程可追溯管理,全程温控管理,提升药品的可及性和安 全性,为全产业链提升运营效率。


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例如技术更新换代的成本、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以及对现有物流人员技能的再培训等方面的挑战。


4、智能化医疗服务提升医疗机构效率


新一代数字技术与医疗行业的深度融合,使得智能化医疗服务市场蓬勃发展。根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发布的《数字孪生智慧医院白皮书》,2021 年全球智慧医疗市场规模已达 1784 亿美元,并预计 2026 年增长至 3730 亿美元,2021-2026 年 CAGR 为 15.9%。


对比传统医疗服务模式,智能化医疗服务在资源共享、辅助决策、提升体验、教研融合、降本增效等方面优势显著。不仅为医疗用户个人提供更为自主的个人健康管理、更加舒适便捷的就医环境及更加安全的个人健康数据,也能助力医院实现智慧化管理,大幅缓解医护人员工作压力,促进分级诊疗及家庭医生制度顺利落地,进而提升医疗资源公平性。




2


AI+医疗器械市场情况分析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市场前景广阔。人工智能技术为器械行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一方面,人口老龄化、慢病低龄化等趋势导致人民群众的医疗健康需求持续攀升,人工智能医疗有利于缓解医疗资源供需不平衡等问题,为医疗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关键思路。
另一方面,我国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长期以来存在部分关键工艺技术受制于人、整机制造组装水平相对较低等问题,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嵌入到高端医疗器械中,提升控制、成像等系统的智能化程度,能够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与性能提升,有助于推动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从全球范围来看,AI+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 2016 年的 8650 万美元增长至2021 年的5.06 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 42.4%,预计 2024 年增长至 34.96 亿美元,未来 3 年复合增长率为118.5%。


中国 AI 医疗器械市场起步较晚,目前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近年来,中国AI 医疗器械的市场高速发展,市场规模增速较快,从 2019 年的 1.25 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值2021 年的6.82 亿元,预计在 2024 年增长至 87.16 亿元,3 年的复合增长率高达 133.9%。

3

AI+医疗器械应用场景


在应用场景方面,医学影像是 AI 在医疗领域应用最多且最成熟的场景。
庞大的检查量带来的是影像数据的快速增长,目前影像数据的年增长率达到30%,而同期放射科医生的年增长率仅为 4%,形成较大的供给缺口。放射科医生的短缺造成误诊率偏高,医学影像数据可获得性较强、易标注、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等特点,大大降低了AI 的应用门槛。因此,医学影像成为 AI 目前的主要应用市场。
对于 AI+医疗器械重点应用场景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阻肺急性加重院外监测。及早识别慢阻肺急性加重高风险患者、从而开展个体化干预有助于改善临床结局。通过可收集的患者信息与急性发作情况结合建模,建立急性加重风险AI 预测模型与院外监测模型,对慢阻肺患者未来的急性发作提前预警。 
癌症影像 AI 辅助判读。在肺癌领域,通过 AI 辅助实现癌症检出、良恶性分析以及定量分析等功能,对于医生在大规模筛查时快速、准确的判断患者病情有重要意义。在乳腺癌领域,乳腺超声辅助 AI 为乳腺癌超声筛查提供更高的诊断准确率和诊断效率,助力乳腺癌的早筛早诊。
CT 筛查慢阻肺。肺功能检查是慢阻肺诊断金标准,由于基层肺功能仪普及率低、肺功能检查对患者配合度要求高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患者被漏诊、误诊,错失最佳干预时间。影像AI 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评估。


53AI,企业落地应用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大模型应用平台+智能体定制开发+落地咨询服务

承诺:先做场景POC验证,看到效果再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与创始人交个朋友

回到顶部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