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从物流乐高到行业云,顺丰科技在云原生+ AI 方向上的探索
发布日期:2024-06-03 20:11:19 浏览次数: 1878 来源:InfoQ 架构头条



技术驱动商业价值转化,新兴技术变量到新质生产力的进阶密码。这一轮生成式 AI 的技术浪潮,与人工智能领域既往的两次技术狂欢具有一个明显不同:从垂直领域技术独角戏,到对周边相关技术变量的全量卷入。包括算力、大数据、边缘计算、隐私计算、RPA、算法等等。这些活跃的技术变量能否突破“索洛悖论”,成为新质生产力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需要技术创新与商业场景的双向奔赴。

基于这样的大背景,ArchSummit 架构师峰会上策划了“技术驱动商业价值转化”论坛,这个论坛定位于技术创新与商业场景融合,科技成果到商业价值和公益价值的转化相关主题。立意于:让技术更懂商业,让商业找准技术、让商业反哺公益。将分别从:技术引领者、商业领导者、绿色科技创新者的视角分享观点与实践。

在会议召开前,我们采访了该专题出品人侯乐老师,他在顺丰科技担任产品专家之职,主要负责顺丰 LaaS 产品规划与建设。加入顺丰之前,在通讯、零售、软件、互联网行业均有工作。

InfoQ:能介绍一下顺丰的 LaaS 产品么?

侯乐:LaaS 全称是“Logistics as a Service- 物流即服务”。源自顺丰提出的“物流能力乐高化”构想。目标把所有的物流服务拆解成一个个原子化服务,支持业务侧友好调用,按需灵活嵌入到应用场景中。跟“支付服务”一样,快递物流服务其实也可以被视为底层服务之一,可嵌入在各垂直行业当中,顺丰科技将 LaaS 作为一个公共服务能力提供给前端的 SaaS 层调用,通过前端 SaaS 的组装,利用顺丰的物流和供应链能力服务不同类型的客户,让客户在使用供应链、物流服务的时候实现“即插即用”。通过搭建共用的底盘技术,无缝打通和调用数字化场景。与 Gartner 近两年连续发布的十大战略技术趋势中“行业云平台”高度贴合。Gartner 将“行业云平台”定位为通过组合 S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提供支持行业应用场景的行业模块化能力(PBC)。企业可以快速调用“行业云平台”标准化功能模块,组装构建场景化数字能力,提高敏捷性,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相较而言 Gartner 侧重软件工程技术路线,顺丰科技 LaaS 则侧重业务能力数字孪生的闭环实践,也可视为行业云在物流行业的具体实践,即“物流行业云”。

InfoQ:在您看来,LaaS 与传统物流提效相比,最大的创新点是什么?

侯乐:“物流乐高”物流模块化,落地有两个可选路径:一是沿着物流运作精益化方向,具体指向物流领域物理要素的模块化,我们熟悉的集装箱、物流容器及卡板标准化,以及组装式物流装备,如分拣线、播种墙、储运装备等。

而另一个方向,则是从物流数字化能力构建路径切入,类比线上支付对传统现金、交易体验的复刻。依托物流数字能力模块化、标准化,高效打通信息数据孤岛,形成网络效应,是物流运筹能力的数字化基础。LaaS 技术路线选择的是后者。因为我们看到:

  1. 物流供给形态决定物流消费形式的发展动能已经发生了改变。物流能力建设与物流体验分离将成为物流服务升级的长期趋势。而这个分离,LaaS 既要在物流能力构建端,完成传统物流能力的数字化重构与整合,又要在物流服务的体验端,给到用户以极致体验。

  2. 传统生产要素标准化提效,受限于物理能力极限和组织间协调难度,会在精益化运作达到一定水平后达到瓶颈。

  3. 生产要素物理标准的统一具有两面性,运作提效的同时产生了对物流资源可用性的约束,间接增加了物流资源获得成本。同时,标准约束意味着资源投入、锁定时点前置,从供应链延迟理论视角并非全局最优。LaaS 的创新希望通过数字化将复杂的物流运营底盘能力高效整合,对客户侧透明化输出。突破传统物流提效瓶颈,为运筹物流提供能力基础,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接入基础,为社会化物流协作提供网络基础。

InfoQ:顺丰 LaaS 究竟是如何实现架构顶层设计和产品化落地的呢?

侯乐: 遵循物流能力构建与物流服务体验分离的原则,产品架构上对应能力与体验分层设计。能力层实现物流能力的具象解构:物流生产要素、物流标准化服务及管理流程,基于行业 Know-How 抽象为领域模型,依托云原生技术底盘微服务化,通过体验层供需求侧灵活调用。

InfoQ:对于 LaaS 的技术架构,您提到基于云原生组件化实现物流元能力构想,这一技术架构的优势是什么?**

侯乐:LaaS 技术内核是抽象后具有物流业务语义的功能性组件化应用。实现的关键是破除面向流程的单体架构设计习惯,将领域驱动设计贯穿到产品开发全闭环,体现到知识驱动、重复性、扩展性。因此云原生微服务架构是天然的选择。

我注意到咱们此次峰会云原生话题紧跟主旨演讲,也可以看出 InfoQ 对云原生技术的深刻理解和关注程度。但在企业实践中,往往会把云原生割裂理解为技术层该考虑到事情,甚至简单化将云转型简单理解成企业上云。而忽视了应用构建与复用、业务系统集成、数字生态接入效率等方面的巨大潜力。这与产品设计阶段,尤其对于领域驱动设计的缺位有很大关系。在 LaaS 产品化落地过程中,我们将领域驱动设计贯穿始终,即保证 LaaS 微服务组件质量。

InfoQ:顺丰科技做这件事的优势是什么?**

侯乐: 有一点很明确:“行业云”是姓“行业”的,LaaS 是姓“物流”的。顺丰作为物流领域领导者,从物流基础能力建设、物流运作管理、物流服务体验形态,我们有丰富的实践场景,积累了深厚的行业 Know-How。这是 LaaS 的场景和知识基础,是支撑领域数字孪生的知识基础,这于 Gartner 对于数字孪生在 Digital Twin Business Template(业务范式)维度的主张高度切合,数字孪生将逐步由从技术导向到业务导向。

另外顺丰科技依托多年科技能力沉淀,从客户服务接入端、到收、转、运、派管理侧数字化能力,到顺丰云数字化基础设施及大数据、AIOT、智能硬件等垂类技术领域,已经具备构建行业云的基础科技能力。

InfoQ:LaaS 项目最大难点是什么?您是如何突破的?

侯乐:LaaS 产品设计的关键是业务抽象,要基于行业 Know-How 对物流业务做全景及微观解构。LaaS 能力层实际上是行业级云原生 PaaS 产品,LaaS 的体验层则包括前端产品和平台产品,而平台产品又涉及开放服务。这对产品和架构的要求还是相当高的,对于分解产品的设计及研发挑战也比较大。这也带来产品设计及落地过程中的沟通成本,尤其在基于个体认知的知识结构化抽象及传递环节。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们的突破点是架构设计前移,由产品经理主导业务架构和应用架构设计,支持数据架构设计、参与技术架构设计,同时强推 DDD,确保领域知识可以结构化文档形式传递。

InfoQ:您在新零售、供应链、软件及金融领域都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这些经验是如何帮助您在 LaaS 项目推动的?

侯乐:LaaS 是具有明显行业属性的 PaaS+SaaS 产品,领域定义依赖行业 Know-How 的宽度,领域驱动的微服务构建依赖产品设计向架构、研发传递的深度。这对产研团队的挑战还是比较大。产品经理更习惯以”需求“作为产品设计起点,基于行业 Know-How 的业务解构能力,比如领域划分、实体、事件、核心业务流的定义抽象,对业务知识储备和对方法论的掌握都有欠缺。在这样的情况下,交叉行业背景对团队能力组织、拉通,以及流程创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InfoQ:面对未来,您认为 LaaS 在物流和供应链数字化领域的前景如何?顺丰科技将如何进一步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

侯乐: 对于 LaaS 在物流和供应链数字化领域的前景,简单讲,两个动力,一个压力。两个动力分别是新质生产力方略下,以 AI、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变量对传统生产要素的赋能提效的动力、商业模式创新对物流和供应链数字化适配的牵引动力。一个压力是指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红线。以上也是顺丰科技能力布局的着眼点,持续拥抱新兴技术变量,夯实包括 LaaS 内的能力底盘,构建可持续的智慧供应链能力。

InfoQ:这一轮 AI 大潮下,你觉得物流供应链领域最大的应用机会在哪里?

侯乐: 从技术潜力视角,我比较看好 AI 与云原生相结合的赛道。云原生解放了数据,实现数据高质量生产及流通,GenAI 加速了数据到知识的结构化。而反过来,知识的结构化,又将大大降低云原生的应用门槛。两种技术的螺旋促进,预期将促进中国软件工程底层能力的跨越式发展。如前面所讲,云原生微服务架构在国内企业数字化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基于行业 Know-How 的领域模型高质量创建是原因之一。

而领域模型 AI 自主生成,对模型生成效率、模型标准化程度及模型可移植性都会有大幅提升。从而加速单体系统向微服务架构转化。物流供应链领域作为产业间流通大动脉,业务本身具有较强的网络效应和底盘价值,信息交互和数据沉淀密集,由此带来的效率提升有着较大的想象空间,由此也将加速行业云在物流供应链的落地。从场景应用潜力视角,AI 对运筹算法的加强在物流供应链决策、调度场景的应用上具有机会。

除了适用场景大幅增加外,算法后移推进供应链延迟策略在实践中落地值得期待。即算法对供应链资源配置的发生时点,将从预测、计划阶段后移到即时调度时点,进而释放等待资源、盘活闲置运力均成为可能。为当下去产能周期下,充分利用物流供应链过剩产能,实现《“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中社会物流总费用与 GDP 的比率较 2020 年下降约 2% 的目标提出新可能。

InfoQ:您如何看待当前技术创新与商业化场景融合的趋势?

侯乐: 技术创新与商业化场景相互促进、相互检验、相互成就。在当下资本冷静期,场景商业价值转化的重要性更为凸显。我理解技术驱动商业价值转化指向两个层面:技术自身的商业转化和技术对商业活动的推动。前者我们要以”技术商人”视角审视商业机会,后者则要以“行业专家”视角洞察赋能场景。

这两种视角略有不同,就好比当下主流对 GenAI 与 AI-Agent 的审视会有不同观点。以我个人为例,我会更偏向从物流供应链领域生产力提效角度关注供应链执行层 AI-Agent 对 RPA 加强,以及供应链策略层 S&OP 和物流运筹算法的创新应用。一句话,寻找真场景、解决真问题。

InfoQ:最后想对我们的 ArchSummit 论坛说些什么?

侯乐: 从此次论坛的选题非常丰富,并且含金量高,涉及前瞻技术、架构、商业、公益、场景、资本、高校等等。涵盖了技术到商业转化的全闭环,当下我们非常需要这样的闭环思维。今年国家密集出台包括新质生产力、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在内的方略和发展指引,也是在告诉我们,技术驱动,所谓驱动是应能够作用于关键生产要素,并对商业价值转化起到决定性主导作用。InfoQ 作为技术领域意见领袖,选择此时召开如此立意的大会,意义非凡。



53AI,企业落地应用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大模型应用平台+智能体定制开发+落地咨询服务

承诺:先做场景POC验证,看到效果再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与创始人交个朋友

回到顶部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