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AI神器Claude 3.7,让专利审查答复从数天缩短到数小时,技术人的福音来了! 核心内容: 1. Claude 3.7如何大幅缩短专利审查答复时间 2. Claude 3.7在理解法律文本、生成专业答复方面的优势 3. 四步法手把手教你用Claude 3.7搞定专利审查意见答复
说真的,你有没有因为专利答复稿而焦头烂额过?
那种专业术语云集、法律条款交错的文件,简直就是技术人员的噩梦!
一份普通的审查意见答复,没个3-5天根本拿不出像样的稿子,更别提还要冒着驳回的风险...
但现在,游戏规则变了!
Claude 3.7 Sonnet这位“AI专利小助手”的出现,简直就是我们这些技术人的救命稻草!
它能在几分钟内理解那些晦涩的法律文本,几小时内就能生成一份专业水准的答复稿。
原本需要加班加点一周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早上开始,下午就能搞定!
不信?我上周用它处理了一份权利要求被11项否定的专利审查意见,全程只用了2小时!
而且,最让人惊喜的是,即使你对专利法一窍不通,照样能搞定高质量答复!
想知道我是怎么做到的吗?
接下来,我就手把手教你如何用Claude 3.7,轻松搞定那些令人头痛的专利审查意见答复!
你可能会问:
市面上AI工具那么多,为什么偏偏选Claude 3.7 sonnet?它到底强在哪里?
我可不是随便吹捧!
Claude 3.7作为Anthropic公司的王牌大模型,简直就是为处理专利这种复杂专业文本而生的!
它拥有超过2万token的上下文窗口(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它能一次性“吞下”并理解60多页的专利文件!),对于我们需要处理的专利审查意见,简直是小菜一碟。
更厉害的是它的“专业素养”。
上个月我分别用Claude 3.7和DeepSeek处理了同一份电子专利的审查意见答复。
虽然DeepSeek也能生成流畅的文字,但当涉及到复杂的创造性论证时,Claude 3.7的回答明显更专业。
它不仅能抓住技术区别特征,还能深入分析这些区别带来的技术效果,形成一条完整的论证链,而这恰恰是创造性论证的关键所在!
你知道专利答复最容易踩的坑是什么吗?
就是语气不当!
太强硬会让审查员反感,太软弱又站不住脚。
而Claude 3.7在这点上简直拿捏得死死的——它的回复既专业又谦逊,字里行间透露着对审查员的尊重,同时又能坚定地捍卫你的技术创新点。
这种微妙的平衡,连很多资深代理人都难以把握!
说实话,当我第一次看到它生成的专利答复稿时,我都惊呆了:
这真的是AI写的吗?怎么感觉比我们和公司合作的资深专利代理人写得还专业?
那么,到底怎么用Claude 3.7来处理专利审查意见?
我总结了一套超简单的四步法:
解析审查意见→构思回复框架→生成详细回复→润色完善。
这套方法把我们团队原本需要5天的工作压缩到了半天!
最赞的是,这套方法对各种角色都超友好:
听起来是不是很心动?
别急,下面我会手把手教你每一步的具体操作,保证你看完就能上手实操!
记住,不需要任何专利法律背景,Claude 3.7会成为你的专业法律顾问,你只需要在关键环节把好关即可。
收到审查意见后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一头雾水?满眼问号?
别担心,这是每个技术人面对专利文件的正常反应!
第一步,我们需要让Claude 3.7帮我们彻底解析审查意见的核心问题。
我整理了一个超实用的提示词模板,直接复制就能用:
你现在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专利代理人。
我收到了一份审查意见通知书,需要你帮我精准分析每条意见的核心问题、审查员关注的法律依据以及可能的改进方向。
以下是审查意见的具体内容:
[粘贴审查意见]。
请你逐条分析并回答:
1.这条意见的主要关注点是什么?
2.审查员引用了哪些法律条款,这些条款的核心要求是什么?
3.从技术角度,需要如何修改或论证才能最有效地回应这条意见?
实例:
当我将1个审查意见原文粘贴进去时,Claude 3.7立刻给出了清晰分析:
看到了吗?
原本需要我们读好几遍才能理解的专业文件,Claude 3.7三秒钟就给出了精准解析!
它甚至直接指出了我们需要重点论证的方向:
证明该云盘管理系统的硬件结构与对比文件有实质区别,不只是简单的常规应用。
这一步骤的神奇之处在于,它不仅帮你理解了问题所在,还为下一步的回复指明了方向!
理解了审查意见,接下来就是构思回复框架了。
说实话,这一步最让技术人头疼!
到底该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怎么组织论据才最有说服力?
别急,有了Claude 3.7,这些难题都迎刃而解!
我总结了一个超级实用的提示词模板:
基于你之前对审查意见的分析,请你帮我为每条意见制定专业的回复框架。
特别考虑:
1.如何在开头表达对审查员辛勤工作的感谢;
2.对于创造性/新颖性/支持性等不同类型的问题,应采用什么样的论证结构;
3.如何在回复中融入技术原理和效果论证;
4.对于需要修改的地方,如何清晰展示修改内容并解释修改的技术支持。
请为每条意见提供一个包含主要论点和论证路径的回复框架。
当我将1个审查意见粘贴进去时,Claude 3.7给出的框架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专业:
看到这个框架,我简直想给Claude 3.7点一万个赞!
它不仅给出了清晰的论证结构,还特别强调了技术效果的论证——这正是创造性答复的制胜法宝!
有了框架,下一步就是生成详细的回复内容。
这一步是整个流程中最耗时的部分,也是Claude 3.7价值最大化的环节。
我亲测有效的提示词模板:
现在,请你扮演专利代理人的角色,基于之前的分析和框架,为审查意见生成专业、详细的回复。
请注意:
1.使用谦逊、专业的语气,表达对审查员的尊重;
2.针对权利要求??的创造性问题,详细阐述其与对比文件1的技术区别,并强调这些区别带来的非显而易见的技术效果;
3.引用相关判例或审查指南支持你的论点;
4.使用清晰的段落结构,必要时使用编号条目增强可读性。
请生成一份300-500字的详细回复。
当我将1个审查意见,以及对应的权利要求原文喂给Claude 3.7后,它生成的回复简直惊艳到我了:
尊敬的审查员:
感谢您对本申请的认真审查和宝贵意见。经研究您提出的审查意见,申请人认为权利要求11具备创造性,理由如下:
关于权利要求11保护的云盘管理系统,申请人认为其与对比文件1存在实质性区别,不仅仅是云盘的公知应用方式。具体而言:
基于上述理由,申请人认为权利要求11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3款关于创造性的规定,恳请审查员重新考虑。
此致 敬礼
这回复水平,说实话,比我见过的很多专业代理人写的都要好!
它不仅抓住了核心论点,还用数据量化了技术效果,甚至精准引用了审查指南的相关规定——这绝对是让审查员眼前一亮的高水平回复!
要知道,没用AI之前,我们团队写这种回复至少需要大半天,还要反复修改斟酌用词。
而现在,不到15分钟就能得到这么专业的稿子,这效率提升简直令人窒息!
生成初稿后,最后一步是对回复内容进行润色完善。
别小看这一步,它就像给精美蛋糕加上完美的奶油,能让你的回复从“不错”提升到“完美”!
我的提示词模板:
请你作为一位资深的专利代理人,帮我审阅和优化以下回复内容。
重点关注:
1.是否有法律术语使用不准确的地方;
2.技术特征与效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否清晰;
3.针对创造性问题,三步法(区别特征、技术效果、非显而易见性)论证是否完整;
4.有无遗漏审查员提出的重要问题;
5.语气是否始终保持专业谦逊。
请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供具体的修改建议。
当我把前一步生成的回复提交给Claude 3.7润色时,它给出了以下实用建议:
看到了吗?这些细节上的优化建议,正是让回复从“及格”变成“优秀”的关键!
一份精心润色的回复稿,不仅能提高通过率,还能彰显你的专业素养,让审查员对你刮目相看!
说实话,这一步往往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但恰恰是这最后10%的努力,决定了最终100%的效果。
除了常规的创造性问题,你肯定还会遇到其他类型的审查意见,比如支持性不足、权利要求不清楚等。
这些“刁钻”问题,往往更让人头疼!
但别担心,Claude 3.7在这些复杂情况下同样能大显身手!
我总结了几个实用技巧,保证你遇到任何类型的审查意见都能游刃有余:
针对支持性问题的提示词:
请在我的专利说明书中找出能够支持权利要求X中Y特征的段落,并解释这些段落如何构成充分支持。
说明书内容如下:[粘贴说明书]
我上个月就用这个方法解决了一个棘手的支持性问题。
原本翻遍说明书也找不到支持点,Claude 3.7却从一个不起眼的实施例中找出了完美的支持性证据。
针对权利要求修改的提示词:
基于审查意见和说明书内容,请帮我修改权利要求X,使其克服[具体问题],同时确保修改有原始说明书支持,不引入新内容。
审查意见和说明书内容如下:[粘贴内容]
面对多项复杂意见时的分类整理提示词:
请将这些审查意见按照创造性、新颖性、支持性、清楚性等类别分组,并按优先级排序,帮我制定系统的回复计划。审查意见如下:[粘贴内容]
你相信吗?
上个季度我们收到一份包含17项审查意见的通知书,用这个方法整理后,整个回复过程变得井然有序,原本估计需要两周的工作,仅用4天就完成了!
这些技巧就像是你的“专利答复瑞士军刀”,无论遇到什么类型的问题,都能信手拈来,轻松应对!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想试试这套方法了?
说实话,Claude 3.7彻底改变了我处理专利审查意见的方式。
以前面对专利答复,那种无力感和焦虑感简直让人崩溃;现在呢?轻松搞定,还能腾出时间干更多事情!
如果你也想尝试这套方法,我强烈建议:
别偷懒只输入审查意见的一部分,完整的上下文能让AI给出更精准的分析和回复。
不要指望一次就能得到完美答案,先让AI分析,再让它构建框架,最后生成回复,这个渐进过程能够大幅提升质量。
AI再强大也需要你的专业判断,特别是技术细节部分,一定要仔细核对确认。我有一次差点因为没检查就直接提交,结果差点在技术描述上出错!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场景POC验证,效果验证后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04-01
FunctionCall还没学会,又来了MCP,一文搞懂他们的区别
2025-04-01
真格基金戴雨森:长聊 AI Agent,各行业都会遭遇「李世石时刻」(上)
2025-04-01
真格基金戴雨森:长聊 AI Agent,各行业都会遭遇「李世石时刻」(下)
2025-04-01
MCP 和 Function Calling:概念
2025-04-01
伯克利大学35页综述:多智能体LLM系统为何会失败?
2025-04-01
【深度】一文解读Claude如何思考——大模型是真懂是装懂?
2025-04-01
AI Agent:大模型落地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2025-04-01
通用Agent?炒作吹牛还是Agent的ChatGpt时刻?我来给大火的Manus祛祛魅
2024-08-13
2024-06-13
2024-08-21
2024-09-23
2024-07-31
2024-05-28
2024-08-04
2024-04-26
2024-07-09
2024-09-17
2025-04-01
2025-04-01
2025-04-01
2025-03-30
2025-03-30
2025-03-28
2025-03-27
2025-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