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与创始人交个朋友
我要投稿
6月11日凌晨,苹果召开了WWDC大会,正式发布了苹果智能体系“Apple Intelligence”。Apple Intelligence中内置的LLM,能深刻理解自然语言,在此基础上,整合了ChatGPT的Siri,升级成为能听懂你任何指令的个性化智能体(agents)。
以用户的个人数据和应用环境为基础,通过深入研究用户的应用信息、调用数据库,只需一声令下,Siri就可以帮你跨APP调用各种功能,如帮你从驾照的照片上,提取你的身份证号码,并将其输入到网页表单中。
这是继大模型之后,AI全新的发展方向——人类只负责设定目标,AI完成任务拆分、工具选择、进度控制,实现目标后自主结束工作的全过程。正如库克在发布会上所说“苹果将全面拥抱AI时代”,世界的目光同样开始汇聚到即将来临的智能体时代。
那么,到底什么是智能体?智能体对于企业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国内智能体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如何利用这一新质生产力赋能私域?关于以上问题,6月6号,弯弓研究院院长梅波与前喜茶数字化副总裁沈欣,进行了直播连线,就日前火热的智能体话题进行了探讨,对话整理如下,enjoy:
弯弓:最近智能体很火,你怎么看这个概念?
沈欣:为什么智能体能火起来?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资本需要新故事;第二,AI竞争非常激烈,最后会演变成资本游戏,如果不想被任何一家绑架,就需要在应用侧做松耦合。
智能体的出现,相当于在原来的大语言模型,加了整合层。层下用哪个AI关系不大,最终都能完成指令任务。只是不同AI带来的效果会有所差异。
弯弓:能否举例让我们更具体理解智能体?
沈欣:智能体这个名词并不新鲜,英文是agents。早在2017年,清华大学就出版过一本智能体应用的书籍。大家开始明白,只有把具备单一解决问题的小工具(agent),系统组合成agents,价值才是最高的。
比如,今天老板给我一个任务,让我把昨天提交的两幅修改,一幅画要改成色彩鲜艳,一副要移动画面任务位置,修改完毕再次提交客户。面对这项任务,AI与人工的操作就会有很大不同。
弯弓:两者会有什么不同?
沈欣:如果是人力操作,基本流程就是打开PS修改,然后手工发邮件提交;现在有AI,使用文生图大模型,就可以帮你解决修改这个步骤动作。当你提交邮件时,你还可以使用文生文大模型润饰措辞,最后,通过另一个AI来完成邮件发送。
不过,要自己一个一个调用AI工具会比较麻烦,智能体就能够链接不同功能的AI工具,帮你高效解决问题。
弯弓:听起来,智能体和市场上早就有的智能助手似乎功能一样,二者区别在哪?
沈欣:智能体与智能助手是不一样的。
智能助手的应用,永远在C端,是辅助办公的工具。比如,我是一个员工,可以用AI帮我画画、设计、写文案,这些工具,是作为员工的智能助手来增效的。
而B端老板,需要的是智能体。这个层面看,智能体相当于数字员工。智能体与智能助手的关键区别是:数字员工可以主动发起流程、利用经验帮助老板做决策建议,而智能助手只能按照指令完成某项任务。
弯弓:可以举个简单例子吗?
沈欣:比如,老板请了个有经验的运营,这位员工在上班路上,听到天气预报说,未来五天会升高温,回到公司后,他立刻找到该企业历史上,气温飙升时间内,哪些商品销量变化最大,发现是爽身粉后,立马去查企业产品库存,确认是否需要调货等等。
以上流程工作,是智能助手无法做到的。但智能体作为数字员工,它会主动作出反应,然后发起OA流程,告诉老板由于天气所引发的业绩、销售等方面变化的应对措施。各部门负责人通过OA了解情况,确认后便可以执行。
对于大语言模型,我不认为它是新质生产力。但如果是智能体,我会认为它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表现。
弯弓:在你看来,中美智能体,目前在开发与应用上有差距吗?中国的优势在哪里?
沈欣:目前两国发展进度差不多,但中国有两个明显优势:第一,中国落地应用能力强;第二,中国硬件能力突出。
为啥这么说?对于第一点,中国的使用场景比美国多。美国的大模型,目前集中在图文和视频等文科生领域,也即第三产业领域。但中国的大模型发力点在第二产业,该产业特点就是可被复制与复用。
国内对智能体的要求,并不需要各部分AI发展成AGI,每个小工具,完成某个指令不需要太大的AI算力,能顺利完成智能体的指令任务即可。因此我们落地很快、使用场景也很丰富,普及率很高。
弯弓:第二点硬件呢?
沈欣:这个硬件指的不是芯片、计算机之类的硬件,而是集成式的智能体盒子,已经在国内市场上生产了。盒子中部署了高算力的芯片、搭载AI大模型的智能助手等一整套体系,只需要跟原来的系统做接口就可以直接使用,这一点是国内的优势。
弯弓:很多人预测,今年是智能体真正落地的元年,你怎么看?
沈欣:智能体真正产生价值,需要的是落地业务能力,而不仅仅是技术能力。比如,我上述讲的运营例子,如果智能体不了解这项业务,它就无法在使用场景施展能力。
因此,我们真正需要培养的,是智能体对行业、业务和场景的认知,进而落地应用,才有价值。如果没有足够多的场景设备,我认为它不叫智能体,充其量是一堆工具的堆叠而已。我预计,今年智能体会有个比较大的爆发。
弯弓:这样一来,BI企业的业务是否要重构?
沈欣:肯定需要调整。举例说,一家企业,每个季度不同部门的员工,要对同一份数据库做不同报表——库存、促销、现金流和会员消费等,每个部门的关注点都不同。
传统的BI,会先为各部门写一堆软件功能,做适配模型,员工只能根据模型生成特定的图表,不够灵活。同时,BI公司还要花许多工作量,满足不同部门对报表的格式和内容的需求。
弯弓:智能体会怎么办?
沈欣:同样是从数据库抓数据,你只需用自然语言问智能体,比如“我要看今年3月门店库存情况”,它就开始调用多个AI——首先翻译你的话,其次会从数据库抓取一堆文字符串、数字等数据格式化,生成JSON的自然型,再根据不同需求,调用AI生成图表,最终输出。
只要是数据库中的数据能回答的问题,你都可以直接向智能体询问。一次性的工作,就能得到你最想要的查询结果可视化,这样个性化的服务是智能体拓展性的体现,极大地提高了整个部门、企业的工作效率。
弯弓:意思是,要从数字化向智能化时代过渡吗?
沈欣:是的。智能体的发展,必须从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三个维度去做。信息化,是要把准确数据放进数据库中;数字化,是要想明白数据的意义,背后蕴含的逻辑是什么。这些商业逻辑,会形成对应的商业模型,AI,就是基于模型的流程生成各种建议。
在数字化阶段,会诞生各类智能助手。就像开车一样,智能助手是导航,而智能体则是自动驾驶。因此,在智能化时代,我们要理清各种问题边界,进行量化处理——流程是如何制定的?各项决策的逻辑链路如何进行,等等。
把这些问题解决后,我们就从导航系统,升级到自动驾驶系统,这才是真正解放生产力的时候。
弯弓:智能体能够为私域运营带来什么变化?
沈欣:智能体赋能私域的前提,在于思维方式的改变。
我为大家讲个案例:连锁门店的HR排班系统,有一个进化过程。最开始,门店的排班纯粹依靠人力,一旦店长对员工能力认知不清晰,排班不公平,员工意见就会很大。
后来,企业通过对员工的工时拆解,形成一套数据库,进行最合理的资源配置。它依靠的逻辑是,比如制作一杯饮料,员工需要做几个环节工艺?每个环节所需时间多少?销售高峰期卖出的饮料数量等,结合这些数据,系统就会知道,不同时间段,店内该有的排班人数。
弯弓:这就是智能排班?
沈欣:没错,这种排班系统上线后,各种细节:比如请假、换班,各种管理会遇到的问题,都能在这个智能软件得到妥善解决。
而且,当有了这个系统后,老板就可以反向思考:制作饮料的工时、逻辑环节已经被系统量化。那么,在员工工作流程中,哪个环节是可以用自动化设备替代掉,进而提升总体工作效率,为企业带来最大化的价值。
这是数字化向智能化发展的思维模式,也是赋能私域最重要的思想转变。
弯弓:也就是说,得先进行思维转变,才能更好利用智能体赋能私域?
沈欣:可以这么理解。回到最初的问题:智能体如何赋能私域?
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分解为,用什么智能体、在哪个环节赋能私域、能给私域带来哪些特定的价值?是增加效率、降低顾客投诉,还是提升复购率?
这样原本很宽泛的问题,就变成了:智能体可以高效地解决哪个环节的问题?简单概括为两步:第一,私域有哪些环节;第二,哪些环节你觉得不足,需要智能体去补充的?
弯弓:对,根据自身现状拆解成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沈欣:总结下来,智能体真正的价值在于组织能力、任务分解能力。但这些能力的来源,其实来自员工、领导们的经验,它要做的就是将这些人思考、任务分解、处理问题的方式固化下来,变成企业独特的一套流程化的东西。
如果A、B企业都在用文生图的工具,那这两家企业没有任何区别。只有基于自身企业的数据、知识、独特的能力设计出来的智能体,才是专属于企业的数字员工,才是有差异化、有价值、有意义的投入。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53AI,企业落地应用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大模型应用平台+智能体定制开发+落地咨询服务
承诺:先做场景POC验证,看到效果再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4-05-28
2024-08-13
2024-04-26
2024-08-21
2024-06-13
2024-07-09
2024-08-04
2024-04-11
2024-07-18
2024-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