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数据安全是大模型(如Transformer、BERT等机器学习模型)研发过程中不可忽略的方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据安全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大模型在训练和推理过程中严重依赖数据,这些数据通常包括个人信息、敏感商业数据或其他机密信息。确保这些数据的保密性对于防止隐私泄露、身份盗窃或滥用敏感信息至关重要。我们措施是
- 使用差异化隐私技术(differential privacy)来平滑数据,以保护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 采用最小化数据原则,只收集必要的数据,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匿名化处理。
- 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和身份认证机制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AI模型本身可以被视为知识产权,可能包含敏感信息或专有算法。保护这些模型免受未授权访问、盗窃或逆向工程是维护 AI生态系统机密性的关键。可以采用模型混淆、水印技术和安全隔离区域(如 GPU中的可信执行环境)等技术来保护 AI模型免受未授权访问或篡改。
3. 供应链安全
模型生产和部署过程中,从数据来源到最终用户体验都可能存在安全威胁。
- 对所有参与大模型生命周期的组成单元进行安全检查和加强,包括数据收集、处理、分享和使用等。
- 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和监控来识别并预防安全问题。
即使AI生态系统中的数据和模型是安全的,AI系统生成的输出仍可能受到损害或篡改。这可能导致下游后果,如误传信息、基于错误输出的决策制定,或注入恶意内容。输出验证和调节、安全溯源跟踪和数字签名等技术可以帮助确保AI输出的完整性 。
人工智能数据安全风险是人工智能数据安全治理的起因,包含人工智能技术自身面临的数据安全风险,以及人工智能技术被恶意或者不当应用导致的数据安全风险。大型模型通常需要进行集成或交叉学习,这可能导致数据泄露与数据投毒,例如,训练数据投毒可导致机器人发表歧视性、攻击性的不当言论;在自动驾驶领域,训练数据投毒可导致车辆违反交通规则甚至造成交通事故。为了防范这些我们需要
- 在数据分享时,遵守合同和政策,确保所有共享的数据都已得到明确同意。
- 使用加密技术来保护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不被未经授权访问。
人工智能技术可提升网络攻击的智能化水平,进而实施数据智能窃取。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锁定目标,进行数据勒索攻击;自动生成大量虚假威胁情报,对分析系统实施攻击;自动识别图像验证码,窃取系统数据。
深度伪造数据内容的大量生成和传播,降低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可信度,给网络攻击提供了新手段。随着换脸换声技术的不断进化,伪造图片和音视频的成本不断降低,恶意伪造的图片和音视频信息将大量涌现,甚至用于敲诈勒索、伪造罪证等不法活动,造成社会信任危机 。
为了防范大模型带来的数据安全问题,需要加强数据安全策略。例如,意大利以违反欧盟数据安全保护条例为由,禁止了ChatGPT在该国的使用。此外,各家公司也在积极探索隐私计算等新技术,以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
以上就是大模型面临的主要数据安全问题及其相应的防范措施。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这些策略,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安全威胁。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场景POC验证,效果验证后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04-19
Exa:给 AI Agent 的 “Bing API”
2025-04-19
Chrome过时了,AI Agent需要自己的浏览器。
2025-04-19
n8n + mcp王炸组合:5个节点轻松搭建一个AI工作流
2025-04-18
火山引擎OS Agent解决方案、豆包1.5·UI-TARS模型发布
2025-04-18
前沿导读 | 基于大模型智能体的出行行为模拟
2025-04-18
大概念模型(Large Concept Models)会取代提示工程吗?
2025-04-18
AI 重要概念科普与热门技术解析
2025-04-18
我对于AI领域商业模式的思考
2024-08-13
2024-06-13
2024-08-21
2024-09-23
2024-07-31
2024-05-28
2024-08-04
2024-04-26
2024-07-09
2024-09-17
2025-04-18
2025-04-16
2025-04-13
2025-04-13
2025-04-13
2025-04-12
2025-04-12
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