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AI大厂不断入局,Agent初创公司的市场机会在哪?|爱分析对话首席
发布日期:2025-01-13 19:38:09 浏览次数: 1579 来源:爱分析ifenxi





行业普遍认为2025年是智能体的落地元年,而智能体也是大模型落地比较好的方式,2025年行业市场趋势如何?艰难的创业环境下,有什么好的突破口?

本篇文章由爱分析合伙人兼首席分析师李喆对话澜码科技CEO周健,围绕AI大模型与智能体的行业趋势、市场竞争格局、前沿技术,以及公司经营和落地进展等维度展开了深度探讨。

内容已做精简,如需获取专家完整版视频,请扫码领取。


01

Agent智能体一词2023年就开始提,为什么最近国内外大厂(Anthropic、百度)都认为Agent是2025年的重要应用,这背后是什么原因?

周健:从技术层面来说,在智能体之前,微软在GPT 4发布之后提出了Copilot的概念,目前为止,我认为绝大部分的应用基本还是一个Copilot的状态。在第一次大模型出来之后,大家再提Agent是因为Lilian Weng的一篇博客。我认为现在大家越来越多地提这件事情,有两方面的因素。
  • 第一方面,大家一直关注的开源模型,例如最近幻方量化全新系列模型DeepSeek-V3已经能看到它追平GPT-4o了。这其实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相当于我们可能在私有化部署或者公有云等各种各样的环境中,已经拥有了十分强大的模型,并且能够低成本地去使用。
  • 另外一方面,我觉得OpenAI o1系列让大家看到了未来的一种可能性。Agent的中文是代理,能够代表人的一部分,自主地做一些任务,这件事情现在看上去已经越来越近了。而GPT系列更多的是一个Talker,能够去说话、去理解用户,但它可能不是一个很好的推理者。如果我们仍然需要用传统写代码的方式,Agent的实现成本会比较高。而且行业内的ToB企业,例如Salesforce提出的Agentforce的平台,已经有了大量业务的场景,能够去增强人,甚至替代人,所以我也和大家一样认为2025年可能会有大量的Agent冒出来,落地成实际的案例。

从资本层面来讲,大模型是一种基础设施,前两年在基础设施上的投入已经很大了,红杉资本原来提到的1000亿美金,现在已经是6000亿美金的GAP了。某种程度上揭示整个社会也期望技术实现突破,如果不突破可能就像当年的互联网一样,成为泡沫破裂了。而且当前政治竞争十分激烈,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一定不愿意在这个节点让泡沫破掉。所以我认为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2025年一定会有大量的Agent应用落地。

02
业界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智能体融入到原有业务软件中,一种是智能体重塑和替代业务软件,从过往实践的角度,智能体跟之前信息化应用和数字化应用是什么关系?
周健:原本数字世界包括知识中心、文档中心的信息是无法直接使用的,只有通过ETL报表进入到OLAP的数据库里才能被AI识别使用。而智能体更像是一名数字员工,是一种新的智能应用,它构建在已有系统之上,能很好结合系统的强储存数据的能力。
此外,我认为企业内部有三个流:信息流、控制流和业务流。过去的数字化系统、信息化系统,一方面是云端的系统,另一方面是个人到软件,本质是把很多行为数据或者数据库的数据,利用大数据的方式归拢在一起,再用机器学习的办法辅助企业做业务。
在我看来,智能体是在控制流层面,因为企业对于智能体和AI是不完全信任的,所以只能在控制流上停滞。作为一种中间态,现在先是构建出智能体,让人在工作时,控制智能体做出决策。
某种程度上来讲,不管是AI原生企业,还是原有的软件企业,如果做出来一个原生的智能体,就能处理大量不同的系统。只要智能体做得足够好,就可以成为一个入口,不必局限于某个工具当中的智能体。并且当前互联网遵循流量逻辑,之后企业内部也一定是入口为王。因此,我认为智能体不会融入到原有的业务软件,它能够升维变成新形态,原有的软件会转化为数据库,而智能体成为新的软件。

03

如何看待跟大模型厂商和传统信息化应用厂商的关系,很多大模型厂商也在提供智能体工具平台,类似澜码这样的厂商市场机会在哪里?

周健:大模型的能力越来越强,我认为差异点在于大模型本身是有边界的,不同模型需要的数据不一样。作为创业公司,需要在某一些垂类数据领域能够有垂域的数据,这样构建出来的AI智能体平台是有自身特点的。当时我认为在ToB公司中,商品、人、公司是三个最有价值的实体。如果能够垂直地针对某一点做深度透析,就可能形成比较强的差异化。

目前来看,大厂声量大,相比之下初创公司声量很小,所以行业内更多是在工程方面作为竞争。包括我们向客户问询2025年对Agent平台的新需求和新规划时,客户关心的还是多Agent、推理能力这类工程层面问题。所以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大厂的入局会占很大的优势,类似于百度、BAT、豆包等厂商除了构建平台还有另外一个诉求:搭卖自己的云资源。所以我认为创业公司做横向工具的可能性很小,还是要垂直进场景、应用,能够切实为客户提供大量的业务价值,或者聚焦深入到某一方面,为客户节省资源与成本,才有机会竞争。
04
AI应用中标项目的金额越来越低,行业越来越卷,创业公司机会在哪?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周健:本质上是商业模式的问题,过去两年AI应用的项目仍沿用“CV四小龙”时代商业模式:从POC到招投标,再定SOW,最后签验收单。
但是问题在于现有模型进步是非常快的,每三个月都会有很大差异,我们也在2023年享受过市场红利,项目有超卖的情况,先接手项目后提升模型能力,在半年后做到交付。现在其实也存在这样的机会,但是这种红利是一次性的,没办法变成常态性壁垒。
如果在大模型项目上,供应商只是单纯做软件,验收完成后尽早撤场的话,这还是属于厂商逻辑,但随着技术的快速迭代,甲方企业看到的是有更低的成本,更好的模型,更优秀的效果出现,很有可能迟迟不验收,或者不断提出新需求,在此期间甲乙双方处于双输的过程,乙方持续地投入,甲方不断地加码。
所以我认为,在技术水平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必须开创新型商业模式。从硅谷的视角来看,我们需要按照业务结果或者业务次数去收费,就像SDR销售代表获取销售线索,以结果为导向交付线索获得报酬。这种模式对我们Agent创业公司来说,就会有动力持续不断地优化成本,提高准确率,就能增加收入降低成本,形成双赢的局面。
但从商业角度来看,还没有完全跑通这种模式,这是一个新的共识,需要时间去磨合。这其中也存在一些挑战,所以我对内部员工的要求是,项目中,身份要转变成甲方的员工。但这其中也会有一些矛盾的地方,作为员工会有一些知识和数据的权限,以及可能会进入到客户的业务中,虽然有些知识是公开化的,但客户会认为是不是用了企业知识做的模型训练,会遇到知识产权方面的纠葛。
所以大家在Agent领域的商业逻辑和认知层面还是比较谨慎的,这也是目前我们没有突破的地方。而创业公司核心机会点还是在于技术和应用场景的结合,创业公司的优势就是更懂大模型的能力和边界,也更懂大模型怎样和业务场景做融合。当前阶段时有一定的时间窗口期,找到合适的场景和合适的客户,大家一起共创,把业务价值讲清楚。

05

经过两年的探索,澜码的目标客群是如何选择和确定的?中途遇到过哪些挑战?

周健:我认为还是要去找更多的业务,现在很多甲方的IT部门离业务还是比较远的,现在的软件市场竞争较强,甲方会选择有成熟案例的公司,但自身离业务比较远的情况下,很难有甲方IT愿意和初创公司共同探索。所以我们现在的做法是在行业里找到独立的、有很强业务水平的咨询顾问,和他们合作去说服行业内客户的业务部门与我们共建,这是比较靠谱的打法。

案例也是需要挑复制性强的,所以在合作之前我们会先判断该案例是否值得我们投入,有两个判断标准:

  • 第一个判断标准看该客户在某岗位上是否有将近100人同时做一件工作,而且这100人培训的时间成本是三到六个月。从人性角度讲,当一个岗位有100人的时候,就一定没办法控制质量了,那么对于我们而言就有很强的可能性去增强甚至替代企业的劳动力。

  • 第二个标准是选择在业务全流程环节中的场景,主要是CPQ(Configure,Price,Quote)环节,帮助企业快速准确地配置产品、确定价格并生成报价单,这会对业务产生直接影响,这不是降本逻辑,而是帮助企业提升业务质量,这种情况下更容易说服业务部门。

06

您站在澜码CEO的角度来说,2025年最重视哪三件事?
周健:第一件事情是商业模式,要考虑如何去突破前面所说的业务局面。我们现在最多摸索到一半,那另外半边的东西在哪,是需要寻找突破口的。

第二件事情是产研,我们是一家技术驱动型公司,技术是我们的禀赋优势。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构建企业自身的壁垒?包括我们的人员结构、使用工具,需要沉淀的方向,都是企业中长期发展中十分重要的问题。

第三个关心的事情是端侧,什么时候能够拥有更好的模型应用到端侧,对Agent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如果端侧的PC能够很快成立的话,那么上述很多的知识壁垒问题,就能用端侧和云端两个模型来解决,也会让客户更加放心。这也是目前行业中大家都在关注的问题,因为任何一项技术的突破,都会带来很多新场景的解锁,甚至实现新型商业模式的突破。

07

智能体开发应用的投入产出比在什么区间比较合理?

周健:从业务的可行性来说,主要是看客户场景基础的成熟程度。传统的AI、大数据技术不能整理归纳数据,如果客户内部已经实现了高程度的知识治理,那么我们的工作量会比较小,只需要把工具流搭建出来,然后根据客户提供的知识去设计提示词就能完成项目,这时投入产出比例比较大,也是我们愿意接手的项目类型。

另外一种情况是需要我们帮助客户解决业务环节中的问题。

例如数据分析的项目中,需要帮助客户做数据治理或者说指标库的梳理,这时是把业务跟IT拆分开了。因为本质上业务有一系列的问题,包括数据库的表怎样定义?COLUMN怎么写?其他场景下文档怎么组织?文件名是否有条理?文件是否且有相应的规范?这些问题如果不清楚,都会增加做项目的难度,要应对很多异常情况。如果后端不做好准备,自己都想不清楚要解决的问题,那么项目组要花费大量时间和人力成本去填坑,这种情况下投入产出比很小。

如果是进入到相对成熟的模式时,从毛利率的角度来说,当前的项目应该是过去的1/3-1/5。跟过去的客单价相比,现在更少成本可以解决过去更大的项目。但我们是初创公司,很多项目比较特殊,所以很难断言项目的投产比在哪个具体的区间是能做或不能做。


53AI,企业落地应用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大模型应用平台+智能体定制开发+落地咨询服务

承诺:先做场景POC验证,看到效果再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与创始人交个朋友

回到顶部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