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腾讯产品疯狂接入DeepSeek,哪个最好用?| AI新榜实测

发布日期:2025-02-18 08:10:37 浏览次数: 1720 来源:AI新榜
推荐语

微信与腾讯其他产品接入DeepSeek后的使用体验大揭秘。

核心内容:
1. 微信等腾讯产品接入DeepSeek的背景与意义
2. 实测微信+DeepSeek功能,包括AI搜索模式和效果
3. DeepSeek在微信生态中的优势和特点分析

杨芳贤
53A创始人/腾讯云(TVP)最具价值专家


谁能想到,最先接入DeepSeek的互联网大厂当家产品,是一向以“克制”著称的微信。

2月15日,微信正式灰度测试接入DeepSeek。而这距离DeepSeek R1正式发布还不到一个月。一时间,“国运级AI+国民级应用”强强联手,成了这几天AI圈乃至中文互联网上讨论度最高的话题之一。

腾讯作为国内第一家率先将自家王牌产品接入DeepSeek的互联网大厂,目前旗下已有多个产品接入DeepSeek,包括微信、腾讯元宝、ima知识库等。其中腾讯元宝和ima知识库都是腾讯在AI领域的重要布局,分别面向AI助手和知识管理两大方向;手握庞大用户流量与丰富应用场景,微信之于腾讯的意义更是不言而喻。

这些腾讯系的明星产品接入DeepSeek后,会变得更好用吗?我们第一时间进行了一番实测。



腾讯接入DeepSeek产品实测


微信+DeepSeek


微信+DeepSeek,真是王炸组合?


目前,被灰度内测到的用户可在微信手机端点击顶部搜索框,选择“AI搜索”进入。AI搜索会提供“快速回答”和“深度思考”两种模式,其中“深度思考”调用的就是DeepSeek R1模型。腾讯方面表示,微信AI搜索中的DeepSeek R1是满血版模型。

话不多说,我们来试试效果如何。

比如,最近票房创新高,屡屡登上热搜的电影《哪吒2》,我们将“哪吒2是不是中国影史Top中评分最低的?”这一疑问交给了AI搜索。

AI搜索的回复提及了“哪吒2票房破100亿”的消息(2025年2月13日),可见,选择R1模型后默认联网,AI会调取最新的资讯信息并进行深度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8篇参考资料中有7篇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文章,直接链接了微信生态内的信息。所以如果要说“王炸”,无疑体现在微信内容生态的优势,大量公众号、视频号、小程序等内容能够被AI重新挖掘并推荐。


这还不是微信接入DeepSeek后最大的特点,我们猜测,“找到新的AI落地场景”或许才是微信更大的野心所在。

最直接的体现在于,借用微信强势的熟人社交和流量入口,用户可以将AI搜索搜到的内容,通过转发按钮直接分享到好友聊天、群聊和朋友圈中。

这样一来,AI的触达门槛进一步降低,AI内容也更容易融入日常社交,人们可以更简单地体验AI技术,获取信息。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AI搜索“国家博物馆 预约”,获取旅行攻略、出行事项后直接转发分享给好友。



AI回复完毕之后,还会给出“相关问题”,允许我们进一步提问。只不过,它不支持连续作答,也就是说,下一次交互就是崭新的开始。


整体使用下来,我们也发现了一些致命的问题,诸如“AI搜索无法查看历史记录”。这意味着你的AI搜索内容无法回溯,只要跳出后再次搜索,就要重新调用一次AI。


除此之外,“服务器繁忙”这一超级BUG,微信+DeepSeek也没能绕开。目前,被灰度到的用户大概率只有1次提问机会,再次提问时,AI的回复很有可能会是“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


腾讯元宝+DeepSeek


腾讯元宝接入DeepSeek R1模型,是最近腾讯推出的又一组王炸组合。


操作方式也很简单,可以直接在腾讯元宝iOS端和网页端中切换DeepSeek R1模型,它支持联网搜索,并且同样打通了微信生态。


比如,我们想了解历年五一期间的机票走势,元宝给出的思考过程不仅结合了互联网上的权威信源,也会覆盖到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生态,这也是元宝一向具备的差异化优势。


之前大家会用AI整活、锐评一切,现在我们让全新版本的元宝小试一下:


请用犀利、辛辣的语言点评一下科技行业的内容编辑,求破防。

上图为混元模型回答内容,下图为R1模型回答

值得注意的是,腾讯旗下的混元模型(Hunyuan)今天官宣更新了深度思考模型,上线了深度研究能力,给出的答案也毫不逊色


遇到一些强知识性的问题,元宝会在底部跳出“深度研究这个问题”按钮,用户点击后,它会给出更详细的深度回答、思考大纲、脑图等内容。


实测下来,无论是选择混元模型还是切换到DeepSeek R1,元宝的响应速度快,几乎可以做到有问必答,这也直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除此之外,相比微信内加入的DeepSeek R1模型,元宝具备历史搜索、支持连续对话,因此,在内容创作、搜索等方面的实用性更强。


ima知识库+DeepSeek


ima知识库+DeepSeek这一组合也相当值得一说。

ima知识库是腾讯推出的一款以知识库为核心的AI智能工作台。如果说微信、腾讯元宝尚有娱乐社交属性,那ima知识库则是腾讯系里接入DeepSeek应用的生产力代表。


从核心功能上来看,ima知识库集内容创作的核心环节“搜、读、写”于一体。

接入DeepSeek R1之后,ima知识库有了“深度思考”加持的AI搜索、AI阅读和AI写作;DeepSeek R1则是有了“眼睛”,可以分析用户本地上传的图片和文件。


相较之下,目前市面上接入DeepSeek R1的第三方产品,大多不具备分析本地图片和多种格式文件的能力。不过,搜索方面,我们实测发现ima知识库调用R1“基于全网”搜索给出的结果,并没有引入互联网最新的信息。


例如,在这里我们希望R1锐评一下2025年春节档,它的思考过程却显示“我现在是在2023年”,给出的案例和内容也是在分析2025年春节档的市场预测。



AI阅读可以和ima的知识库能力结合起来使用。平时在收藏夹里吃灰的报告、文件,都可以一键上传丢给AI处理。在R1的加持下,AI可以梳理不同信源的资料,找到它们的共同主题,进行知识整合。


整合好的“主题”,点击页面右上角按钮可以“加入知识库”。进入知识库,产品也内置了AI模型,用户可以让R1基于个人知识库进行“深度思考”,提炼出你想要的内容。


不得不提的是,AI模型仍有很大的幻觉问题,这种AI内容套AI内容的知识库整理方式,难免需要人工抓虫。全凭AI驱动很难在多次“内容套娃”下还能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此外,ima知识库还将R1集成进了“笔记”功能里。这下,你可以一边写稿,一边调用R1来帮你润色、翻译、扩写或缩写内容。具体使用上,只需划选具体的文本就可以唤醒相关AI功能,调用R1,体验相当丝滑。


不过,可惜的是,在笔记编辑区域调用的R1仍然是不联网的。如果询问的问题有它不知道的信息,很大概率会生成一篇胡编乱造的文章。

进一步勾选问题文本使用“AI解读”,ima自动跳出的AI模型是混元,虽然有了最新引用,但会在错误的文本上继续生成错误的内容,硬生生编造出一个还没上映的电影《流浪地球3》的实时票房数据。


实测下来,接入R1的ima知识库对需要处理大量本地文件的用户较为友好,是市面上少见的同时支持图片和文档识别的第三方产品。其服务响应也比DeepSeek官网快很多。

虽然我们在测试ima知识库小程序时,刚问第一个问题就喜提“服务繁忙”,但在本地客户端体验是比较顺畅的,很少遇到服务卡顿的情况。



最快落地DeepSeek的国内大厂,
为什么是腾讯?


国内大厂之中,腾讯卷AI一直卷得很低调。


AI应用方面,腾讯在大模型已经卷过一轮的2024年5月底才正式上线“腾讯元宝”。


腾讯元宝是基于腾讯混元大模型推出的首个C端应用,当时“AI新榜”实测下来认为其最大的亮点且不可替代性在于:内容创作者可以借助腾讯元宝更高效地获取微信生态内的信息,以及在相对成熟的微信内容生态中,腾讯元宝为公众号创造了新的流量入口,这对公众号创作者来说无疑是长期利好。


微信接入大模型也并不是一件新鲜事了。早在去年,微信就上线了基于混元大模型的AI搜索服务;微信输入法也推出“一键AI问答”功能,内嵌在微信应用设置中的插件选项里。


这次腾讯一改以往的“低调”,迅速将旗下多个产品接入DeepSeek实属罕见。在DeepSeek风头正盛的当下,腾讯此举不仅可以蹭上一波流量,还能让更多人用上“一问难求”的DeepSeek。截至发稿时,腾讯旗下又有多款产品接入了DeepSeek R1,包括腾讯文档、QQ浏览器、QQ音乐、腾讯地图等。

我们观察下来,尽管DeepSeek掀起了AI热潮,但很多网友还是会在评论区提及“如何使用”、“怎么注册”等问题,而微信接入DeepSeek后,最直接的就是为AI应用带来了更多用户,进一步加速了DeepSeek应用的普及推广。


就在腾讯宣布接入DeepSeek后,百度、文心智能体也表示支持DeepSeek R1模型。此外,零一万物、MiniMax、阶跃星辰也率先在旗下产品中加入了DeepSeek R1模型,颇有“打不过就加入”的架势。

不管是不是自研,好的AI模型值得更好地“被落地”,这何尝不是一种开源精神的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普通用户对于AI聊天机器人的忠诚度远不如想象那么高,用户留存度往往会被体验感所左右。一旦出现了交互更简便、更强模型的时候,这场围绕C端用户的争夺又会重新开始。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场景POC验证,效果验证后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和创始人交个朋友

回到顶部

 

加载中...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