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AI 产品落地的总结与思考——寻找高价值场景
发布日期:2024-09-04 07:03:47 浏览次数: 1736 来源:慢思考的产品小学生



1. 前言感悟

1.1 所有产品的开始,都是满足用户的需求

首先,AI产品一定还是以 满足用户需求 为核心前提的。

大家可能觉得这是一句有用的废话,能够坚持这个这个思路做 AI 的人是少数;尤其作为经历过「移动互联网」爆发期的人来说,更难。

因为我们习惯了那个在 VC催化下,成熟的技术 稳定的输出结果 来解决 新的场景问题;从而带来高速增长。而路径依赖又让我们将同样的思路复制到AI的风口上。

不过AI的技术特性和能力边界不同,在很多场景下也确实产出了超预期的效果。但随之而来的,是导致其输出的内容 会面临大量的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甚至会聚焦在某一场景上;这就造成类似的场景看似高价值,但无法落地。

但也正是由于效果的开放性,形成了对移动互联网产品能力的补充,未来我相信也会有更多的场景会被重新塑造。

1.2 不要拿 AI 的锤子,去敲传统互联网的钉子

我这样理解:AI产品≠移动互联网;AI产品是传统互联网产品的价值与场景补充,两种产品的底层逻辑完全不同。

从历史上看,移动互联网爆发的前置条件,是产生了新的终端,同时匹配了成熟的技术;

新的终端贡献了大量的用户场景增量,而成熟的技术使得实现边界不再成为卡点,产品的PMF也水到渠成。

而 AI 技术的变革,并没有伴随新的终端出现,且技术也尚未成熟;所以短期的产品爆发一定是在既定的 垂直小场景中挖掘用户需求。

那垂直的小场景,就意味着不会诞生新的颠覆性产品吗?我对此是否定的。

试着思考上一代AI产品,我第一个想到的不是AI四小龙,而是字节跳动。

而字节跳动的第一个爆款产品,是一个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也许它的成功一方面是由于踩到了移动互联网风口,但另一方面看,新闻客户端在那个时代早已不是一个新的产物,而头条却成功通过AI算法能力,改变了信息的分发效率,在既定的场景上取得了成功。

所以很多类似甚至看似相同的场景,以技术的视角看,可能最后的价值都大相径庭。这篇文章会把我之前踩过的坑,和验证过的场景,和大家聊一聊,希望能够带给大家一些启发。

2. AI 场景落地的思考框架

在做AI产品落地时,一般我会围绕这样以下几个维度,来评判场景的可落地价值:

开放域、不可穷举性、技术匹配成熟度、技术路径与商业平衡

2.1 维度一:开放域

首先介绍一下我定义的开放域的概念:我对它的定义是:是否会产生会无限种输出的可能性,且能够被用户接受,则符合开放域原则。

这里我举2个例子:

LLM在最典型的chat场景中,用户问法一定是无限种可能性,而答案会随着指令的不同,产生各种各样的输出结果,甚至同一个问题,输出的答案;

在文生图场景中,通过调提示词,能够输出无限种图片样式,且每次输出的都会不一样。

以上都是LLM 乃至 整个AI场景的典型应用案例,但是大家其实都了解:在实际落地的时候,我们并不会拿来即用,因为模型存在的 指令遵循、灾难性记忆遗忘,幻觉问题甚至推理错误 等问题,且垂直领域专业度差;也正是因为这些问题,我们的prompt工程,实际上是为了解决模型不稳定输出的问题。

但做着做着会陷入到一个怪圈,我们顺其自然会觉得,我们觉得LLM能够解决实际业务场景中封闭的问题。

以下几个典型的看似高价值,但结果可能值得推敲的案例:

通过自然语言,让大模型识别并开启某个app软件;

通过自然语言,请帮我周末自动抢中秋回家的票;

拆解一下,这里简单的流程可以总结为:输入自然语言——识别语言——做具体明确的操作动作;唯一的不同是,日程的创建相对开放,需要提取语言中的信息,插入日程中。

但其本质上解决的都是偏 封闭型的问题,不符合开放域原则,所以个人觉得不属于高价值的落地场景;

当然如果是在抢票场景中稍作变化,加入了多轮对话,并通过AI 主动询问抢票的信息并最终将结果收敛,这样就是比较高价值的场景了;只不过在多轮对话确认问题场景下,却不一定要依赖大模型;这个我们后续再聊。

那么思考一个问题:大家都在尝试RAG应用在企业知识库,看似是要在封闭的企业知识体系下应用AI,那为什么依然是一个可落地的场景?

虽然在落地时,确实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实际上我依然对这个场景保持信心,说下我的思考:

如果从封闭性和开放性的角度说,个人认为这个场景实现了开放性和封闭性的互补;而LLM提供开放能力,信源的提供获得了准确性与封闭性。而LLM提供的是开放性能力:不仅仅是对内容的摘要,而且是可以根据用户不同的问法,提供开放性的解答方式。

可落地的典型案例:

知识条目:

  • 用户自己创建的日报,可以在24小时之内删除。

用户问法:

  • 已经创建的日志可以删除吗?

  • 我可以删除别人的日报吗?

  • 我5天前创建的日报,现在还能删除吗?


2.2 维度二:不可穷举性

不可穷举性是指:输出的结果是否在真实业务场景中具有不可穷举的规则,即:人无法一一归纳并设计出所有结果产生的背后逻辑。

上面的表述可能比较拗口,我来举个场景示例:

在电商客服领域中,经常会遇到一个场景:我要查询我买的商品现在物流状态是怎样?

在此场景下,可能第一反应是,通过LLM理解语义后并查询物流单号。但是把这个case拆解一下:

  1. 输入的时候是否一定要通过大模型识别?用 关键词规则 也能解决和收敛大部分问题?

  2. 输出的是一段结构化信息,其实并不需要进行信息的总结与摘要


对此我的思考是,在这个场景下,如果我们采用 物流、订单、查询 等关键词规则穷举,其实在上线的第一个版本是可以覆盖大部分的问题的,同时我们在产品层面,给用户一个问题提示,提示用户输入哪些关键词,也可以收敛用户的输入,获得可预期的结果;

当然在实际落地中,会遇到大量长尾的问法,而当用户规模足够大,从商业平衡的角度上,依然会上AI算法能力,这个我们后文中再探讨。

特别要注意的是,不可穷举指的是规则,而不代表一定是封闭的输出。从上面的例子看,一个关键词会产生无数输出,但其实依然是由一个可穷举的规则生成的。

相应的,电商的商品推荐、内容平台的推荐系统是一个典型的通过算法带来高价值收益的场景:用户的特征因为其大量的行为留存到线上,而产生了上千甚至更多个特征维度;一个浏览的特征,就可以拆解出浏览内容、时间、时长、跳出、访问深度等无数个维度细节;对应的商品的特征也会基于用户在线行为、商品本身特征等形成大量的特征集合。

这些特征集合聚集在一起后,会形成无限种排列组合的方式,而人无法通过穷举来设计推荐逻辑。

那所有的推荐系统,是否都值得用AI能力落地吗?

显然不是所有的推荐系统都适合用AI能力,下面我曾经踩过的坑。

某个头部二手房交易平台希望引入推荐能力,来提升房-客匹配效率。之前在用户端场景下,在用户浏览房源时提供房源推荐已经获得了一些收益;这次希望在房产经纪人端的客户详情页中,放入给这个客户推荐的房源,以提升交易效率和转化率。

于是我们前期做了大量的调研,抽象出针对房源区位、房型等数百个房源特征;同时抽象出数百个用户特征,加入了经纪人特征,并进行房客匹配并展示。

结果实际的TOP5召回(即推荐房源中产生带看的比率)低于5成;为此我们下店咨询了经纪人的使用情况,经纪人一直给出的结论是:不准。

不准的原因也很简单,经纪人在和客户沟通交流之后,客户往往会说一些并不在系统中才有的特征,而这些特征不会线上化,比如“我家有一些贵重物品,必须要放在储物柜里,且保证干燥,而且比较重,要好拿”。当经纪人了解这些情况后,会给介绍相应的小区,并往往会在1个小区介绍多个空出来的房源,所以往往1次带看都在1个小区中

而推荐的逻辑往往是:找到附近的房源,不会TOP5只推荐一个小区的房源;

所以经纪人的思维中,已经有了一个思维定式,推荐策略是既定的,且线下会收集到线上收集不到的重要信息;这些因子加在一起,导致AI再怎么优化,也无法超越经纪人固有的思维;

回归场景看:给经纪人推荐客户喜欢的房源,和用户端推荐房源;是看似类似,但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逻辑

首先用户端的使用逻辑是:先在用户端看到房源,然后基于房源做推荐后,再一同浏览,这时了解房源信息的成本很低;而当线上环境切入到了线下,线下的逻辑、未被收集到的特征、以及经纪人的固有思维就成为价值阻塞点。

2.3 维度三:技术与价值平衡性

当我们完成了对以上两个维度的论证,且垂直场景梳理的足够清晰。我们最后就需要从技术和商业价值等角度,看待AI技术的可用性。

从这个维度上看,我们核心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 大模型 or 小模型:如果采用了AI能力,是否一定需要大模型的能力?传统小模型是否也能达到类似结果?

  • 商业价值评估:如果AI能力是面向特定领域,那么它所在的特定领域,是否是一个高价值场景?

  • 成本收益评估:如果是一定采用大模型能力,采用什么样的技术路径,能够达到产品可用标准?易用标准?分别的成本评估是怎样?

下面针对以上几个问题,逐层展开我的一些见解。

2.3.1 大模型 or 传统小模型?

首先,我们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大模型与传统小模型的选型问题;注意,这里说的小模型是传统小模型而非类似千问7B的,基于tramsformer架构的小模型

而选型问题的背后,场景的预期是核心要素,它决定了选型成本。

在聊场景预期时,我简单介绍一下大模型与小模型的能力差异,这里我暂时不会讲晦涩的内容,如果大家关心技术原理本身,我会在后面的文章中介绍,这里围绕主题,重点介绍应用场景的差异

个人认为,大小模型在应用场景上的差异,体现以下几点:

  • 擅长在 相对模糊 的自然语言指令中,识别并支持多种任务中处理问题(识别、提取、分类)

  • 模型更擅长具体的识别能力,且识别的信息是标准的答案(枚举值、标签

  • 大模型更擅长于解决 生成问题(例如:摘要、生成、知识库解答)

  • 大模型更擅长将多渠道信息源聚合在一起,并整理成一段话(信息渠道越多,信息量越大,价值就越大)

下面是一个在To B 的 CRM领域应用较多的一个案例:

在和客户进行在线会议结束后,在经过客户允许的情况下,会议信息录屏将保存下来:

销售人员此时会针对会议信息做两件事,对应的AI场景我也在内容中标记出来:

  1. 销售记录:会议的信息需要进行摘要提炼,提炼出重点沟通要点,例如:

    1. 客户提出了哪些对产品的疑问;以及每个问题的应答是什么?(内容摘要)

    2. 客户的业务现状是怎样,目前客户在业务运营过程中的痛点是什么?(内容摘要)

    3. 文中是否提到了报价?(信息提取)

    4. 是否表现出正向态度?(文本分类)

  2. 针对会议内容,自动提取信息至客户表单中(信息提取)


从以上的案例中,我们分别从用户故事角度拆解一下场景:

在场景1中,当会议内容存档后,可能的场景之一,是:我们后续会打开客户详情页,向AI询问上述这些问题,方便我们快速review客户情况,因此是一个 基于不同指令的多任务场景,此模式下我们基本只能采用大模型方案来解决。

而针对场景2,整个场景较为明确,就是要在每次会议录音存档后,自动识别并提取信息至表单。因此通过传统UIE小模型也能解决类似的问题,甚至在一些场景上由于领域垂直,效果不会低于大模型,而成本却远低于大模型。

2.3.2 产品价值评估

在产品价值评估的维度,我们分析的核心目标,就是为了最终达成TPF,即产品技术匹配。

而在不同的特定领域,实现产品价值的评估方法会有较大的不同;

如果是以 流量匹配效率 为核心的业务模式,其产品价值更为显性,产品价值更容易评估。

比如以过去的在线教育行业,大量的用户线索会从各大平台渠道收集,并期望通过设计分配策略,分配给最容易成交的课程销售人员。这里分配策略的算法设计优劣,就直接影响到交易转化率,进而直接影响GMV。

而如果是在To B行业,有些产品能力就不那么显性;这里主要和大家聊聊非显性场景下的评估思路

例如在销售场景中,通过LLM、结合客户信息自动生成方案PPT。这类场景其实很难直接评估,此时的评估方法更多的是从 客户体感 上得到一个满意度、和提效程度的核算。

而针对不够显性的价值评估场景下,需要通过 行业认知+客户价值感知 3个角度去整体评估

从行业认知的角度上,如果我们了解一个行业的核心业务模式,就可以推断出客户关心的产品形态是怎样;

例如在国内的CRM场景中,大家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更关心的获客;因此在价值厚度上,获客的效率提升大概率大于客户服务场景。

如果是行业认知达成共识的前提下,另一个重要的维度是客户价值感知;正如我上述内容中提到的「房源推荐」场景,如果客户本身就对这件事有着固有的判定逻辑;虽然客户觉得这个场景很有价值,但结果也很难达成预期。

顺便说一句,从这个角度看,当一个新的技术涌现时,用户往往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而颠覆式产品也往往在这个时候诞生。

2.3.3 商业价值(ROI)评估

个人认为【产品价值】是【商业价值】的基础条件,除此之外,还需要看到实现产品价值背后的成本,通过产品价值、成本两个维度去综合判断商业价值。

这里以企业知识库问答为例,从显性角度来看,企业知识库的成本来自RAG工程化调优的成本、模型微调成本。但是技术在很多企业落地时并不是唯一的卡点,而 企业知识文档建设的完备性。其是对于国内信息化程度不完善的情况下。

这种情况下,即使把工程化、技术做到最优,而企业内部并没有形成规范化的知识体系,依然无法将企业知识问答落地,而知识库体系的建设背后又包含大量的维护和迭代的成本,因为企业知识在迭代,相应的内容维护也要跟上。

所以这里面商业价值的最核心要素是:需要找到这样一个场景,能够cover掉知识库建设的成本、技术落地的成本、硬件的成本、技术人力的成本等等。

令人遗憾的是,目前能够cover的这些成本的企业还属于少数;往往集中于to c场景;或是银行等大型企业;因为这些场景的知识体系通用,其各项成本的随着规模效应被摊平,才使得其最先成为落地的可能。

所以短期来看,能力不够、产品来凑,也可能是一个商业最优解。

比如,一个机器人只能够实现70%的应答正确率,那么就可以将答案不直接暴露给用户,而是先给到客服团队,小幅度修改后,也能一键发给用户,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阶段性解决问题。

而实践下来,把AI知识库从0提升70%的成本,远远比70%提升到90%要低得多。

以上是我在AI产品落地时遇到的一些坑,和我的一些思考。也许里面很多的内容是非共识的,或者也会有一些理解上的偏误,也欢迎大家给我留言指出。希望能够结识行业内的朋友们,一起沟通交流


53AI,企业落地应用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大模型应用平台+智能体定制开发+落地咨询服务

承诺:先做场景POC验证,看到效果再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与创始人交个朋友

回到顶部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