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与创始人交个朋友
我要投稿
第一部分:算法与数据的匹配
1.1三要素与落地要点
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中,常被提及的“三要素”是“算力、数据、算法”。在应用落地时,我们通常会假定算力是可购买或获取的,因此核心关注点在于数据与算法如何匹配。
数据即场景
当我们讨论“数据”,实际上就是在讨论“场景”。要实现AI在场景中的有效落地,需要把“大场景”不断拆分成“小场景”。
小模型的组合
当多个小场景分别被小模型覆盖后,组合这些小模型的结果,就可满足大场景的需求。
1.2 算力与能耗的平衡
在实际落地中,算力与能耗的限制也是重要考量:
第二部分:算法模型与产品功能的匹配
在第一部分“算法与数据匹配”的基础上,本部分关注“以算法为代表的技术”与“反映数据的场景”如何进行深度解构与对接,从而在最小颗粒度上实现二者的精准匹配。
2.1 从技术侧到场景侧的分解与构建
技术平台= 大模型或整体技术解决方案
大模型(如ChatGPT、文心一言、通义千问、ViT等)可视为功能全面的通用技术平台。
平台内部通常包含多种技术栈或技术路线,例如:视觉大模型、语言大模型、翻译大模型等。
分解技术平台 → 主要技术路线 → 技术栈 → 单点技术
主要技术路线:按照任务或架构进行拆分,如图像分类、目标检测、语音识别等。
技术栈:将主要技术路线进一步细分为多个功能模块或技术组件。
单点技术:是最基础的“原子”能力,如某个识别算法模块或特定硬件组件的优化实现。
“大锤找钉子”与“替换旧技术”
大模型常被比喻为“大锤子”,但在落地时,需要清楚它能替代或对标的“简单技术”是什么;否则难以知道在哪些具体功能点上能产生改进。
对原有“旧技术”或“简单技术”的替换升级,可视为大模型平台的“虚拟单点技术”对齐。
2.2 从需求侧到技术侧的分解与构建
从大场景到小场景,再到最小功能单元
将需要解决的“大场景”分解为可操作、有价值的小场景。
数据特征与技术匹配
小场景越聚焦,数据特征越明显,算法模型也越能精准匹配。
通过KPI或核心指标来验证技术的应用效果是否与场景需求相符合。
第三部分:一个案子——智能机器人在整车总装车间的应用
以整车制造为例,展示如何将“大场景”逐步分解到“小场景”,再到“最小功能”,并匹配合适的技术解决方案。
3.1 大场景目标
3.2 从大场景到二级场景
3.3 二级场景到具体解决方案
通过这样的分解—匹配—部署过程,AI技术可以在最小场景中发挥作用,也更容易衡量投入与收益。
小结
总而言之,AI场景落地的核心在于:把大场景进行细化,找出最能代表痛点的“小场景”,再用合适的“简单技术”或“小模型”切入并快速迭代,逐步构建或完善到“大模型”乃至企业的整体AI应用生态。
2024年12月15日广州,ChatGPT编辑&排版。
53AI,企业落地应用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大模型应用平台+智能体定制开发+落地咨询服务
承诺:先做场景POC验证,看到效果再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4-09-04
2024-09-03
2024-09-26
2024-09-06
2024-10-30
2024-11-23
2024-08-18
2024-11-19
2024-09-02
2024-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