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
探索AI产品如何通过角色设计提升用户体验,本文带你深入了解AI角色设计的精髓和实践要点。
**核心内容:**
1. 角色设计在AI时代的重要性和作用
2. 角色构成要素的详细解析
3. 角色设计如何优化AI产品的用户体验
杨芳贤
53A创始人/腾讯云(TVP)最具价值专家
角色设计简介
角色设计让 AI 扮演了某种身份角色,来匹配用户的意图,进而保障与用户的互动是顺畅、符合预期的。角色设计让 AI 产品里隐形的体验得到优化和定义。这一部分,我们将探讨如何为 AI 产品赋予一个清晰的“角色”身份,以更好地提升用户体验。一、WHY 为什么要做角色设计
在 AI 时代,角色已成为连接物理与数字世界的桥梁,角色不再局限于文学、影视等传统媒介中的虚构形象,而是进化为集成先进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体,活跃于各种人机交互场景中。这些智能角色不仅拥有精心设计的背景故事、性格特点、语言风格等传统角色属性,还具备学习能力、环境感知、情绪识别及响应等高级功能。设定一个好的角色,对于 AI 应用的可用性、用户体验和效果都有很大的帮助,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预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角色还能通过机器学习不断优化自身,实现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与智慧共生,促进人与智能系统之间更加自然、和谐的交互模式,开启人机交互新篇章。二、WHAT 什么是角色设计
角色构成要素是塑造一个立体、真实、令人信服的角色所必需的基础。核心需要关注角色的性格内核和外在形象,必要时需要关注角色的专业能力。以下是主要的角色构成要素:外在形象:包括外观特征、服饰风格、肢体语言及声音特点等,是其个性与背景故事的视觉与听觉体现,旨在直观传达角色特质,增进观众或用户的第一印象与情感共鸣。 专业能力:是指其在特定领域内掌握的知识技能、实践经验与解决问题的专长,这些能力支撑其职业表现,实现角色功能,解决场景中的挑战,展现其价值与不可替代性。性格内核:是其行为、决策与情感反应的根本驱动力。包含人物核心性格特质、价值观、信仰动机和情感状态等。这些特质构成了角色在面对不同情境时的行为模式和反应。三、HOW 角色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
当我们去塑造一个“好”的角色设计时,可能首先要考虑的是,“好”的角色设计的标准应该是什么?我们在项目实践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的调试,会尝试在不同类型的 AI 应用下,不同的角色塑造方式对应的效果体验会是怎样的,更会关注如何才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预期。基于大量的实验结果,我们将角色塑造的精髓定位于:一致性、自然性与情感化。接下来,我们详细地探讨下角色设计所要遵循的三个原则。
真实一致
为了增加角色的可信度和真实感,角色的视觉表达以及性格等特征需要在不同的场景中保持一致。具体来说,角色的行为模式和语言风格都应该符合我们对角色的基础背景设定。在与用户的互动中,不同的对话环境下,保持角色前后的一致性,避免用户产生跳出感,从而持续获得符合预期的互动体验。性格特征一致:强调角色的内心世界和外在行为之间的一致性。行为、反应、决策和情感表达应与其性格描述相吻合,无论是平静的日常互动还是紧张的情节发展,角色性格特征都应保持一致,以增强角色的可信度和深度。
视觉表达一致:角色的外观设计、服装选择、动作表现和表情变化在不同场景和时间点上保持连贯和一致。这包括色彩、图形、姿态和风格等元素,确保角色形象的统一性,使观众能够轻松识别并记住角色。
语言风格一致:角色的说话方式、用词选择、语气和表达习惯。角色的语言风格应与其性格、背景和情感状态相匹配,无论是在正式场合还是非正式交流中,角色的语言表达都应保持一致,以增强角色的个性和真实感。
- 行为模式一致: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反应和处理方式具有连贯性和可预测性。角色的行为模式应与其性格特征、背景故事和当前情境相协调,确保角色在故事发展中的每一个决策和行动都显得合理和自然。
1、为角色赋予独特且符合其背景的性格特征、行为模式、语言风格性格特征、行为模式、语言风格的设定,都源于角色的故事背景,我们可以为角色设定详细而富有逻辑的角色背景,能让用户在了解角色时,感受到角色的深度和立体感。如一些“基本属性”,姓名、性别、年龄、昵称等,还可以为角色指定一个“职业”,如律师、医生、客服等,也可以为角色赋予一个背景故事,出生环境、成长经历、教育经历、家庭情况等。在背景故事的基础上,可以分别对性格特征、行为模式、语言风格进行更详细的剖析和设定,从而保证角色由内到外都有一致的体验。2、为角色设计统一且符合其背景特征的形象和视觉表达为角色设计统一且符合其背景特征的形象,能让用户捕捉并强化对角色的符号记忆,形成统一的印象。可以从形象类型、外貌特征、声音音色和行为动作等方面,详细设计角色的外在形象。流畅自然
角色在与用户互动时展现出人类交流的流畅性和真实性。这涉及到语言表达的自然流畅,使用贴近人类日常对话的词汇和语法,避免机械和生硬的表达。同时,角色的行为反应也应自然合理,能够根据用户的输入做出恰当的、符合情境的回应。为 AI 设定清晰的角色和目标。这包括定义 AI 的性格特点、行为习惯以及它在特定场景中的作用。这些设定将为后续的设计提供基础。根据基础背景设定,可以继续为 AI 角色赋予更具体的技能、情感、语言等设定,让角色的定义更加丰富和立体。2、为角色提供更真实的对话参考
我们还可以采用低样本的思路,为 AI 角色提供行为和语言参考,通过对用户视角的分析,依据不同的用户类型、语言环境、使用场景等,建立符合人类真实对话的样本库。有人情味
情感化是指在塑造 AI 角色时,赋予其理解和表达人类情感的能力,以便与用户建立更加深入和人性化的互动。这包括识别用户的情绪状态,并通过富有同理心且丰富的语言表达、个性化的关怀以及情感适应性以及富有感染力的视觉表现来响应用户的需求。情感的适应性:角色能够敏感地识别并响应用户的情绪变化,通过适当的语言和行为,展示出对用户情感状态的同理心和关切。情感表达上可以包含一定程度的复杂性,如矛盾感或微妙的情绪变化,使角色更加丰满和真实。
语言的丰富度:角色的语言风格应与所期望的情感表达相匹配,比如柔和、热情、鼓舞人心或戏谑等风格,以便于在情感上与用户产生共鸣,同时使用情感丰富的语言或语调的符号表达,来增强交流的生动性和真实感。
互动的个性化:角色的个性化特征应贯穿其话语与行为,展现出角色深层次的个性特征,不同情境下的表现应保持一致性,以通过对用户过往行为的记忆和分析,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和响应,增加情感的连结。
视觉的表现力:对于能够展现非语言交流的角色,如虚拟角色或实体机器人等场景,应通过视觉和听觉的非语言信号,如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语调等,来加强情感化的表达,使其更富有感染力。
最佳案例:
1、为角色赋予更细腻的情感的适应性、互动的个性化、丰富的语言表达细腻的情感适应性让虚拟陪伴类 AI 能感知并响应用户情绪,建立情感纽带,给予适时的支持与反馈;互动的个性化确保体验贴合每位用户的独特性,增强归属感与真实感;丰富的语言表达则让交流生动多彩,促进深层次沟通,使互动既智慧又充满人性温度。情感的适应性、互动的个性化、丰富的语言表达这三点共同作用,极大提升了 AI 的质量,满足用户情感与心理需求,构建了更加亲密和谐的人机交互环境。2、为角色设定具有感染力的视觉的表现力增强情感化的表达
视觉表现力通过直观的形象设计与动态效果,增强 AI 的个性与情感传达,使用户在视觉上获得即时的情感共鸣。不仅丰富了交互的维度,还能够让非言语信息如表情、动作等成为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提升互动的真实感与沉浸感。精心设计的视觉表现力能够跨越语言限制,有效吸引用户注意,深化用户与 AI 之间的情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