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RAG结构思考:搜索系统范式和大模型作用压缩
发布日期:2024-04-25 11:51:27 浏览次数: 2031 来源:李rumor



RAG的文章写的也不少了(心法利器[111] | 近期RAG技术总结和串讲(4w字RAG文章纪念)),除了原有知识的串讲,我还想聊的是在已经阅读的文章里带来的一些新的想法和思考,形成自己的方法论,我自己是挺喜欢这种思考和分析的,一方面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让自己在应用过程中更加顺手熟练。

本文是我的思考、推导和论证路线,结论其实比较简单,就是RAG整体结构可以从“向量检索-大模型”升级到“搜索系统-大模型”的结构,同时,大模型的作用也有必要聊清楚,因此,文章里我会讲明白这几个事:

  • 现阶段RAG的研究思路
  • 搜索系统的一般结构是什么样的
  • RAG中的R的一种范式
  • 大模型作用的压缩

现阶段RAG的研究思路

学术界讨论

前面少有地对很多文章进行了讲解,并给出了自己的想法,主要有这些:

从这些文章,尽管这些文章的思路各异,也给出了很多丰富的讨论,但我们还是能从中找到一些共性,这是我从几篇论文和分享里发现的几个迹象。

首先,仅仅只有检索和大模型,并将其简单的拼接,是很难达到更高的上限的。这点应该是一个共识。从综述文章以及其他对RAG架构讨论的文章里,都提到了advanced RAG以及模块化RAG的存在,我们需要更多的组件来支撑这个项目,以获得进一步的提升,而组件的设计,就成了目前RAG论文主要的创新点。这个侧面也在说明,非端到端化、系统功能任务的拆解是效果提升的一大重要手段(这个问题似乎有写一篇文章的价值?),在工业界落地具有很大价值,逐步发展而走向成熟的工业对话系统、推荐系统、搜索系统无一都是这个思想下的产物,这也是和学术界端到端方案分道扬镳的分水岭。(叠个甲,并非说端到端就不好)

开源项目

而现行的一些开源项目,也有对这些思路的应用,这点也印证了我的分析的正确性。来看看最近网易有道开源的QAnything(QAnything),也是按照这个思路设计的,就对应上面两条的发现。

首先,对检索结果的判别,在文档里被称为Rerank,作者也对该设计进行了解释,我直接摘原文:

In scenarios with a large volume of knowledge base data, the advantages of a two-stage approach are very clear. If only a first-stage embedding retrieval is used, there will be a problem of retrieval degradation as the data volume increases, as indicated by the green line in the following graph. However, after the second-stage reranking, there can be a stable increase in accuracy, the more data, the better the performance.

简单的说,在知识库数据量大的情况下,两阶段优势明显,因为数据量增加后向量检索的效果会出现明显下降。

另外,虽然各个分享里面并未提及分情况讨论这个事,但是在图中有专门提到了Query Understanding,说明这里还是有必要做query理解的,这个应该就是为后面的检索和排序服务了。

现阶段搜索系统的一般范式

追溯历史,百度搜索最早是2000年开始的,谷歌搜索还要更早,随着人们的逐步探索,在架构层面,升级已经逐步收敛,目前的共识就是的基础结构,具体的可以参考之前我聊腾讯搜索时候给的分析解释(前沿重器[4] | 腾讯搜索的Quer理解如何直击心灵),这里我把更加详细的架构图给出来。

我重新展开聊一下“query理解-召回-排序”中各个部分的作用。

首先是query理解,我分感性和理性方向进行解释。感性解释,旨在或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地对query内的信息进行抽取,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针对用户的需求进行检索,提升检索的准确性和可解释性。注意,搜索对准确性的要求极高,因为用户的需求明确,知道自己要什么,因此只要有一点偏差都会带来很差的体验;理性解释,则主要用在召回、排序模块,为召回和排序提供依据,例如意图可以作为检索策略选择的依据,该去搜音乐库、调用天气接口还是人物百科,实体抽取可以协助进行检索,例如要搜周杰的就不会出周杰伦,甚至在排序阶段能够作为特征提供排序参考。

然后是召回,在现实的召回场景,通常是多路的,也是需要进行信息参照的,这个和前面的“分情况讨论”不谋而合,而分多路的依据也是不一样的,大家的思路不要被局限住了。我举几个例子:

  • 根据召回所使用的索引方案,可以有字面、向量、数字,甚至地理位置的geohash。
  • 同样是向量召回,也可以有不同的模型来支持向量表征,可以是语义向量,也可以是协同过滤构造的特征向量等,从而出现多路召回。
  • 根据业务和数据库的划分,会对应不同字段,例如音乐则有歌手、作曲、歌名、专辑等,而电影则有电影名、导演、标签、演员等,存在不同的库里,因此需要划分链路进行召回。

至于排序,在非常完善的推荐系统和搜索系统里,是可能有多轮的排序的,不同的排序会对应不同的结果,根据业务也可能不同。不过一般的,就是分成粗排和精排。

  • 粗排更多是和召回绑定的,主要针对的各个链路的召回结果,符合要求的内容众多,但只要最相似的TOPN,一般我们就需要算分和卡阈值。更多的,要判断的是“是否”,即是否匹配,更多是考虑把肯定不对的给干掉。
  • 精排则是在粗排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排序,一般考虑更多的是几个结果的区分度,即“谁更好”,因为要精上加精,所以要体现排序性。一般的learning to rank领域去考虑,对效果提升会更明显。

想起一篇我之前聊到准招分治的文章(心法利器[15] | 准招分治效果调优方案),这篇文章从准确与召的角度很好地诠释了为什么要分开召回和排序,也跟QAnything提到的两阶段效果好的结论是一致的,是一种很好地解释。

RAG中R的一种范式

搜索系统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才形成上述的范式,结合现在RAG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一些迹象,我有理由相信RAG中的R很可能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做。参考上面搜索系统的结构,核心逻辑还是理解-召回-排序。

  • 理解,从query中抽取关键信息,服务下游。具体需要做哪些模块,由业务需求、下游模块反推,例如要做关键词召回、实体召回,那理解部分就做实体抽取、关键词抽取,下游要分数据库查询、要分回复策略等,那就理解模块就做意图识别。
  • 召回,结合实际数据的结构进行设计,字面和向量都需要考虑,具体用哪个还是全都用,参考具体数据综合分析。
  • 排序,召回内一般有粗排算法,如BM25对应字面,cos对应向量之类的,精排层则根据目前已有的特征进行设计,如果是纯文本,那用句子对相似度来做就差不多了,bert级别也有不错的效果,但不要只局限在纯文本,有的时候挖掘一些特征来辅助也是可以的。

这个范式,是相比之前聊过的self-RAG、CRAG、adaptiveRAG而言的,他们有各自的拆解思路,而这个是我的拆解思路。这个拆解思路下,还需要展开讨论几个点,分别是迭代思路、优势以及分析为什么现在还没广泛应用。

迭代思路

万丈高楼平地起,完整的系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随着项目的发展,不断暴露各种问题难题,在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的交替下螺旋上升的,所以这里还是要专门讲一下这个完整系统的迭代思路。

在项目早期,从无到有,更多是把项目的基础工作搭建起来,基础的RAG要跑起来,这个就是我之前写的这个项目(心法利器[105]  基础RAG-大模型和中控模块代码(含代码)),这是极简的RAG结构,搜索的部分只有一个向量召回,没有理解和排序,大模型部分就是prompt拼接,直接预测就好了。

第二阶段应该是召回链路的拓展以及理解部分的搭建。有过经验的朋友应该知道,一个向量召回想必是不好调优的,尤其是准确率并不好保证,尤其是对easy case的处理,而准确率最好保证的,自然就是规则,而海量通用的规则,就演化成了字面检索,而配合的query理解也就产生了。最开始是要搜包含“周杰伦”所有的音乐,是一条规则,但后续发现,歌手是一个常用实体,音乐是一个库,结合目前音乐是比较独立的检索库,有自己独特的字段,于是新增一路,然后做实体抽取,此时就多了个音乐意图,可以带有歌手实体,需要理解模块的配合才能得到,理解模块就需要建立了。

第三阶段则是精排模型的引入。随着意图、召回链路的增加,每个意图下的处理出现很大的不同,又或者是符合条件的内容过多相似度太高,或者是内容排序效果提升不上去,此时就需要精排模型介入了。到这个位置已经是整个系统搭建已经比较完善的阶段了。

至此,整个检索模块就搭建了起来,成为独立完整的搜索系统,也一样可以成为RAG中关键的R的部位。

优势

下面聊聊这个范式的优势吧,给大家做方案选择提供依据和支持。

  • 瀑布式,结构明了,分工明确,问题定位和调优方便。RAG效果不好,进行定位,R出错,看R的内部,意图识别、召回、排序哪里错了,一目了然,意图识别就没进某个管道,召回漏召了,排序出错了,非常清楚,针对性的优化就可以了。
  • 迭代流畅。从前面的迭代思路可以看到,整个流程基本都是往原有系统中加小东西,不存在架构大改,而且效果目标明确,大幅度降低“本次迭代导致效果”。
  • 人力层面的分工也明确。可以按照意图横向划分,每个人负责一个业务的优化,或者是每个人负责一层,例如意图、召回等,拆解清晰。否则团队所有人都对着一个模型优化,各种纠葛会非常多。

为什么现在还没广泛应用

我的视角理解,主要是这几个原因吧:

  • (叠甲,非贬义)目前做RAG的,很多没有原来的搜索经历,或者是对搜索的理解不是很深,这方面的研究也不是很多。大部分人的视角还是在RAG上,而RAG本身的研究积累也不多,而且现在还处于“只要有修改大概率就有提升”的阶段,因此大部分视角和意识还没转到搜索独立研究这块来。
  • 目前声音较大的都是开放域通用研究,讲究泛用和端到端,而类似意图识别、问题的横向拆解,是挺“政治不正确”的事,如果直接考虑某个小领域,也鲜有考虑到“如何判断问题是否属于这个领域”这一类问题的研究。这也是为什么RAG的纵向拆解的研究比较多的原因了。
  • 根据之前做搜索的经验,其实很多项目压根走不到上面谈到的搜索系统的完整形态这一步,那形成这个范式并且成功的案例也就不够多了,难以形成和原来推荐系统、搜索系统那样的分享,发出声音。

然而我的视角,其实有蛮多人,都在考虑这个范式,致力于提升整个RAG的效果的,亦或者是,无意识的探索最终走向了这个结构。

大模型作用的压缩

有的人可能会说,全文都在聊搜索,在聊RAG中的R,那大模型哪去了。这里我想聊的就是,对大模型作用的压缩,可能会是应用场景下的一种调优思路。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就是在现实应用中随着对大模型的逐渐深入应用,我们好像都会尝试把某些功能从大模型里抽出来,让大模型处理的事情更单一,举几个例子:

  • 担心大模型回复幻觉,就构造知识库,把知识库质量提升,大模型只做信息整合,不做回忆,于是有了RAG。
  • 不考虑信息筛选,不做判别,减少输入大模型的知识数量,前面做精排。
  • 要用什么风格,会放在意图或者对话策略里选择,然后prompt直接要求大模型来执行,而不让大模型自己决定,甚至举出例子,让大模型参考着说。

如此一来,大模型在RAG的核心作用,被压缩成小幅度的内容抽取、回复风格迁移之类的简单活了,因为他有最基本的“世界知识”,能做简单的推理和转述,甚至,极端的,如果小模型能做到这个事,很可能大模型的功能也会被干掉。

也可能会有人问,大模型除了用在最后,也可以用在前面的检索模块里,如self-RAG中就有大量应用在检索模块内部,可以是肯定可以的。但我们仔细回想一个问题,我们的目的是“用大模型”还是“解决问题”,如果是工具导向,那无可厚非,但如果我们是结果导向,而且大部分情况我们都可能是结构导向下,大模型就不是唯一的选择了,他始终只是一个方法,一个工具,类似的思考我在这篇文章里也有提到(心法利器[97] | 判断问题是否真的需要大模型来解决),在特定情况下,如数据匮乏,不支持训练下,那大模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self-RAG的文章讨论里(前沿重器[42] | self-RAG-大模型决策的典型案例探究),我其实有提到对self-RAG内评论模型等方面使用大模型的质疑,因为此处作者并没有考虑过别的模型,也没有做过对比,在CRAG中作者使用的是T5-Large,尽管他需要训练,但效果确实优于chatgpt、chatgpt-cot、chatgpt-fewshot很多,侧面也就说明,大模型在一些方面的优势并没有那么明显。

大家真要多去做实验测试,也要多看各种材料做知识储备,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加手里的工具,也理解自己手里工具的差异,优劣势在哪里,不能一上来大模型不灵了,效果不好了就束手无策了,尤其面对现实应用中千奇百怪的问题,得有更多拿得出手的武器。



53AI,企业落地应用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大模型应用平台+智能体定制开发+落地咨询服务

承诺:先做场景POC验证,看到效果再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与创始人交个朋友

回到顶部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