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与创始人交个朋友
我要投稿
免费的 AI 简历修改工具(官网在文章最后)
基于 ChatGPT API 开发的 AI 求职工具,从简历到面试,让找工作变十倍轻松
不仅可以修改简历,还有前后端面试题免费提供给大家!
过去十年来,程序员工程师一直是一个热门的职业,许多人想要转职程序员。ExplainThis 的共同创办人中,有一个是从高中开始写程式,一路读到台大计算机所,但另外两个都是非本科系转职程序员。因此我们撰写了一系列的转职攻略,协助每个在思考转职、已经开始投入转职的人,能在这条不容易的路上少走一些弯路。
在换新工作时,最前面的 HR 关卡,很常问「为什么想换工作?」。这个问题有几个变化的问法,例如「为什么想离职? 为什么想离开现在待的公司?」。之所以问这问题,是因为 HR 也不想要花了大笔的招募成本,结果招进来的人选过没多久也离职。所以 HR 需要透过问题来厘清,确保候选人与公司足够适切,不会进来没多久又走了。
试想,如果一个候选人离职原因是因为被 PIP,又或者是因为跟同事发生冲突,HR 的角度肯定是会想要避免这种状况发生在他们公司。又或者,假如一个候选人没办法接受某类公司文化而离职 (例如新创公司的快速迭代文化),那 HR 也需要在他负责的关卡去协助把关。有了从 HR 角度的理解后,我们一起来看可以如何回答这问题。
被问到这个问题时,切记不要从负向角度出发,不要批评前公司。如果你现在如果批评前公司,HR 角度会想「这个候选人未来会不会也在外说我们公司的坏话」。毕竟雇主品牌经营是 HR 的重点工作之一,为了维护公司的品牌形象,HR 肯定不会想要招募一个会在外批评公司的候选人进来。
这里要厘清一个点,不要批评是指不要用负向的角度叙述;同一个观点可以换成用正向的角度描述。先前 Uber 首席招募员 Samantha Shulman 先前发文谈过 (见下图),如果你目前在职,并正在面试新工作,与其谈论你为什么想离开现在的公司,不如分享你对眼前机会的兴奋之处。
很多人会想换工作的原因,可能不外乎现在的公司很动荡、现职难有晋升机会,或者是跟自己主管意见不合。而在描述这些因素时,如果直接讲出来,会让人觉得你有高度离职风险,会担心你在遇到困难时时,很快就会开始找下一份工作。
因此 Samantha 推荐反过来说,可以强调正在面试的这个工作吸引你的地方、跟你的技能吻合之处,以及跟你的个人使命的连结。
虽说同样都是在描述换工作,但描述成逃离一间公司,跟描述成积极追求一个与自己更契合的机会,带给招募员与用人主管的感觉会有差,而招募员多半是偏好后者。
举例来说,与其说「前公司就是烂,团队乱成一团又动得很慢,所以我想离开」这类没有实质建设的话。假如是从给予回馈的角度来看,可以改成「先前我利用下班时间去上了敏捷开发的课程,我很向往导入敏捷精神的团队。透过有效方法,团队不仅有序也有效率。我看到贵公司的开发团队很强调敏捷,这是我先前待的团队所没有的,也是我想要加入贵公司的主要原因」。
假如你想不到可以怎么比较正向地描述你换工作的理由,这边提供一些思考点。
从契合度切入
假如前公司是大公司,可以说「我向往新创公司的文化,我想要在更快速的步调、想要有更大的个人影响力,不想继续在大公司当小螺丝钉」。
假如前公司是新创公司,可以说「我想在更有规划与组织性的环境,也想做更大规模的产品」。
假如你很喜欢求职公司的文化,可以特别针对你喜欢的文化多讲一些,例如「我特别认同 Amazon 的 bias for actions 这个原则,相比起要经过层层关卡批准的环境,我更喜欢能够将点子实践并且实验的地方,这也是我想换工作以及想加入 Amazon 的原因」。
从学习角度切入
如果过去工作比较一成不变,可以说「在前一份工作,我已经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做熟悉的业务,个人成长开始停滞,我想要跳脱舒适圈」。
如果想要专精某个领域,可以说「在前一份工作,因为是做全端开发,所以我有部分时间还是要做后端的开发;然而因为我真的太热爱前端了,想要专职在前端。因为前公司的组织编制不予许,所以我想要到外面寻求的机会,让自己能更专精于前端」。
从个人职涯发展的角度
假如你有用该公司的产品,可以说「我是 XXX 产品的使用者,我真的很喜欢这个产品,所以如果能够成为打造这个产品的一分子,那将一份梦寐以求的工作」。
假如是海外求职,可以说「我想要到更国际化的环境」。
假如过去是在比较卷的环境,可以说「在这个阶段的职涯,我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平衡 (WLB)」。
以下的例子设定为求职者原本在台湾的小型软体公司,求职欧洲的国际大公司。
「我在目前的公司任职将近两年,过去半年比较明显感觉到自己在做的事情都是已经很熟悉的事,已经不像两年前刚入职时每天都觉得有成长与学习。我试着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停滞感,我发现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跟公司的产品走向有关。因为现在待的公司将市场锁定于台湾,我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好,毕竟台湾的市场本身就可以让一间公司经营的很好。
然而,对于软体工程师来说,做一个十万用户的产品跟一个上亿用户的产品,是截然不同的挑战。即使是同样的功能,当用户数量变大时,会有非常多的细节需要照顾到。然而,在我现在的工作,没办法让我有机会面规模化的挑战。虽然现职公司的气氛很好、营运也没有问题,但我希望在自己的职涯上有更进一步的突破,我觉得如果持续待在现在的舒适圈中,几年后回头看自己一定会后悔。
这也是为什么我想要申请 XXX 的原因。我先前有看过 XXX 的技术部落格,里面分享到规模化时的技术挑战,我觉得那是非常有趣的问题,也是我想要花时间去深入研究与解决的问题。我希望我能加入这样的团队,让自己的职涯能重新充满挑战与成长。」
许多人的履历可能会有空白的经历,例如从前一份工作离职或者被资遣后,待业了三到六个月没有正职工作,所以那一段待业的期间变成空白经历。
面对这种履历上的空白经历,正向表述的回答,也会有帮助。前 Meta 主任工程师 Alex Chiou 分享过如何回应履历中的空白,他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谈到,如果你是被开除而造成履历中的空白,被问到时可以说「自己与公司的契合度不足」,然后接着谈为什么正在面试的这家公司,与自己在文化、团队等方向的契合度更高。如果你是因为前一份工作身心具疲离职,与其谈论疲惫的那一面,可以用正向表述的方式,说想给自己一点时间,让自己能调整到最好的状态 (强调在改善与调整的一面)。
从本质上来看,履历是你的能力与经历的浓缩,即使有段时间没有做正职工作,不代表你的能力没有提升,也不代表你没有在累积经历。
要能够展现自己有持续在那段时间成长,推荐可以去做以下的事情:
做独立接案,持续协助开发真实世界会用到的软体
做个人专案,去探索新技术
贡献开源,提升技术的同时发挥正向影响力
当你做了上面这些事,即使这些事不算是正职工作,也能够展现出你有持续精进技术与能力,因此被问到空白时,就可以说是希望有时间去探索与提升技术能力。当你这么做,即使那段时间履历有空白,面试时分享你的学习与成长,也不会被认为是扣分的。
53AI,企业落地应用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大模型应用平台+智能体定制开发+落地咨询服务
承诺:先做场景POC验证,看到效果再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4-05-08
2024-07-22
2024-07-14
2024-06-30
2024-07-11
2024-03-31
2024-11-08
2024-08-09
2024-07-14
202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