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钉钉上线的365会员,让人看到了Apple Intelligence的影子
发布日期:2024-09-30 07:51:23 浏览次数: 1576


钉钉变成了千人千面的钉钉。

“金手指作弊器”、“显眼包套餐”,这些往往只出现描述toC产品的词,却出现在了钉钉最近的一系列海报里。

代言人也很有特色——何同学,姜思达。他们有一个共同特征:在生产力这事儿上,一个人顶好几个人,而且他们都把这份生产力的差异转变为了影响力。

他们代言的产品,是钉钉又一个在外界看来足够“折腾”的大动作:个人会员,钉钉365。

9月23日,钉钉正式推出365会员,一款面向个人用户的付费产品,目前尝鲜价19元/月、169元/年,连续包月15元/月。看起来不贵,其中包含的功能却不少,以AI为核心,个人个性化的增值服务为辅,具体包括钉钉AI搜索、个人AI助理、个人认证等多项功能。

如果更直接的来理解这个产品包括的功能,就是:

当一个365会员开始一天的工作,他可以从他专属的个人AI助理那里直接查看根据他的需求定制的7天内的最关键事项;

还可以设置“最关注的人”,对最重要的工作安排做AI梳理。

在这个过程里一个“帮我记”的AI专属助理会实时总结和记录这些信息,随时支持模糊查找,随时对你的思路进行更条理化的总结……效率就此得到提升。与此同时,用户也可以对自己的各种界面信息做个性化的定义。

有任何需要,他可以用自然语言让AI搜索帮他快速找到要做的工作的所有相关信息,生成一个精简的报告;

很明显,这些操作和功能的核心都是围绕每个用户自己的办公和生产力需求,然后通过钉钉内置的AI能力来实现。这就让它与钉钉的很多功能更新都显得不同:

它不再只是一个所有人用它做标准化相似事情的toB协同工具,而有了浓浓的个人化的味道,有了点toC产品的样子。

1

钉钉自己的Apple Intelligence

大模型本质上是对知识的压缩,进而带来了一定的智能。这种“压缩”和随之而来的新的交互方式,已经快速稳固成了一种技术方案。它接下来的挑战在于如何进入真实场景发挥作用,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要“压缩”,便需要数据,当人们的期待是“AGI”的时候,对应着的也是全世界的所有知识和数据,一个AI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回答你的一切问题。然而,大模型的发展开始遇到数据墙的问题——真实世界里的数据不够用了。

而且,公开世界里的数据甚至也开始受到AI生成的信息影响,当这些生成的数据本身带着幻觉和问题,污染了整个互联网的语料后,数据墙又开始另一种恶性循环。

于是一个很重要的趋势出现,就是把大模型的技术方案用在垂直领域,利用有明显边界和质量可控的数据来解决具体的问题。

比如,围绕一个具体的个人用户自身的需求来发挥作用。

你很难让一个学了百科全书的GPT梳理出来“我上周见了哪几个最重要的人”的问题,但如果是一个可以安全地接触到你个人数据的AI,这个对你来说真正重要的任务就可以快速完成。

这也是苹果强调的Apple Intelligence得到广泛期待的原因。手机这个“容器”有你所有最重要的信息,大模型让我们第一次有了能更全局又更简单的处理这些复杂信息的技术方案,人们期待苹果把二者结合后,所有与个人相关的任务都可以变得更高效。

而对于工作场景,钉钉这样复杂而全链路的协同平台,与iPhone这个容器有些相似,每个用户在其上也拥有大量生产力相关的信息和数据,蕴含着对个人来说巨大的价值。

Apple Intelligence本质上是个超级个人助理,而钉钉365会员这一次重点推出的核心功能:AI搜索+自动回复+更个性化的AI设置(比如重点关注人,自动分发和回复信息)等,本质也是在基于个人的知识网络来构建一个超级个人助理。

1

AI时代真正好的toB产品都是toC产品

在这个构建的过程中,一些思路没变:

比如钉钉其实一直在用AI挖掘那些在它平台上已经聚拢的、但以前没有技术可用来挖掘的资源。

同时,一些模式则发生了变化:

这些过往显得复杂的资源事实上都与每一个用户个体直接挂钩,于是这些围绕它们运转的AI功能,就让一个toB平台可以直接服务每一个具体的用户了。

要知道,钉钉是个从一诞生就一直有着“toC 梦”的产品,而在AI时代,这个toC的梦终于变得顺理成章了:

AI时代一个真正好的toB产品,都要是toC产品。在那些标准化的服务之外,千人千面的会员模式也有了可能。

钉钉总裁叶军在最近谈到个人会员时曾这样形容今天与过往的不同:“我们认为,AI时代先进的个体可能比先进的公司更重要。”

这些超级个体的用户会率先把AI工具玩转,而且相比于以企业为单元的客户,这些个体用户们对AI更加灵活,也对AI功能和工具更多容忍度。于是钉钉这样的平台要做的,就是给这些跑得快的用户提供更强的工具。

许多平台也在观察到同样的趋势。微软和 LinkedIn 此前发布的 2024 年工作趋势指数年度报告,也有类似结论。报告调查发现:员工们并不是新工作场所中技术的被动消费者,相反,他们自称为是 AI 的早期采用者。有 78% 的精通 AI 的员工,在未经雇主许可或是在雇主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了AI。而且,那些toB的新AI 产品,AI 的采用更多来自个体员工。

这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变化。钉钉自己把产品功能上的变化形容为“从给企业提供管理金手指,变为也要给用户提供金手指”。

1

AI时代,先进的个体可能比先进的公司更重要

“换个角度讲,很多企业来买单的B端模式可能会发生变化,因为AI的到来,C端用户率先用上AI的意愿可能会先于企业,先进的个体先用上,这些先进的个体再带动先进企业做产品选型。”叶军认为。

这种变化不是单点的变化,而是发生在钉钉这个网状世界里。

叶军曾说过,钉钉的本质可以理解为一个协作网络。而且,钉钉从来没有把这个网络“框住”,而是认为这是一个一直在变化的网络。

钉钉从第一天开始就在做一个协作的平台,他认为钉钉从一开始解决人和人的协作,到引入硬件,增加聊天机器人带来人和系统的协作,到通过低代码完成不同SaaS系统之间的协作,再到今天最重要的AI。

“而且AI已经成了协作网络的高频协作节点。”叶军说。“一个组织、团队效率高不高,就看他的协作网络密度,协作频次、并且把协作的频次集中在哪个点上。如果集中在AI这样一个高效的点上,组织效率一定是高的。”

这样一个协作网络也是钉钉365与其他单点工具的区别,个体的生产力提升也可以在网络中展现出来,并获得对应的价值反馈。这个平台不仅是这一套AI工具的提供方,也是让它们的使用者与整个生产链路直接产生关联,并获得激励等反馈的环境,生产力工具不再是只与自己相关的“极客”爱好。

整个网络本身的“经济机制”也跟着发生变化。toB过去的逻辑,看起来更多是为“提高员工绩效”付费,钉钉365是为“提高我自己的生产力”付费,后者更接近创造价值本身。而只要是真正有价值的地方,就有机会诞生新的商业模式。

钉钉365无疑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但又是一个恰逢其时的尝试,也是个只有钉钉能做的尝试。“钉钉有这么大的用户基数和这么好的一块’地’,我们有责任为行业做一些探索。”叶军说。“B端付费我们走的太累了,我们要创新。也许今天我们的想法也会被证明是错误的,但我们愿意为此做一些尝试。”

钉钉,甚至AI与toB,一些商业模式就这样在AI的技术刺激下,在一个网络里开始发生系统性的变化,并露出了模式创新的缝隙。现在钉钉要抓住这个缝隙,寻找新的可能。



53AI,企业落地应用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大模型应用平台+智能体定制开发+落地咨询服务

承诺:先做场景POC验证,看到效果再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与创始人交个朋友

回到顶部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