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私有化部署
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Dia之后,Fellou是我非常推荐的又一AI浏览器

发布日期:2025-04-20 21:06:44 浏览次数: 1570 作者:AI产品黄叔
推荐语

Fellou AI浏览器,未来Mac上的新宠,深度搜索与自动化执行能力兼备。

核心内容:
1. Fellou与传统浏览器的区别和优势
2. Fellou的Deep Search功能:信息提取的极致体验
3. Fellou的自动化执行能力及成本效益分析

杨芳贤
53A创始人/腾讯云(TVP)最具价值专家

Image

昨天参加了Fellou的发布会,今天详细体验了一下,有一种感觉,未来黄叔Mac上的浏览器,大概率以Dia和Fellou为主,Chrome退居备份的地位。


为啥呢?AI时代了,浏览器这么重要,当然要选AI First的,那Dia和Fellou的区别是什么?我直接让Fellou做了份Deep Search:


Image

报告链接:https://chat.fellou.ai/report/3a44abf2-b8b3-4e06-9db2-15900d3aa9a4


可以看到两者各有千秋,之前写过一篇Dia的分析文章,非常好用,好用到什么地步呢?黄叔最近新买了MacBook Air M4,感叹轻就是好时,反手就把默认浏览器设置成了Dia,为啥呢?


Dia的Chat网页能力的体验,世界之最,不光是它对于上下文的捕捉非常精准,同时Chat下来的质量是极高的。


Fellou则是另外一个定位:呈现效果地表最强的Deep Search + Action(自动化执行能力)


这一篇文章,我们主要来聊聊Fellou:


01 Deep Search:信息提取的极致体验


如果说传统搜索是“给你一堆砖头”,那 Fellou 的 Deep Search 更像是“直接给你一栋盖好的房子”。它不是在帮你找信息,而是在帮你完成理解。


我试了一个典型场景:对比 2025 款 MacBook Air 和 MacBook Pro。Fellou 给出的不是一堆链接、参数表,而是一份结构清晰、观点明确、甚至带有购买建议的完整报告。你点开链接的那一刻,几乎就能做出决策。


不是因为你“看了很多”,而是因为你“看得够深”:


2025款MacBook Air与MacBook Pro全面对比分析

https://chat.fellou.ai/report/61227178-db12-45fd-8382-62137208205b


大家可以打开链接自己体验下,我自己也购买了MacBook Air,所以稍微有点研究,看完这个报告,我意识到如果购买前看,已经可以决定买哪个了:

Image


它的搜索质量,在深度和广度上,已经相当足够了,并且更牛的是,绝对是全网所有深度搜索产品里,呈现效果最强的一个:

Image


因为黄叔自己经常用Claude 3.7来做网页,所以知道直接用3.7+提示词,是很难出到这样的效果的。


Fellou能在很短的时间(平均是3分多钟)出这么高质量,效果还这么好的Deep Search结果,就凭这一点,完全有资格当做黄叔常用的浏览器了!


为啥能这么快就生成呢?我判断是因为在启动Deep Search时,Fellou会同时启动5个影子空间:

Image


影子空间相当于云端的虚拟机,不占用本地的资源,这一点和Manus异曲同工之妙。


有了多线程同时跑任务,那搜集资料的过程自然就会快很多!


根据发布会现场的分享,Fellou单次搜索成本在3毛到3块人民币之间,对比来看,Manus是5美金。


如果这是真的,用这么低的成本,这么快的速度,跑出这么高质量,且好看的Deep Search,确实是很惊人的。


除了这个Case,还有个Case很好玩,我让它生成了一份生财有术社群的深度分析:


帮我深度整理一下生财有术社群的介绍


Image

它先拆解了任务,在我点击Run按钮后开始跑,还是很快,出了一份报告:


https://chat.fellou.ai/report/f04c36f6-795f-4e47-9770-3354fde1099c


接着我把它发到了生财有术的群里,得到生财有术创始人亦仁的点赞:

Image


接着他又提出了问题,哈哈,既然Fellou这么能总结,那来继续解决下问题呀!


没事,我继续把这些问题给到Fellou,让它继续生成报告:


Use Deep Search: 你给出的生财有术社群深度分析报告里,有提到一些缺点与争议,内容如下:缺点与争议 价格较高:目前入场费已达3000元左右,对于普通人来说门槛不低。 信息过载:社群内信息量巨大,新成员容易被淹没,不知从何入手。 项目门槛:部分项目需要一定的资金、团队或专业技能支持,不适合所有人。 内卷风险:随着社群规模扩大,优质项目可能面临内卷,竞争加剧。 二次收费:有用户反映社群内部分圈友会通过分享引流到自己的付费课程或服务。 期望管理:部分新成员可能抱有"加入就能赚大钱"的不切实际期望,容易失望。请先理解这些内容,然后找到解决方案,给我出一份报告


别说,它还真的搞出了一份像点样子的方案:

Image

https://chat.fellou.ai/report/d600cade-f802-48f6-bb9b-3eddc57eb95a


有意思的是,在上一份报告里,Fellou提到了生财有术的会员构成:

Image


就有人怀疑了,从来没有看过会员构成的报告,是不是幻觉?亦仁说这还挺符合他心理预期的:

Image


可见Fellou在Deep Search深度和广度上的能力之强。


效果好有个很重要的点是,信息源的质量,Fellou会打开很多小红书的网页,去获取内容,这样最终整合的报告就可以有足够的广度和深度。


在我看来,Fellou的Deep Search 已经不是“搜索”的范畴了,它更像是“认知外包”。你把一个问题交给它,它就能还你一个答案,而不是一堆线索。这种体验,第一次让我觉得:AI 浏览器,真的可以替代人类去“理解世界”。


总之,挺夸张的!


02 Action:自动化执行的潜力与不足


如果说 Deep Search 是 Fellou 的“认知引擎”,那 Action 就是它试图伸出的“机械手臂”——想要从“知道该做什么”迈向“直接帮你做完”。这个野心很大,但现实还不够完美。


我测试的第一个场景,是复现大聪明的经典案例:自动关注一篇文章中提到的所有 Twitter 账号。Fellou 的表现确实让我眼前一亮——它能识别出文章中的博主信息,逐个打开链接,判断是否已关注,然后自动跳过已关注的账号,继续执行下一步。整个流程像是一个训练有素的虚拟助理,动作流畅,逻辑清晰,甚至还有点“人味儿”:


关注此文中的所有 Twitter 账号 https://mp.weixin.qq.com/s/Gjts6U3KgjVsW3fXYjHtcQ


可以看看其中一段的视频:




但问题也很快暴露出来:一旦任务稍微复杂一点,比如“帮我找出某个MCP项目的关键联系人并发邮件”,Fellou就开始卡壳了:

Image
Image

Exa这个,第一次停在了Exa某个页面上,然后给出了一个Steps,说的倒是没问题,只是没有帮我一步步操作并真的获取Key。


Image
Image

然后我用相同的提示词,每次都出现不一样的结果,有提示进行Deep Search的,有直接报错的。


问了下,说是目前对于意图识别还是不大好判断,这也好理解,同样一句话,可以是这样理解,也可以是那样理解。


再来一个Case:


帮我找到拼多多、京东、淘宝三个电商平台里,MacBookAir 13寸 24G+512G M4版本里价格最低的,并帮我放到我的购物车


这个Case我也跑了好几次,没有一次是完全成功实现的。


当然也有惊喜,比如一开始打开拼多多的网页,没有找到商品搜索入口,然后就跳去打开京东了,在我以为它最后的结果至少会遗漏拼多多的时候,在它检索完京东和淘宝后,没想到它又去打开了拼多多,并成功找到了对应的商品搜索界面。。。


测了一阵子之后,黄叔还真的陷入了沉思,有个很严重的问题是:


我脑海中想不到什么场景是能马上想到用Fellou的。


这里有一些原因,比如:

  1. 1.过去没有很强的利用Agent自动化执行的场景,突然让我想,想不太出来很稳定的需求;
  2. 2.不管是Fellou,还是Manus,都没有特别稳定的效果,特别是相对复杂的任务。


简单的任务,我小手一点就搞定了,就没有太需要Agent的需求,再加上现在的Agent效果都不够稳定和好,很难让我培养出Agent First的思维。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Fellou 的 Action 是“任务驱动型”的,它擅长执行明确的、线性流程的任务,但对“模糊目标 + 多轮交互”的场景还不够友好。它不像一个真正的 Agent,能和你来回确认、调整策略,而更像是一个“自动化脚本 + 网页操作器”的组合体。


当然,这并不是批评,而是阶段性的真实写照。Fellou 的 Action 已经走在了前面,它在尝试把“AI 浏览器”从信息工具变成“执行工具”。这条路注定难走,但一旦打通,意义非凡。


所以我对它的评价是:潜力巨大,尚未成熟。它不是今天的生产力工具,但可能是明天的操作系统雏形。


03 Fellou与Dia的对比


我新买的MacBook Air上,默认就两个浏览器:


Dia和Fellou

Image


现在这个节点来看,Fellou 和 Dia 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路径选择。一个强调“深度搜索 + 自动执行”,另一个则更像是“AI 助理 + 思维伙伴”。它们的差异,不只是功能层面的取舍,更是产品哲学的分歧。


一、Deep Search vs. Ask-first:信息获取的两种范式


Fellou 的 Deep Search 是它的杀手锏。它不是简单地“搜索”,而是“理解 + 提炼 + 呈现”。你输入一个问题,它会自动抓取网页、提取核心内容、结构化输出,不需要你动手。

Image


Dia 则是另一种思路。它更像是一个“问答型 AI 助理”,你问,它答。它不会主动去抓网页内容,而是基于你当前页面的上下文,给出解释、总结、建议。它的强项是“理解你”和“陪你思考”,而不是“替你找资料”。

Image


这句话得我心:轻便,是一种生产力哲学


总结:

  • Fellou 更适合“我想知道 X,帮我找全、找准、找快
  • Dia 更适合“我在看 Y,你能帮我理解、延伸、提问吗?


二、交互体验:谁更像“人”?


Dia 的交互体验更像是和一个“有性格的 AI”对话。它会记住你刚才看的内容,理解你的语气,用指定的角色和风格来回应你。


Fellou 则更像是一个“工具型 AI”,这个从创始人的履历也能看出。它的交互逻辑更偏向命令式:你说需求,它执行任务。它的强项是效率,不是陪伴。


三、产品哲学:工具 vs. 伙伴


Fellou 的产品哲学是“让 AI 替你干活”,它强调的是效率、自动化、信息密度。它的目标用户是那些“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


Dia 的哲学是“让 AI 陪你思考”,它强调的是理解、对话、探索。它更适合那些“还在寻找问题”的人。


总评

Fellou 的 Deep Search 给我的第一感觉是“终于有人把搜索这件事做对了”。你不再需要自己去拼凑信息碎片,Fellou 已经帮你把广度和深度都打包好了。更难得的是,它不仅提炼得准,还能用极其清晰的结构和视觉呈现方式,把复杂问题讲明白。


这不是简单的信息整合,而是一次“看得懂”的理解体验。


至于 Action,它还在早期阶段,但方向感是清晰的。它试图把“知道该做什么”这件事,延伸到“直接帮你做完”。虽然现在的执行力还不够稳定,有时也会出错,但你能看出它在努力探索一种新的交互方式——不是你告诉它每一步怎么做,而是它主动去完成任务。这种尝试,值得鼓励。


更重要的是,Fellou 是一个中国团队做出来的产品。在这个 AI 浏览器赛道刚刚起跑的时刻,它没有选择“做个 ChatGPT 插件”那条捷径,而是从底层重新定义了“浏览器应该是什么”。这需要勇气,也值得尊敬。


所以我想说,Fellou 不是一个“可以试试”的工具,而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它预示着一个新的交互时代正在到来——一个你不再需要“操作电脑”,而是“对话世界”的时代。


如果你也在寻找那个“下一代工具”,不妨把这篇文章转发给你的朋友。也许他们也在等一个信号,一个能让人重新相信“工具可以改变思维方式”的产品。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场景POC验证,效果验证后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回到顶部

加载中...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