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一句话答案:不可行。
AI生成的【虚拟的,合成的用户】和用户研究报告,不是完全不能用。它有适用的场景。
但不能滥用。滥用人工智能生成的合成用户还有用户研究报告,替代真实的用户研究,甚至可能有害。
最近尼尔森诺曼集团出了篇新文章,他们使用专门的合成用户平台,chatgpt,还有真实用户研究,这三种途径进行了对比研究,详细聊了这件事。这里浓缩介绍下~点击此页尾“阅读原文”可以看原文。
本文接下来主要是两部分,为什么可能有害?什么时候可以用虚拟的合成用户做研究?
首先,了解下背景,现在已经有专门的合成用户的AI平台,可以直接生成用户画像,还可以接着对ta做访谈等研究。直接用Chatgpt等工具,也可以有类似的效果。
可能有害的原因:
1、但这些虚拟研究的回答,在同真人回答的对比研究中,【更倾向于乐观】。所以可能为企业带来错误的决策。
2、不知道是基于什么数据生成的。需要辨别。
3、难以深挖行为细节,态度细节。对于深入的用户研究帮助不大。从体验设计的角度讲,基于此去提升用户体验,也就有难度。
4、在用户体验文化不强的组织里,会给领导错觉,用户研究很轻松,很快,这样花个小半天随便搞搞就行了,不需要做真实的用户研究,对长期的组织文化有负面影响。我个人认为这简直太可怕了,不止意味着当前项目可能受影响,整个组织的工作习惯都在往错误的方向奔袭。
但是也不是说就不能用了。那什么时候可以用合成用户的信息以及研究报告?
可以算桌面研究的一种。
1、可以用于帮助项目成员快速了解这个行业的用户基本信息和类型。
2、可以帮助项目成员提出假设,作为真实用户研究的基础。
最后,没有条件做真实用户研究时,用这种虚拟的做一下,是不是比不做好?也不一定,因为可能带来错误认知。如果非要用,心里要有这个风险的概念。
强调一下,这个议题一直有争议,我理解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项目提出不同的看法,但是需要有依据~
会使用新工具很好,更重要的是搞清楚为什么使用。作品集里也一样,重点不是一窝蜂使用最新的工具,不是别人用我们也不假思索跟着用。而是需要思考下,当前的项目是否合适?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场景POC验证,效果验证后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04-20
网络公司第三期“企业商务推广与交流提升训练营(AI赋能篇)”培训班圆满结业
2025-04-20
销售易AI CRM VS 纷享销客shareAI:从AI架构到业务赋能的六大维度硬核拆解
2025-04-19
绚星销售助手:以 AI 赋能销售,驱动业绩增长的智能引擎
2025-04-18
从传统营销巨头到AI创新先锋:蓝色光标如何用AI改写营销行业规则?|AI创新透镜
2025-04-18
PayPal MCP:支付智能化创新工具,简化支付处理与管理利器!
2025-04-18
Google One AI 会员15个月免费送,价值300美元,AI界最强羊毛来了!
2025-04-18
三大神器对决!Dify/RAGFlow/n8n企业数字化选型指南:7大维度教你闭坑省百万
2025-04-17
营销人会被AI取代吗?
2024-12-25
2024-07-20
2024-11-06
2024-08-13
2024-11-02
2024-07-18
2024-07-25
2024-12-25
2024-09-06
2024-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