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与创始人交个朋友
我要投稿
金沙江创投朱啸虎对AI态度180度转变,DeepSeek让他重新审视AGI。核心内容:1. 朱啸虎从怀疑到认可AI的转变过程2. DeepSeek产品特性及其对朱啸虎观念的影响3. 朱啸虎对AGI态度转变后的投资策略
“我肯定会投啊!我肯定会投!——这个价格已经不太重要了,关键是参与在这里面。”
他是觉得意识不一定是一个非常高技能、高门槛的事情。
张小珺:你怎么看待梁文锋这个人?
朱啸虎:为什么能文字这么优美?这个产品本身就代表他们的团队基因——他可能喜欢优美的文字,喜欢哲学,喜欢量子力学的比较深的思考,所以他主要选择了那些语料,影响整个回复。
真的非常人性化,非常优美,同时还有深度。
张小珺:很多人觉得梁文锋是“理想主义、浪漫主义代表”。在你看来,梁文锋是你的反面吗?
朱啸虎:也不一定啊!我也很喜欢这些文字,对吧?我看到这些文字确实觉得,“哇!”,真的是让我非常惊讶——这些是人类共通的东西。
张小珺:当然他们今天不融资,如果他们开放融资的话,你会投吗?
朱啸虎:我肯定会投啊!我肯定会投!我觉得,这个东西真的是非常有意义。而且今天已经非常清晰了,就是这样一个类似安卓的开源生态,已经起来了。他势头这么猛的话,别人再追已经很难追了!
张小珺:你会愿意用什么条件投?
朱啸虎:我觉得……(思考3秒…)这个价格已经不太重要了,关键是参与在这里面。真的见证人类AGI产生,见证人类AI意识产生,这些东西都很有意义。
张小珺:(停顿2秒…)哇塞,你这个观点变化好大,去年还说大模型公司一个都不看。
朱啸虎:对,确实!(笑)这个让我很吃惊。至少在DeepSeek上,我看到了AGI实现的路径了,而且确实感觉到,至少是有一部分AI意识产生的可能性了。
张小珺:所以不管多少钱,你都愿意投?
朱啸虎:我觉得这些东西非常有价值。
张小珺:你最多愿意花多少钱?
朱啸虎:价格和你投的金额是相关的嘛。价格太高的话,那我放点钱就参与一下,对吧?(笑)
张小珺:就是不管多少钱都愿意参与?
朱啸虎:对,愿意参与。见证人类历史的一个改变,是非常有意思的。
张小珺:你研究了DeepSeek最近的技术报告和技术成果没有?在你看来关键突破是什么?
朱啸虎:核心是不再需要人类干预,本来是RLHF(人类反馈强化学习),现在直接做RL(强化学习)了,所以成本可以做得很低。它这种创新细节很多,很多方面加在一起,造成了今天成本这么低。
但最重要的就是不需要人工干预。人工干预就很难scale,很难迅速扩大。如果要靠机器,你只要给它一些初始的高质量数据,引导它在一个领域怎么思考,它就能自己往前走,这个scale起来相对容易很多。虽然你初始数据也很重要,也非常难,但至少比以前要容易很多——这一步是最重要的一步。
张小珺:在你看来今天的DeepSeek是追赶者还是创新者角色?
朱啸虎:它已经在很多领域有创新了。当然OpenAI也说,它复现了很多o1的核心思路和方法,也是有可能的——OpenAI是闭源的嘛,我们也不知道它到底是不是用这些方法。但它说DeepSeek至少已经成功自己独立复现这些技巧。
不管怎么样,基本上已经齐头并进了,对吧?
张小珺:某种程度上,DeepSeek有没有改变你对中国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看法和认知?因为你过去一直是“现实主义代表”,你认为这更适合中国、更适合本土,今天你的看法有改观吗?
朱啸虎:我以前也一直认为中国的开源肯定能追上去。只要美国的OpenAI碰到壁垒往前走不动了,中国肯定能追上去!只是没想到这么快,而且成本这么低!效果这么好!——这个效果真的是让我惊艳的。
我还以为就是像OpenAI那样,冷冰冰像机器一样,但这次效果是非常惊艳的效果。
张小珺:你既然是“现实主义代表”,当看到中国出现像梁文锋这种代表技术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人,并且获得胜利,你在想什么?——我想说的是“朱啸虎们”怎么看待“梁文锋们”?
朱啸虎:他也不是典型的创业者,他自己在幻方就非常有资金实力了,而且本身有很多卡。不是一个典型的创业公司。但确实——因为他本身的财力,允许他去追求一些理想,这是一个非常不一样的新一代的创业者。
张小珺:你有为想投进去做什么努力没有?
朱啸虎:我和他聊天啊,肯定希望能够有机会得到认可,让我们参与一点,对吧?(笑)
张小珺:有得到没有?
张小珺:DeepSeek这段时间接到全球范围泼天的流量,这波迅猛用户增长究竟价值有多大?
朱啸虎:核心是留存,能不能留下来。它的用户体验做得非常好,留存度、活跃度都很好,肯定是有价值的。用户如果留不下来,那没有价值。但如果用户能留下来,就有非常大价值。
至少搜索肯定是被彻底取代了——这是毫无疑问的!
张小珺:搜索被彻底取代了?
朱啸虎:现在谁还真的去用搜索引擎啊?绝大部分问题都用ChatGPT或像DeepSeek这种聊天机器人搜索了。
张小珺:Google等搜索公司未来怎么办?
朱啸虎:这是个很好的问题。任何一个时代都是重复着同样的韵律——PC互联网时代,搜索是第一个出来的Killer App(杀手级应用),今天也一样,AI时代第一个出来的Killer App也是搜索。
人的需求是一样的,Killer App演化路径会很类似——非常有意思,真的是重复着很类似的韵律、节奏。当然商业模式需要另外思考。
张小珺:你之前一直认为个人助手这类产品是伪需求,今天变成一个真需求了?
朱啸虎:助手不一样。助手那个需求很难,搜索不是个人助手。今天OpenAI发布的Deep Research,它想做成个人助手,帮你制定休假计划、旅行计划。但那个,说实话用户体验要做好很难。Deep Research我还没体验,我可以再试试看。
那个需求很难做,而且真的需求要一个AI帮你做?我是不太相信的。我宁愿看别人的介绍或种草。
但对信息获取来说,以前为什么我觉得AGI很难,或者没有打动用户需求?是我需要非常精确的prompt,然后它回复你一段话,而且不是很长的一段话。这个用户体验上很难。
但今天我只要输入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它就给你回复一长串,甚至你可以再继续追问,它会根据你历史问题去猜意图,那用户体验就很好了——已经足够满足我获取信息的需求了。
张小珺:这个产品形态现在看起来还没有形成数据飞轮。
朱啸虎:数据飞轮有,但数据飞轮价值不大。
这也是我这两年最大一个教训,就是:以前我觉得这波AI最大壁垒在数据飞轮上,但现在看来包括DeepSeek、OpenAI,数据飞轮价值不大。因为大部分用户数据都是重复的,是低信息含量的,没有意义的,所以数据飞轮价值并不大。
真正有数据飞轮价值的是那些高质量数据,那些数据是需要各个行业专业人士去打标签、去发现的。
张小珺:就是说数据回流并不能够促进模型智能的进一步提升?
朱啸虎:对对。回流的大部分数据可能都是垃圾,没有额外信息含量。
张小珺:闲聊不产生智能。
朱啸虎:对,而且大部分人聊的东西可能都是一样的。
张小珺:那这个产品所构建的壁垒是什么呢?怎么构建壁垒进而形成商业化闭环?
朱啸虎:今天首先你得占领客户心智、用户心智。20天获取了2000万DAU,而且没有花任何广告投放,如果还能把用户留住,就是非常大的壁垒。
另外以后就是语料。每个团队组织的语料、预训练的数据可能都不太一样,反映了这个团队偏好——就像厨师,以后有几个米其林大厨,一个擅长川菜,有些擅长粤菜——它组织语料或参数权重有那么些差别,造成回复的答案就有差异性。
张小珺:怎么看待DeepSeek后续的发展?
朱啸虎:这个团队确实非常厉害,也很年轻,进步很大。但最终还是要回答一个问题:怎么商业化?因为他们开源很彻底,后面怎么商业化确实是个(问题)。
而且这个东西太新了,没有人考虑过或见过这样一种产品形态,怎么商业化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张小珺:你有什么想法没有?
朱啸虎:这我也不知道。真的我也不知道。
另外就是怎么建立生态?怎么按照流量收费或者和运营厂商合作?都需要再进一步演化。
今天考虑这个问题还有点早。还要进一步再建立自己足够的领先优势,比如彻底追平OpenAI。以后我们再考虑这样一些商业化的问题。
张小珺:噢,就是今天商业化问题还没有解决,你已经愿意入局了——这和你去年形成了非常大的反差。
朱啸虎:对,这个生态我觉得已经看清了:一旦一个开源生态这么快速度建立,壁垒还是非常高的!
张小珺:你认为DeepSeek怎么解决卡被禁运这个困境?
朱啸虎:卡现在看来也不是很大问题啊,因为在推理上,我们国产卡也完全可以。
你看硅基流动,这几天,包括国内很多厂商都在用国内的卡帮他们上线DeepSeek。推理上国产卡完全可以用,不一定需要完全用英伟达的卡。
张小珺:另外,他们这次用的算力和资金都可以说是“毛毛雨”。
朱啸虎:对,是是是。
张小珺:如果你是DeepSeek CEO,你当下最关切、最紧要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朱啸虎:现在还是进一步在往前扩大领先优势,进一步把开源生态做厚、做扎实,这肯定是今年的最大优先级。
张小珺:继续做前沿的科学探索?
朱啸虎:就是你往前走啊,进一步往前走!彻底追向、追平OpenAI。
OpenAI是在前面为别人趟路趟出来了,你把前面已经证明的路先走到头。
张小珺:你觉得他们应该开放融资吗?
朱啸虎:我觉得还是应该开放融资的,因为再往前走还是需要烧钱的。
张小珺:你觉得他们应该接受你投资,是吧?(笑)
朱啸虎:哈哈。我是觉得他肯定还是应该出来融资的,对吧?
因为开源生态的商业化会落后一段时间。你在短期还看不到商业化的情况下,还要继续往前走,还是需要投入。尤其还有很多新模型要去研发,你手上有更多资源还是有更多的容错空间嘛。
张小珺:钱如果不是特别多的话,他们估计自己也有。
朱啸虎:那肯定,那肯定。现在愿意给的钱,大家肯定给的也是可观的,对吧?
目前在国内大模型这个赛道上,已经相对比较明朗化了吧?他们作为创业公司里可能独一份的,从用户数啊,包括产品技能、产品路线上已经遥遥领先了。
张小珺:你觉得他们应该拿战略资本吗?应该抱大腿吗?还是应该保持独立?
朱啸虎:它今天,我说实话已经不需要站队。20天2000万DAU,再2-3个月可能就能过1亿DAU啊。这个时候想想就完全没有必要。
它自己已经是战略非常好的一个卡位了。
张小珺:你在DeepSeek身上看到一个千亿美金公司的机会?
朱啸虎:DeepSeek是App增速全球历史第一,不需要任何限定语。
“这就是领先者的诅咒”
张小珺:从影响来看,DeepSeek这一波火热对OpenAI冲击有多大?对美国AGI叙事冲击有多大?
朱啸虎:很大!如果GPT-5或者10万卡集群,今年还出不出来,或者即使出来,性能上、智能上没有显著提高,至少2-3倍以上提高,我觉得开源这一波肯定就完胜了。
如果花10倍成本,性能只提高10%、20%,谁还会花这么多成本去用闭源的?肯定都往开源走了。
张小珺:最近Sam Altman(OpenAI CEO)表态说,在开源这方面他们“一直站在历史的错误一边”。他也在内部会上说,过去5年OpenAI在开源问题上的保守策略是一个战略失误。你怎么看待他的表态?你觉得OpenAI之后开源的可能性有多大?
朱啸虎:这就是你这个领先者的一个curse,叫诅咒。你领先者的时候肯定是不想开源的,想闭源;但别人追上来以后你再开源,说实话就很难了。
而且它今天整个价格包括成本,确实花了很多钱,比如说10倍成本,前面成本都还没收回来,你现在开源,这个商业模式就完全不一样了。
所以今天即使对美国很多科技大厂,甚至对美国VC都是一个考验。如果你花10倍成本先研发一个基础模型,中国的公司可能最多就12个月吧,12个月以后只要花1/10成本就能追上来,那我今天需不需要花这么多的成本投下去做、往前走?——这是个非常难、非常难的问题。
张小珺:硅谷AI从业者说,最近硅谷沉浸在一种恐慌之中。
朱啸虎:确实,这就颠覆了。大家一开始以为AI门槛很高、壁垒很高,但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的。这样子,后发跟进的人就有很大优势,是吧?
张小珺:所以你觉得OpenAI是不会开源的?
朱啸虎:因为它开源也晚了。今天你看DeepSeek已经做到DAU超过2000万,差不多在OpenAI的20%以上了,而且现在每天下载量远超OpenAI。
它的生态可能增长会非常快。如果全世界程序员都已经在DeepSeek开源架构上、生态上去研发,OpenAI后面再开源也没啥意思了。
张小珺:DeepSeek这一波,对于除了OpenAI以外的美国、中国以及全球AI格局,有哪些后续的连锁影响?波及范围能有多大?
朱啸虎:对于整个闭源模型还有没有存在价值、存在意义,都是很严峻的灵魂拷问。如果闭源模型在成本上很高,性能上没有明显优势,为什么大家用闭源模型?
张小珺:包括OpenAI也会面对这种灵魂拷问?
朱啸虎:都是一样的。以后到底OpenAI还有没有价值,完全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对吧?
如果它GPT-5,10万卡集群真的没有显著提高——根据我们目前消息,美国10万卡集群都已经差不多有2-3个公司训练了差不多半年,性能确实没有明显提高——你花这么多成本下去干嘛呢?
张小珺:你说按照这个速度,“AI时代的安卓已经出现了”,你这里说的是DeepSeek。
朱啸虎:就是啊。它的增长速度太猛了!这是有史以来没见过的——20天做到2000万DAU,而且每天下载量还那么大。
它的20天2000万DAU是没有花1分钱广告费用啊,不像国内很多公司砸很多钱做广告投放。它是没有花1分钱做投放,都是用户的口碑传播。
你在小红书上搜DeepSeek,真的,它文字的优美和深度真的让用户是惊艳的。太优美了!而且非常有深度,对吧?它没有花钱做广告投放,用户留存都会很好。
我现在每天都在用DeepSeek,问一些比较深的、难的问题,看看它反馈什么样——看是不是能给人类自己有些启示。
张小珺:你说AI时代的安卓已经出现,OpenAI和Anthropic还有一线机会成为AI时代的iOS吗?他们两个之间,谁更有可能成为AI时代的iOS?
朱啸虎:核心就是一点:10万卡集群、GPT-5级别这种闭源模型,还有没有可能比现在GPT-4再有几倍提高?有2-3倍的显著智能提升?这是唯一的一线机会。
如果10万卡集群也就提高10%、20%,闭源模型就真的没有啥机会了,至少没有广泛的像这种通用模型的机会了。
我问DeepSeek,它的回答也一样——DeepSeek回复是,闭源模型可能在某些垂直领域、某些需要专有数据的,甚至专有硬件的垂直领域有些机会。
如果我花10倍成本最多提升10%、20%,还不如用免费开源模型。开源模型在很多场景已经足够好了。而且在很多场景,甚至在半年到1年以后,真的都会远超人类了,对吧?
今天你看DeepSeek写文章超过99%的人。那么编程、物理、化学,甚至医学领域,可能在6到12个月之内都能看到,它可能超过绝大多数人类——这个是已经可以看得见的了。
张小珺:为什么中美更有可能是两个“安卓”系统?
朱啸虎:如果搞开源,Llama肯定也会继续往前走,因为DeepSeek开源程度很高,大家会非常快跟进。
中美不可能用一套开源系统的,即使是两套开源系统,也可能是高度兼容。底层可能都是比较类似的。
张小珺:多说一句,OpenAI既然都叫OpenAI,一开始也是非常有open的情怀,是什么让他们在过去几年越来越封闭,走向了CloseAI这条路?
朱啸虎:他觉得自己的技术比对手领先很多,而且投入确实很大。你不是闭源,可能商业模式很难把前期投入赚回来,所以他们也想看能不能做成闭源公司,把商业模式走得更顺一些。
张小珺:这也是创新者的窘境?
朱啸虎:对,确实。这是暂时领先者一个非常难的选择。
张小珺:OpenAI后面会怎么发展?它能保持独立发展下去吗?OpenAI可能的结局会是怎样?
朱啸虎:它今天发布的Deep Research,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产品。到今天它都一直在前面打样,始终还至少比其他对手领先几个月时间吧。但它往前面走不动的时候,就真的看到未来到底该怎么走了。
它成本很高,如果不能持续保持领先,这个公司难度、挑战会挺大。
张小珺:怎么看DeepSeek对于英伟达的冲击?中长期的影响有多大?
朱啸虎:因为AI能力非常强,而且成本很低,长远看算力肯定需要。
但首先,不一定需要英伟达卡。其次,即使国外公司不差钱,即使贵也买英伟达的卡,增长速度不一定会那么快。英伟达本身股价已经做了非常激进的假设,大家都觉得今年大厂还会继续猛加CAPEX(资本性支出),那今天这个速度不会有以前预期那么快。
大家都需要思考一下,我今天花10倍钱,别人可能1年以后,最多1年吧,花1/10的价格成本就能追上来——到底谁来再往前面走砸这个钱?
张小珺:你怎么看特朗普上任第二天,宣布的Stargate(星际之门)项目,OpenAI、软银和甲骨文等要投入5000亿美元实施庞大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计划。
朱啸虎:那还是在以前Scaling Law继续能往前走的情况下,“算力为王”的时代。今天如果算力并不是那么大一个瓶颈,算法也不是瓶颈,更重要是各个领域的专业数据的情况下,砸5000亿是没有意义的。
那完全是给特朗普表演的一个作秀。
张小珺:DeepSeek对于中国的AI和科技生态接下来会有哪些影响?这会成为中国AI进程的一个关键拐点吗?
朱啸虎:我觉得上面的应用可能会极大爆发。
它真的已经在很多场景下足够可用,而且成本又足够便宜,甚至它是开源的,我可以自己用很低的成本就复现——不用担心在别人的地基上盖房子。这对很多应用公司是一个极大解放,应用层肯定会有很大爆发。
张小珺:预计2025年AI应用会爆发。
朱啸虎:肯定的,肯定的。
我现在就感觉在国内你训闭源模型真的毫无意义了。甚至OpenAI都看不到比DeepSeek好几倍的差别。你即使比DeepSeek好10%、20%,没有意义啊。没人会用你的闭源模型了。
可能除了个别大厂。大厂为了自己的壁垒或专用场景,可能坚持在闭源模型往前走一走。
张小珺:相当于像芯片一样,看你要不要自研。
朱啸虎:就是啊。大厂因为确实它有很多专有数据、专有场景、专有用户需求,可能往闭源模型上走。但我感觉中国的大厂也会在学习DeepSeek的框架基础上,再往前做自己的一些迭代,这是更可能性的。也没有必要再从头全部自己搞了。
当然豆包可能不一样,因为豆包一开始全部是从头往前走,是吧?
张小珺:看起来这个复现成本不高。
朱啸虎:对,成本很低啊!今年年后大家跟进速度都很快。今年春节国内AI团队可能全部都在加班。
张小珺:刚才说利好的是AI应用公司,那么,对哪些人伤害比较大?
朱啸虎:做闭源的公司,今天都会有个很严峻的考验:到底要不要再坚持自己的路往前走?
张小珺:你1年前说的是,“现在开源比闭源落后一代,但长远看开源肯定会赶上来”,你为什么一直都非常相信开源这条路?
朱啸虎:核心就是Scaling Law成不成立?如果Scaling Law不成立,前面已经是一个天花板,你闭源往前走不动了,那开源肯定会追上来。
当然没想到会这么快,而且成本会这么低!——这个确实是出乎意料的。
但我们去年5-6月份在美国硅谷,和当地很多华人工程师就在聊这个事情,Scaling Law那时候已经有人怀疑了。但那时候10万卡群都刚刚建好,训练结果到底好不好、能不能往前走还不知道。今天大家相对已经比较明朗,训练了6-7个月,10万卡集群效果可能确实很一般。
张小珺:现在AGI还是一个“算力游戏”吗?
朱啸虎:对算力和算法要求没有那么高,核心是高质量数据。
DeepSeek证明了,它为什么表现比其他模型都要好?很多时候就是初始的训练数据质量比较高。以后模型可能就像厨师一样,我用什么语料来训练,我的参数权重是多少,做出来的菜肯定不一样——有些可能是四川菜,有些可能是粤菜。所以你到底用什么语料进行训练,参数权重是怎么样的。
为什么DeepSeek文字这么优美,而且尤其在哲学、量子力学相关领域,答案都非常深刻,可能就是这个团队基因。
以后高质量训练数据非常、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那些规则不那么清晰的领域,先要引导AI怎么来做加强学习?你这些初始语料真的需要博士级别、各个领域专家级别的人来打标签。
这也是Scale AI的CEO为什么这次非常急,说的话都很难听,对吧?现在他那些低质量标签没有价值了!没有意义了!现在再往前走,需要的都是极其高质量的数据标签。
张小珺:你对DeepSeek怎么做数据标注、怎么做高质量数据,有没有得到更多信息?
朱啸虎:这个可以理解,在后面走的人借助别人的一些知识来训练数据,获取一些高质量数据,都是可以理解,所有人都是这么做的。国内除了豆包外,可能所有AI模型公司都在这么做。
不仅仅是成本问题,并且时间、速度更快一点。但到底挑哪些数据语料?每个公司不一样。
DeepSeek这次唯一没有公开的可能就是预训练的语料,这是唯一没有公开的。
张小珺:对。
朱啸虎:它当然表现非常好,可能就这是他们核心的一些机密——到底用了哪些语料,反映了他们整个团队的基因和偏好。
张小珺:DeepSeek的回复都很有情商,情绪价值很高。
朱啸虎:对啊,就是啊!
它真的像一个人的回复了!不像以前其他模型回复一样冷冰冰的像机器回复。
以前我用国内模型,感觉就是普通的取代一个搜索,但它还是一个机器,非常冷冰冰。这次DeepSeek的回复真的像人一样,而且是非常高情商、高智商的人。它回复的又有情商,又有智力的深度,(我)就特别喜欢用这个DeepSeek——问它一些难的问题,看它怎么回复。
张小珺:你之前问ChatGPT有这种感觉吗?
朱啸虎:没有,就是冷冰冰的一个机器!
张小珺:怎么看中国其他几家大模型公司未来的发展?
朱啸虎:都需要思考,还需不需要往前再训练自己的闭源模型?还是就在DeepSeek上面,为整个生态添砖加瓦?或者就彻底转向应用?——像开复老师(零一万物创始人)一样彻底转向应用。
或者是,基于开源模型在某些垂直领域看看能不能深耕?比如百川,一直想做医疗,能不能在开源模型上面做医疗的垂直领域,把它做得更好一点?
这只是瞎聊,但确实每个人都面临非常重要的决策。
这个决定越早越好,越往后越被动。
张小珺:需要转型。
朱啸虎:否则你没有意义啊!你再往前走闭源有啥意义、有什么意义呢?!
张小珺:在DeepSeek这种势头之下,字节如果猛赶一波,还能赶上吗?
朱啸虎:字节也不容易,它马上改开源,那也不太容易。
当初字节为什么起来这么快?也是因为它的势头很猛,大厂要追,后面追不上。今天没想到AI势头比他更猛!它今天转开源,首先它作为大厂开源,除非它开源也像DeepSeek那么彻底,它如果开源像LLaMa那样,没那么彻底,别人还可能更愿意用DeepSeek。
今天DeepSeek最重要的是继续往前走,保持追上OpenAI。真的至少把领先态势建立起来,同时把自己开源生态建立起来。这样后面再追,即使大厂追也很难了,对吧?
甚至我觉得今年会不会看到,通义千问把自己的生态向DeepSeek兼容,这样一个标志性事件?可能更有意义。
张小珺:通义千问和DeepSeek兼容,那它要跟阿里合作是吗?
朱啸虎:也不一定啊。至少大家把生态都打通。通义千问自己去搞一个开源生态,还不如借助DeepSeek呢——这样我觉得是有可能性的。
张小珺:如果DeepSeek是AI时代的安卓,中国还会有谁能成为iOS吗?
朱啸虎:今天(全球来看)iOS机会还有没有,都是个问题。
如果10万卡集群搞不出来很大差异化,为什么还需要一个iOS?
除非你有一个垄断性硬件平台的机会。苹果完全是靠iPhone垄断了,还有搞iOS的机会。如果你没有一个垄断的硬件,那完全就没有iOS出现的可能性了。
张小珺:全球LLM行业需要重塑估值体系吗?
朱啸虎:闭源模型就明显不值那么多钱了嘛,对吧?
尤其在中国,你可以假设底层模型是免费的!而且能力已经足够强!
剩下的,Facebook还是Facebook。
“说实话今天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梁文锋”
所以我觉得紧抓用户需求!放眼全球!放眼全球!——都有机会。
“浪漫与现实真的和支票大小是有关系的”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场景POC验证,效果验证后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02-08
腾讯云X DeepSeek:API调用+联网搜索,分钟打造企业级 AI 应用
2025-02-08
为什么中国只有一个 DeepSeek?
2025-02-08
吴恩达最新发布Agent目标检测:Agentic Object Detection
2025-02-08
DeepSeek:发展历史及近期技术突破的深度分析
2025-02-08
当DeepSeek等AGI接管世界,社会、经济与组织将三重的颠覆性重构
2025-02-08
OpenAI 突然公开 o3-mini 思维链!首秀遭质疑,实测对比 DeepSeek R1,差距太明显
2025-02-07
AI奔赴应用,平衡开始重构|年度趋势&榜单
2025-02-07
硅谷投资人张璐:Z世代70%时间用在AI应用上,传统搜索已被抛弃?
2024-08-13
2024-09-23
2024-06-13
2024-05-28
2024-08-21
2024-04-26
2024-08-04
2024-07-09
2024-07-01
2024-09-17
2025-02-08
2025-02-07
2025-02-06
2025-02-06
2025-02-04
2025-02-01
2025-02-01
2025-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