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深入了解政务大模型的最新发展和核心能力。核心内容:1. 政务大模型的发展现状与普及程度2. 政务大模型的组成要素及其重要性3. 政务大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挑战与发展方向
从去年开始,政务大模型就受到了大家的关注,本号也发了几篇相关的文章。由于DeepSeek的横空出世,使大家对大模型的热情空前高涨,各地区也都陆续推出了基于DeepSeek的很多应用。这是好事,但如果不正确理解认识政务大模型,有可能将来会适得其反。为此,本期就聊一下这个话题,希望能为大家能提供一些参考。
一、政务大模型现状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政务大模型得到了一定认可,且热度一直不减。但从政务服务行业整体来看,政务大模型还处于知识普及、探索实践阶段,目前大家也只是在咨询服务、政策解读等方面做了一些初级应用。本文认为政务大模型作为一个新事物,至少还需要一年多的实践,大家才能真正理解政务大模型,才知道其真正的能力是什么?
从政务服务管理部门来看,由于DeepSeek的出现及快速传播,大家都不甘落后,各地区也都陆续推出了基于DeepSeek的一些应用,有对外服务进行赋能的,也有对工作进行支撑的。但整体来说,大部分并没有构建起政务大模型的能力,目前也只是为了宣传而已,真正理解其运行逻辑,并体系化构建的比较少。
从企业及相关机构来看,政务大模型成为了最主要的市场需求点,所以就借此机会加大政务大模型的技术研发及产品推广。但总体来说,大家也都是在摸索前进,真正有机会、有平台可以实践的企业并不多。所以,真正形成完善的政务大模型技术体系及产品的还没有,这需要真正的实践,并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真正的产品。
二、政务大模型核心能力
目前,政务大模型成为大模型的一个重要垂直应用,为此各种概念、方案、产品等应接不暇。毫无疑问,这里面鱼龙混杂,也存在很多误区,也有很多人把政务大模型简单化或复杂化。通过实践总结,本文认为政务大模型作为垂类大模型,其应由基础大模型、垂类模型、政务知识库三部分组成,从而形成真正的政务大模型的能力。
一是基础大模型,现在大家基本都迁移到DeepSeek了,毫无疑问这是构建政务大模型的基础。但它不是无所不能,也不是政务大模型的所有能力,其只是基础能力,即语义理解和生成能力。换句话说,它只负责一头一尾,即在开头理解用户的意图,结尾把输出的内容进行优化包装,如果要其发挥全链条的能力,可能也会出问题的。
二是垂类模型,就是政务领域的垂直行业模型,这是构建政务大模型专业能力的核心,也是支撑政务大模型运行的关键。如果说基础大模型解决了基础能力,垂类模型解决的就是专业能力,就是理解政务知识、明白行业规则,以及可以处理业务的能力。显然,政务垂类模型的构建是比较难的,是需要慢慢探索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三是政务知识库,这个大家都能理解,需要收集政务领域的专业知识,保证政务大模型的运行质量。关于政务知识库可以参考“2025年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展望(二)”一文,不再赘述。但需要说明一点,就是要建立专门的团队,对政务数据进行专业化的采集、梳理、标注、入库等,否则政务大模型的能力将大打折扣。
三、总 结
本期初步介绍了政务大模型的能力体系,即政务大模型=“基础能力+专业能力+政务知识”。当然,政务大模型的构建不是加减法这么简单,只是让大家先知道政务大模型是啥?应该包括什么?后续再逐步深入介绍。
最后,还是强调智能时代已经到来,且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以主动服务、智能实现的智能政务模式将必然成为主流。毫无疑问,政务大模型是引领发展的旗帜,是代表一种新的服务模式。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场景POC验证,效果验证后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04-07
高德、腾讯、百度地图布局 MCP Server 对比分析
2025-04-07
大模型的分类及技术指标
2025-04-07
警惕“技术名词崇拜”,回归实际需求--伪AI产品盘点
2025-04-07
伯克利最新研究:为什么多 Agent 系统总是“高期待、低表现”?
2025-04-07
可观测性成为ML和LLM应用的最大挑战
2025-04-07
刚刚,DeepSeek公布推理时Scaling新论文,R2要来了?
2025-04-07
谷歌随OpenAI强势入局,劈柴4天闪电部署Gemini+MCP!
2025-04-07
AutoGLM 发布之后,如今国产大模型终于长出了手。
2024-08-13
2024-06-13
2024-08-21
2024-09-23
2024-07-31
2024-05-28
2024-08-04
2024-04-26
2024-07-09
2024-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