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RAG vs ICL:AI大模型的记忆术和临场发挥,谁才是最强辅助?
发布日期:2024-11-06 20:16:20 浏览次数: 1539 来源:草台AI


关注不迷路

RAG vs ICL:AI大模型的记忆术和临场发挥,谁才是最强辅助?

正文

想象一下,你去参加一场重要考试。

方法A:考前狂补资料,把所有可能用到的知识都带进考场,需要时立刻翻阅(这就是RAG,全称"Retrieval Augmented Generation",检索增强生成技术)。

方法B:看几个典型例题,领悟解题思路,靠临场发挥(这就是ICL,全称"In-context Learning",上下文学习)。

哪种方法更好?答案是:看情况!这正是当下AI领域最热门的两种技术路线。

就像现在爆火的ChatGPT,它回答问题时也在权衡用哪种方法。RAG就像是给AI配了个"超级外挂",需要什么知识就去查什么资料,所以回答特别靠谱、够专业。而ICL则像是给AI看几个例子,让它自己悟出解题方法,更像人类学习的方式,更灵活自然。

来看个生动的例子:假设你是某手机店的店员,客人问:"最新款GalaxyPhone 15有什么特点?"

用RAG的AI会立马查阅最新产品数据库:"这款手机采用6.8英寸Dynamic AMOLED 2X显示屏,搭载最新骁龙8 Gen 2处理器,2亿像素主摄像头,5000mAh大电池支持45W快充,还新增了卫星通信功能..."(就像一个随身带产品说明书的专业销售)

用ICL的AI则会参考之前的对话经验回答:"这款手机配备了大尺寸AMOLED屏幕,强大的三摄系统,支持5G,续航特别棒!"(像个经验丰富的导购,虽然不够精确,但更接地气)


有趣的是,这两种方式各有优劣:

  • • RAG优势:信息准确、实时更新、细节到位

  • • RAG劣势:需要建立和维护知识库、响应可能较慢

  • • ICL优势:反应快速、语言自然、适应性强

  • • ICL劣势:可能产生幻觉、细节不够准确

现在最强大的AI系统往往会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就像一个优秀的学生,既有扎实的知识储备,又能灵活运用。比如客服机器人,可以用RAG查询准确的产品参数,再用ICL调整回复的语气和形式,让对话既专业又亲切。

展望未来,AI领域这场"知识检索"与"上下文理解"的较量还将继续。但可以确定的是,就像人类既需要扎实的知识储备,也需要灵活的应变能力一样,AI的发展也将在这两个方向上不断突破。

下次当你与AI对话时,不妨留意它是如何在专业知识和灵活思维之间达到平衡的。或许,这正是AI超越传统服务模式的关键所在


写在最后

有一个很有趣的致力于简化AI应用开发的框架DSpy, 它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提示词语法,抽象到极致,非常完美地展示了某一类提示词背后的核心思路。

可以总结成:给AI提供什么 -> 找AI要什么

问题 -> 答案

语法(没错,这就是整个需要写的提示词了):question -> answer

后台实际生成的提示词:

Given the fields `question`, produce the fields `answer`.

---

Follow the following format.

Question: ${question}
Answer: ${answer}


问题, 上下文 -> 答案: 

这就是ICL的最底层原型了! 

如果让context动态从外部知识库获取,那就是RAG了,非常抽象,也非常准确。

语法(没错,这就是整个需要写的提示词了question, context -> answer

后台实际生成的提示词:

Given the fields `question`, `context` produce the fields `answer`.

---

Follow the following format.

Question: ${question}
Context: ${context}
Answer: ${answer}

关注不迷路



53AI,企业落地应用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大模型应用平台+智能体定制开发+落地咨询服务

承诺:先做场景POC验证,看到效果再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与创始人交个朋友

回到顶部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