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与创始人交个朋友
我要投稿
OpenAI o1模型的发布标志着AI推理能力的重大飞跃。相比之前的GPT系列,o1在复杂推理和问题解决方面表现更为出色,尤其在科学、数学和编程等领域。由于OpenAI官方并没有公布太多具体的技术实现细节,AI技术领域对o1的运作机制和原理存在多种不同的解释和看法,但是基本都聚焦于模型的后训练(Post-training)和推理(Inference)阶段。
图源:英伟达高级科学家Jim Fan
在大语言模型(LLM)的生命周期中,主要有三个核心阶段:预训练(Pre-training)、后训练(Post-training)和推理(Inference),它们共同作用以提升模型的理解和生成能力。
1. 预训练(Pre-training)
预训练阶段是模型训练的起点。模型在这个阶段通过大量的无监督数据集学习语言结构和基本知识,通常使用互联网语料库或其他大规模文本数据。预训练的目标是使模型能够从语境中预测下一个词,从而掌握词汇、语法和基础常识。在此阶段,模型会使用大规模的计算资源进行长时间的训练,以学习广泛的语言表示。
2. 后训练(Post-training)
在预训练结束后,模型进入后训练阶段,这通常包括微调(Fine-tuning)。后训练会使用更为专门化的有标签数据进行模型调整,以提高模型在特定任务中的表现。例如,GPT-3模型在微调阶段会通过对话数据集的训练来提升其在人机对话中的表现。这一阶段的重点是使模型的输出更加符合特定应用场景的需求,如编程、医疗或法律领域的语言处理。
3. 推理(Inference)
推理阶段是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环节。此时,模型会接收用户的输入,并基于之前学到的知识生成响应。在推理阶段,模型不再学习新知识,而是通过已经建立的推理能力处理问题。推理阶段的效率和准确性决定了模型的实用性,尤其是在实时应用场景中。
如上图对比所示,大多数传统的LLM会将计算资源集中在预训练上,推理阶段的计算量相对较小。然而,有专家认为OpenAI的o1模型改变了这一策略,更多地将资源集中在后训练(Post-training)和推理(Inference)阶段,特别是在复杂推理问题上。这种方法允许模型在推理阶段使用更多的计算能力,延长“思考”时间,逐步生成更准确的答案。o1在推理时通过探索多种解题路径,最终收敛到最佳解决方案,这显著提升了其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一、后训练(Post-training)阶段优化策略
在后训练阶段,OpenAI o1模型的优化策略可能体现在通过训练提升模型的推理能力,而不仅仅依赖于提示(prompting)。从《Quiet-STaR》和《Let's Verify Step by Step》两篇论文的研究中,可以看到一些关键的技术路径:
论文《Quiet-STaR: Language Models Can Teach Themselves to Think Before Speaking》
这篇论文提出了一种独特的训练方法,旨在让模型在生成输出前进行自我推理。它引入了一种名为“token-wise parallel sampling”的技术,该技术允许模型在生成每个token时,首先生成关于该token的解释(rationales),这些解释帮助模型更好地理解接下来的生成步骤。这种训练方式类似于学生在解答问题时先在草稿纸上演算,而不是直接说出答案。
在训练阶段,Quiet-STaR通过一种扩展的教师强制(teacher-forcing)技术,让模型生成解释的能力逐步加强。模型在处理困难token时,先生成推理链或内在解释,然后根据这些解释生成合理的下一个token。这一训练过程的结果是,模型不仅能够更好地生成自然语言,还能在面对复杂任务(如数学问题或常识推理)时提高准确率。
直观理解:
设想一个问答任务,模型需要解答类似于“为什么太阳东升西落?”的问题。传统的模型可能直接给出答案,而没有解释推理过程。而经过Quiet-STaR训练的模型,则会先生成一组解释步骤,例如“地球自转”→“自西向东旋转”→“太阳看起来东升西落”。通过这种解释式的训练,模型在面对类似问题时能够更好地推导出合理的答案。
论文《Let's Verify Step by Step》
这篇论文专注于逐步验证推理过程的训练方法。与Quiet-STaR生成解释不同的是,该方法着重训练模型逐步检验自己在推理过程中的每一步,以确保最终答案的准确性。训练时,模型会被反复提供带有正确中间步骤标注的数据,要求它不仅生成正确答案,还要在每一步生成符合逻辑的中间推导。
通过这种逐步验证的训练方式,模型可以在复杂推理问题上更为精确。例如,模型在训练时接触到大量带有详细推理步骤的数学题,每解出一步就需要对其正确性进行验证。训练后的模型在推理复杂方程时,不仅会给出正确答案,还能详细说明其每一步的推导过程,确保逻辑一致性。
直观理解:
例如,在解答代数题“(x + 2)(x - 3) = 0”时,模型不再直接给出x = -2或x = 3,而是会经过训练逐步展示每个步骤——首先展开方程,然后解未知数,最后检验结果的正确性。这种方法类似于学生在考试中不仅要给出答案,还要展示完整的解题过程。
这两种后训练技术展示了模型如何通过解释生成与逐步验证训练方法,在增强模型的复杂推理能力时减少错误,特别是在数学、科学等复杂领域中的应用。
二、推理(Inference)阶段优化策略
在推理阶段,OpenAI o1模型优化可能集中在对推理计算的扩展和优化上。传统的大语言模型通常将大量计算资源用于预训练,而在推理阶段资源有限。然而,o1模型可能引入了推理时间扩展的范式,即通过更多的计算和多次采样来提高推理性能。可以从两篇重要论文中找到线索。
论文《Large Language Monkeys: Scaling Inference Compute with Repeated Sampling》
这篇论文的创新方法主要体现在“重复采样”策略上,用于扩展推理计算能力。该方法的核心是通过多次生成不同的答案样本来提高问题的解决覆盖率。传统方法通常在推理时只进行一次尝试,而该文提出增加采样次数能够显著提高模型的覆盖率,尤其在编程和形式证明领域,因为这些领域的答案可以通过自动验证工具来检查是否正确。
直观理解:
假设你在写代码时遇到一个非常复杂的bug,传统的方式可能是通过一次性运行代码来发现问题(类似于一次采样)。而论文的方法则是通过多次运行代码(即生成多个样本),每次尝试不同的修复方式。比如,你写了5个不同的修复方法,并分别运行它们。最后,通过单元测试,验证哪个修复是有效的。即便单个修复方法可能不完美,但只要有一种是正确的,就能解决问题。这种策略在复杂问题上极大增加了找到正确答案的概率。
论文《Scaling LLM Test-Time Compute Optimally》
这篇论文的创新方法主要集中在如何在推理阶段通过优化计算资源的使用来提升大型语言模型(LLMs)的性能,而不是简单地通过增加模型参数来达到相同的效果。
论文提出了两种主要的推理时间计算扩展机制:
1. 基于验证器奖励模型的搜索:使用密集的过程奖励模型(PRM)来验证每一步的解答,从而通过树搜索等方法在推理时进行高效的搜索。
2. 自我修正机制:模型根据提示,在推理过程中动态更新自己的输出分布,允许模型在逐步修正之前的错误答案的基础上,给出更准确的解答。
这两种方法的效果因问题的难度而异,论文提出了一种计算最优的扩展策略,即根据具体问题的难度,自适应地分配推理时间计算资源,最大化推理性能。
直观理解:
假设我们有一个模型在解数学题,模型可以在推理时使用更多计算资源来改进答案:
对于一个较简单的题目,模型可能已经接近正确答案,因此可以通过自我修正的方式,逐步改进之前的答案。就像你在写数学题时发现某一步错误后,修正那一步以得出正确答案。对于一个更复杂的题目,模型需要尝试不同的解法路径。就像你在解一个难题时,可能会尝试多种方法,然后选择看起来最有可能正确的那种,这时需要使用搜索机制。搜索机制会通过验证每一步解法的正确性,选择最优路径。
论文的一个关键发现是,在应对难度适中的问题时,合理分配推理时间的计算资源可以在某些情况下超越预训练更多参数的模型。
总之,论文展示了一种灵活的策略,能够根据问题的难度自适应地分配推理时间计算资源,从而在使用更少计算量的情况下,超越传统的“最优N选一”的基线方法。
这两篇论文的核心思想可以总结为:推理阶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通过扩展计算量或优化推理时间来提升模型的表现。正如同面对复杂问题时,给模型更多的尝试和时间,能够让模型发挥出更大的潜力,而不仅仅依赖于预训练的“大规模”。
OpenAI o1模型通过优化后训练(Post-training)和推理(Inference)阶段,显著提升了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在后训练阶段,模型能够生成解释和逐步验证推理过程,这使它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具备了更强的自我推理和逻辑检查能力。推理阶段的采样和计算扩展则帮助模型在处理问题时更加精确。这种技术路线不仅减少了对超大规模模型的依赖,还为AI的推理能力提供了更多应用的可能性。
53AI,企业落地应用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大模型应用平台+智能体定制开发+落地咨询服务
承诺:先做场景POC验证,看到效果再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4-07-11
2024-07-11
2024-07-09
2024-09-18
2024-06-11
2024-07-23
2024-07-20
2024-07-12
2024-07-26
2024-07-23
2024-11-18
2024-11-16
2024-11-16
2024-10-31
2024-10-31
2024-10-27
2024-10-26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