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与创始人交个朋友
我要投稿
软件编程是最先被生成式 AI 冲击的领域之一。而对于原来的技术团队管理者来说,他们对生成式 AI,尤其是 AI 编程工具的态度,会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团队的 AI 使用效率。
许晓斌 作为阿里巴巴技术风险和效能部技术总监,已经有五年以上的管理经验。那么,团队成员使用 AI 编程工具会给以他为代表的管理者带来什么影响吗?AI 编程工具是否会给企业带来代码质量等问题?
许晓斌: 据我了解,目前大家主要使用的工具就是代码补全和代码会话,前者就是集成在 IDE 中,后者可以在 IDE 中,也可以是单独的交互界面。此外就是嵌入到研发流程中的 AI 增强,比如 Code Review,Agent 自动升级 JDK,诊断各类错误等等。它们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开发者提高日常研发工作的效率。至于缺点,有些产品比较成熟,如补全和会话,而其他的就相对都还在比较初步的阶段。
许晓斌:Cursor 相比 Github Copilot 之类的主流编程助手工具,由于抛开了 IDE 设计的思维历史,显然其产品思维更底层,即它在尝试重新思考 IDE 应该怎么做,例如它可以在任意文件夹 / 文件 /Codebase 呼出会话上下文,这个是其他 IDE 无法做到的,因此它给人“惊艳”的感觉。至于多大痛点,我倒不觉得已经形成了突破,这个还需要再看看。
至于为什么 AI 编程工具发展这么快,第一是因为程序员群体薪资高,因此给他们提高效率的商业价值非常显著;第二是这个群体对新技术充满热情,更积极拥抱新的技术,因此也促进了这个领域的发展迭代。
许晓斌: 目前的 AI 编程工具都是基于之前的研发流程范式在改进,从各种产品不断涌现来看,还处于初步的阶段,而且模型的演进给这类产品的想象空间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对开发者来说,肯定是需要去主动拥抱和使用才是正确的,因为未来 AI 必定能够替代开发者的一部分工作。
AI 编程工具的优化方向,我觉得是两方面:一部分是模型自身的突破,这个我不专业;另一部分是企业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数据,能够让编程工具充分用起来。
许晓斌: 肯定支持,不支持才需要问为什么,更何况我们自己团队也在建设 AI 工具,如 Aone Copilot,自己肯定得吃狗粮。我也看到团队很多成员在部分用 GPT 或者千问替代搜索引擎来查阅各种资料。包括我自己,当我做一些新的技术领域的 research 的时候,就会找 GPT 给我推荐一些论文,当我学习一些新的编程语言和框架的时候,我也比较依赖代码会话工具给我许多建议(大多数时候这些建议都非常准确)。在当下的阶段,生成式 AI 会对软件工程产生怎样的影响,我现在还没有比较清晰的判断,我不太信任各种动辄颠覆的断言,但也不持保守的态度,因此积极去使用、去理解、去学习,我认为是较为正确的方法。
许晓斌: 我们团队的日常开发工作有严格的 code review 和单元测试覆盖的流程,无论是否是 AI 生成的代码,都需要经过 code review 和 CI,所以并不担心质量问题,实践中也还没遇到过 AI 生成的代码引入的严重生产问题。更何况,很多时候人写的代码质量,并不见得比 AI 生成的代码质量高,我们还在内部研发基于 AI 做 code review 的工具,虽然还仅仅处于比较起步的阶段,但随着时间的积累,这方面的工具肯定能帮助改进代码质量的。
还有一些代码质量的问题是需要在运维阶段才容易被发现的,传统的做法会在发布的工具建设、监控能力的改进上下功夫,长期来看这部分应该也能充分使用 AI 的能力,也就是说大家说的 SRE Copilot,但是这个会更难一些,因为它要结合大量实时的数据分析。
许晓斌: 首先,我认为今天各类主流 Copilot 生成的代码质量还是不错的,没很多人想象的那么糟糕;其次,我也认为今天许多开发者写的代码质量是很差的,没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好,因此我不认为用 AI 工具会带来更多技术债。更何况技术债更多时候不仅仅体现在编码那一时刻,组织架构是否合理、系统架构是否合理、技术 Leader 是否重视长期的技术健康度,都远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
许晓斌: 对我来说好像没有什么太大的挑战,很多人说 AI 要替代程序员,至少在我团队(负责阿里巴巴研发运维基础设施)这个事好像还不太现实,我会鼓励大家积极使用各种工具提高自身的效率,团队多数人也确实每天都在使用。这个问题的回答也从侧面说明了,今天 AI 编程工具的引入,其实还没产生质变,所谓质变即它真的替代掉了一些岗位,让一些岗位消失了,那个时候管理者就需要重新思考组织结构设计。
许晓斌: 他们积极去用就可以了,鼓励为主,不会提什么严格的要求。使用 AI 工具不像训练模型,没啥门槛,我粗略估计我团队的成员,有八成的人每天都在用相关的工具。
许晓斌: 这个问题比较大,也和 AI 不是强相关了。我觉得提高团队效率的核心还是提升开发者的体验。首先,给他们设置有挑战有意思的目标,激发团队;其次,在组织结构和系统架构上设计比较合理的高内聚低耦合的边界,让团队同学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如何解决技术 / 用户问题,而不是浪费在沟通和消耗上;还有,就是建立比较好的工程师文化和氛围,关注工程质量,而不是整天在所谓的“代码屎山”上工作;最后,就是给他们提供最好的工具,无论是 AI 的也好,还是我们称之为平台工程也要,这也是我团队为阿里巴巴整体在做的事情。
以上四点,其中前三点都是需要管理者去有意识的建设的,那管理者对人的沟通和共情能力、组织的设计能力、系统的设计能力,以及对软件工程的理解,都是需要长期提升和学习的。
许晓斌: 从商业角度就是个简单的成本逻辑,提升效率 = 降低成本,下一步就推导到优化岗位了,这个我也理解。我认为很多人短期内高估了 AI 的能力,因此急急忙忙就要拿到效果。今天 AI 编程工具的能力还比较初步,如果能替代一些岗位的话,只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岗位,比如不涉及复杂业务逻辑的前端,或者一些有了测试用例的文档后编写测试用例代码的测试岗。但实际上我们看到 AI 出现以前,这些岗位在很多公司都被逐渐用外包(编程能力较弱)来取代正式员工了,背后的成本逻辑其实是一致的。
无法被 AI 取代的部分,主要有几方面:
需要大量沟通理解的领域模型和业务逻辑,我们不能指望 AI 和人聊后,把业务逻辑梳理清楚。
对可用性质量要求比较高的部分,例如调度系统、中间件、存储核心系统。
其实也就是暗含在 2 中的,就是逻辑极度复杂的场景,短期模型能力好像还不够。
许晓斌: 这个问题是错误的,技术管理者需要同时兼顾技术和管理,二者缺一不可。在实际的工作中我看到的优秀管理者,都是两者同时成长的。如果只做管理,缺乏对技术深度的理解,就会在风险的识别,人员的任用,系统的合理架构设计上出现许多问题。反之,如果只关注技术,缺乏对人的理解和关心,那随着团队变大,各种冲突、矛盾就会被方法(是的,有人的地方就有观念差异和冲突),管理者很多时候是在基于对每个人的理解和认同的基础上,去建立团队的共识和积极的氛围,是一件解决工程师团队规模 Scalability 的事,即随着人员的增多怎么保障平均每个人的贡献不下降。
对技术管理者的建议,核心是两条:
不要轻视技术,要持续关注和学习。
你是否从成就他人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如果答案是 YES,那你肯定可以做好一个管理者。
53AI,企业落地应用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大模型应用平台+智能体定制开发+落地咨询服务
承诺:先做场景POC验证,看到效果再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4-09-04
2024-10-30
2024-12-25
2024-09-26
2024-09-03
2024-09-06
2024-10-30
2024-11-23
2024-08-18
202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