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复盘跨年演讲中“AI蓝军”的由来,分享AI落地实战中的四条感悟
发布日期:2025-01-10 12:47:45 浏览次数: 1821 来源:快刀青衣


如果你在12月31号晚上23点21分,在罗振宇跨年演讲舞台旁的小屋里,看到我的表情,你一定会觉得奇怪,为什么一个人的脸上可以同时出现焦急、惧怕、狂喜、紧张、犹豫几种表情。
原因很简单,因为罗胖在台上刚介绍了我们做的一款新产品:Get笔记。



“焦急”是因为按照跨年的进度,比我们预计的慢了十分钟。作为每年跨年演讲的首席计时官,我的职责是确保罗胖在跨年时刻一秒不差地结束演讲,这让我不得不全神贯注地盯着时间。
“惧怕”是因为罗胖刚开讲一分钟,Get笔记的“知识库”功能就挂了。
“狂喜”是因为对于任何一个产研同学来说,产品因为真实用户流量激增而宕机,都是幸福的烦恼。
“紧张”是因为我待在小黑屋里,整个心是慌的,毕竟我只知道系统挂了,却不知道问题的原因,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恢复。
“犹豫”是因为我脑海里突然上演了一场争论,就是中学作文里最常用的万能段落情景,两个小人吵得不可开交。
一个白色小人,作为跨年演讲计时官指着秒表,催促罗胖赶紧加速,把时间抢回来,别耽误了最后一趴的抒情环节。
另一个黑色小人,作为AI蓝军负责人、Get笔记的产品经理,却咧嘴一笑:“干脆让PPT卡在这一页吧!这就是2024年最后时刻的惊天事故。”
当然,最后第十年的跨年演讲顺利完成,Get笔记的服务也恢复了。我凌晨三点半才回到酒店,早上再一睁眼,发现自己的微信一下子卡住了,收到了很多在我微信通讯录里超过十年的老朋友发来的消息。
虽然开头寒暄的方式各有特色,有的说在大屏幕上看到我了,有的则调侃我怎么现在这么胖了,但图穷匕见之后的疑问都差不多,他们都在问,“AI蓝军”到底是怎么回事,应该怎么搞?
想了想,我决定写这一篇长文,跟大家分享这半年来做“AI蓝军”的一点点心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当然,本文不构成任何公司组织架构调整、领导冲动决策或要求加班的指导建议,大家都是成年人,请自行判断。

01

AI蓝军的由来

罗胖把“AI蓝军”这个词放在了跨年演讲的大屏幕上,分享了过去半年,我带领一个AI小分队做了不少产品尝试,其中一个产品就是Get笔记。

其实,这个小分队是不是叫“AI蓝军”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看待AI的冲击。

2024年年中,我们公司的十几个负责人,一起在河北金山岭开了一场闭门会,原本要讨论的是半年总结,但聊着聊着,大家都深切地感受到了AI带来的威胁和焦虑。

此刻我已经不太记得当时具体讨论了什么,只记得我接下了一个任务,那就是打造“AI蓝军”。

至于蓝军该怎么干、该干什么、需要多少人、多少资源,以及与现有业务的关系,所有这些问题都还是一片空白。

但在回去的路上,我蹭的是我们公司第一个iOS工程师、现在产研中心负责人小鹏的车。

从金山岭到北京有100多公里,全程都是蜿蜒曲折的山路。小鹏新手开新车,导致副驾驶上的我精神高度紧张。

平时这种出行,我一般上车就打游戏,但是那天,我俩聊了一路。

事后想想,那一路上,我们做了许多方向的推演,但整体的基本逻辑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你可以代入一下我的视角,作为蓝军小队长,来做一个思想实验。

第一步,明确蓝军的定位

对,是蓝军,不是敌军,更不是叛军。这意味着一个基本前提: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

也就是说,先别管具体的战术层面怎么干,但在战略层面,蓝军一定要和主营业务“掰腕子”,而不是自嗨地用AI去做一些原先没精力做的边缘业务。

例如,如果你的主业是火锅,那么蓝军的任务就是思考如何用AI在卖火锅这件事情上发力。

我见过不少企业,把AI尝试放在那些边缘化的“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业务上,结果对核心业务毫无帮助。

得到的目标是帮助用户终身学习。作为AI蓝军,我们的基本目标绝不能变成“帮助用户赚更多钱”。

这就要求我们思考,如何用AI比得到原有的模式更好地帮助用户学习。

第二步,找到突破点

任何一家能在市场上存活下来的公司,肯定有一些打动用户的动作或产品。找到这些成功点,就是AI蓝军的突破口。

对于得到而言也是一样,能在市场上活下来,一定有一些独特的价值打动了用户。

第三步,找到爆发的核心逻辑

得到之所以能爆发,是因为它找到了好的老师,生产了优质的内容。

在得到出现之前,这些老师大多在清华、北大等高校,或在某些专业领域里小有名气,但普通用户很难接触到他们,更别提让他们为自己生产内容。

优质内容的价值,是用户认可得到的基础。

第四步,找到AI蓝军的突破方向

在这样的逻辑下,如果蓝军能够借助AI的力量,找到更多优秀的老师,帮助现有老师以更高效率生产内容,抑或是满足更多用户对小众内容的需求,都可以从根本上威胁得到的现有业务。

其实,这也就是AI蓝军想法诞生的过程,那就是借助AI,更多更快更好地生产课程。

02

Get笔记的终极目标

从金山岭回到北京后,上班的第一天,我就在公司里拉了一个很小的群,成员只有五六个人,群名就叫“AI蓝军”。

最开始,我们的讨论像没头苍蝇一样。大家各自手里还有一大堆本职工作,只是看到市面上有好的AI产品,马上就往群里扔,然后开始讨论。

比如,我们发现了一款来自北欧的小众应用,它的功能非常有趣,用户只需要告诉AI一个方向,AI就能在几分钟内生成一节图文并茂的在线课程。

我试了一下,从“如何在河里捕鱼”到“如何在反恐精英里练好扔手雷”,只要你问,AI都能给你生成一门课程。

这说明AI的能力,已经可以完成这种任务。但当我进一步体验时,发现AI生成的很多内容是错的。

在几天后,我们开发的一个小程序“Get笔记”,用户量开始稳步增长,并且在公众号和小红书上,出现了许多用户的自发推荐。

其实那个小程序非常粗糙,核心只做了两个环节,一个是语音转录成文字,另一个是对口头文字进行润色。

它原本是在我们内部的一次AI工具比赛中,几个程序员小哥哥做的一个飞书机器人,这就是Get笔记的雏形。

我在直播中随便展示了一下,没想到直播一结束,就有很多用户问能不能开放给他们使用。因为迁移到小程序的开发成本非常低,我们就顺手开发了一个小程序。

也许这就是很多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诅咒”。包括我在内,其实并没有人觉得这个小工具有什么了不起的,因为市面上类似的工具多得是,不就是语音笔记吗?随便一搜就能找到二三十家,从付费到免费的都有。

如果非要说这个工具的特色,其实是在润色环节。

最开始,我们让AI负责润色,却没告诉它什么样的文字才是好的。结果,AI生成的文案要么机器味很重,要么过于华丽,甚至好得不像普通人写的。

后来,我们内部专门拉了一个小组,成员包括作家贾行家、语言学家李倩,还有罗胖和脱不花几个人。这个小组就像AI的“语言调教师”,同一段输出,训练AI去学习不同人的文字风格。

他们拿出的参考人名和作品名中,有不少是我从来没听说过的。例如,有一个模仿的对象是民国时期某报纸的专栏作家,据说他的语言风格平实,但又带有一种口语中没有的正式感。

其实,在那个过程中,我坚信无论AI多么强大,对于某个行业的顶尖人才来说,绝对不会有被取代的风险。相反,AI只会让强者变得更强。

比如,一个拥有极高审美的设计师,走遍全球艺术展,那么在他面前,AI一定会成为一个听话的助手。

又比如,一个程序员,虽然现在的AI编程工具已经非常强大,但它们更擅长的是处理需求单一、精准的独立产品。

事实上,大多数程序员的工作,是复杂软件工程中的一个大模块。AI也许能帮程序员完成一半的代码,但只有顶级程序员才能快速准确地判断,哪一半代码需要人来写,哪一半可以放心交给AI。

到这时候,我脑海中已经浮现出Get笔记的“理想形态”,那就是它一定能够成为某个人在特定细分领域的AI助手。

这个人需要在该领域有专长,并且有长期积累和持续输出。这样的助手,对内能提高工作效率,对外能扩大影响力。

例如一个穿搭博主,可以把自己最喜欢的穿搭方案,上传到Get笔记的知识库,让AI学习其中的审美逻辑。这款助手不仅博主自己可以使用,还能分享给不会穿搭的朋友使用。

一个健身博主,可以把自己的健身计划交给Get笔记,AI结合不同训练方法和数据生成一个“AI私教”。这个私教既能提升博主的训练效率,也能为周围的人提供个性化的健身指导。

一个企业内部的高手,可以把一次次的项目经验记录到知识库中。时间一长,这个知识库就会成为企业的新员工“必读资料”,所有人在项目开始前都可以来搜一搜。

当然,能做到这一步,其实蓝军的战略目标就已经实现了。

过AI的帮助,各个领域的专家,都可以将自己的专长转化为内容产品,服务更精准的人群。

不过,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除了需要时间,还需要AI底层能力的进一步飞跃。

03
做Get笔记过程中的几点感悟

刚才聊了太多和Get笔记相关的内容,更像是我的个人复盘,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用处不大。

不过,如果你是创业者,想要成立自己的AI蓝军,我倒是有几点感悟可以分享。

第一点——只要不是涉密单位,或者特别财大气粗的,就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干活。

每一次技术浪潮,都会催生出一批顺应时代的产品,而这些产品之所以能快速崛起,是因为他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始起跳,会比旱地拔葱要高出很多。

例如,从美团、微信这样的巨无霸,到像得到这样的小虾米,都借助了移动互联网和云服务发展的力量

在我们的发展过程中,阿里云、微信支付、支付宝这些巨头搭建了大量基础设施,为我们提供了现成的“30分试卷”,我们只需要在此基础上“答题”,那么写到60分就没有那么难。

到了这波AI浪潮,从OpenAI到豆包、混元、智谱、通义、DeepSeek,这一批神仙在短时间内群殴、相互追赶,结果是大模型API接口的能力越来越强,使用成本越来越低。

例如,在Get笔记上,每天都会生成大量语音笔记。相同数量的内容,用AI处理一遍的成本,到2024年底已经是2023年底的二十分之一。

成本只是一个方面。在ChatGPT刚推出时,2023年我们尝试做过一些AI实验,我给得到的算法负责人下的第一个限制就是“决不允许碰硬件,不允许买卡,只能在云设施上干活儿。”

我的判断逻辑很简单,作为一波大浪潮,AI冲击最大的必然是现有的云厂商。

为了在云计算竞争中不掉队,这些云厂商一定会疯狂内卷,包括卷算力、卷能力、卷利润,甚至卷价格。这场竞争会复刻从私有机房到云服务的竞争。

作为中小创业者,我们完全可以借助这批基础设施的能力提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解决细分场景的需求。

例如,Get笔记的语音转录服务用的是腾讯云的。这个基础服务上,不光是我们,像腾讯会议这样的巨头也在用它。因为他们的数据量足够大,这意味着AI的迭代速度也会更快。

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享受这种基础设施能力提升的红利。

更重要的是,这种策略还能给我们带来腾挪空间。

以DeepSeek的AI处理效果为例,单从结果来看,它肯定不是最好的,但如果结合价格考虑,它的性价比就非常高,用20%的价格,即可获得其他AI 80%的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DeepSeek作为所有服务的兜底方案。如果某个服务流量超标,我们就用DeepSeek的接口来接,这样至少能确保费用上不会崩盘。

当然,还有一个红利,就是你很难预测哪个大模型会在一夜之间打通任督二脉,实现能力飞跃。

一个现实的例子是,如果你半年前体验过豆包大模型,又在这个月重新体验过豆包大模型,你很难相信这竟然是同一个产品,简直就像学渣摇身一变成了学霸。

因此,在跨年当晚,虽然Get笔记团队的人手不多,但和我们一起并肩作战的,还有腾讯云、火山引擎和秘塔搜索的技术团队。

他们提供的基础设施能力,极大地拉低了开发一个AI产品的门槛。

需要注意的是,我这里说的是“做AI应用产品”。

如果是做纯技术研发,比如研究芯片、算力等,或是国央企,再或者是公司特别财大气粗的,可以大批量采购显卡、训练开源模型,那就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也不在本文讨论的范畴。

第二——AI蓝军的背后,需要透明平等的组织文化支撑。

我和罗胖、脱不花有一个共识,就是现在的企业没有绝对的秘密,能对同事说的话,就要能对用户说。

同样地,对于AI蓝军来说,有一个简单但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先默认在AI的帮助下,大部分公司现有的主营业务都有可能被颠覆。

但人之常情,我们常常更愿意说“AI的能力还不够”,而不愿直面AI这头大象,已经站在房间里的事实。

今年我参加了一些线下讨论会,很多创业者的开场白往往是:“我现在的主营业务,AI还替代不了,所以我想看看有没有新的机会。”

其实,正是因为AI暂时还替代不了主营业务,企业才更有时间去思考,如果AI完全颠覆了主营业务,我们该怎么办?

俗话说得好:“晴天修伞,雨天补帽”。更何况,AI这场暴风雨的天气预报,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发布了。

捂住耳朵娇羞地喊“我不听我不听”,也无法改变AI在过去两年间能力狂飙的事实。

我曾在团队内部设想过一个场景,推演AI能力的未来,如果机械臂和摄像头的使用门槛进一步降低,那么连一个早点摊都可能用上人工智能。

只需要让摄像头,连续两天盯着炸油条的老板,AI就能学会如何炸油条、如何判断油条炸好了没有,以及什么时候该翻面、什么时候该出锅。

到那时,早餐店老板完全可以把油条锅交给AI,腾出时间去做一些更轻松或更有价值的事情。

这一天离我们并不远。唐沐团队做的咖啡机器人已经非常厉害了,甚至可以用拿铁的拉花,直接拉出你的微信头像图案。

如果AI真的能学会许多真实的手艺,那么它对我们业务中,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学习速度会更快。所以无论做什么业务,首先不能讳疾忌医,觉得自己的业务肯定不会被AI取代。

第三——先别急着喊口号上系统,别盲目的去寻找“AI大神”。

11月,我经历了一个幻灭的时刻。

我的一位EMBA同学,是某传统大企业业务部门的老大,他发给我一份AI部署方案,目标是让企业迅速迈向智能化,想我帮忙参谋一下,看这个方案靠谱不。

抱着学习的态度,我打开了那份PDF,结果内容让我瞠目结舌,方案的核心是把这家国企的所有培训资料,做成一个知识库,在上面用开源系统搭了一个问答小助手,再包装成一个网页,最后捆绑上几台完全超出实际需求的大炮打蚊子式的高配服务器。这样的一个项目,居然报价450万。

而就在我看这份方案时,我所在的一个AI从业者群里,一位独立开发者正分享他当月的AI产品收益,3200元人民币。

单从技术价值上来说,我觉得这两个数字的意义完全可以互换。

每当新技术大潮来临时,总会有许多机会,同时也会有无数信息差让人掉进去。

2017年,正是O2O最红火的时候,我曾绕着著名的望京SOHO三座楼走了一圈,收获的“成果”包括两份沙拉、三瓶酸奶、两瓶矿泉水、一把共享雨伞、一款小号充电宝、几个又好看又耐用的环保袋,以及不少线上虚拟权益,从游戏点卡到优惠券应有尽有。

走到后来,我都有些恍惚,觉得自己的商业常识受到了挑战。

然而,今年当我再去望京SOHO时,别说楼外了,就连楼里面都显得萧条冷清。

租办公室的房产中介看起来无精打采,二楼夹层那家螺蛳粉店,散发出的味道,也让我这个以前避之不及的人,觉得多了几分烟火气。

今年一定是AI能力快速落地的里程碑。

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更多人试图赚取信息差的红利。

我建议那些想要在公司推进AI落地的朋友,保持一种“有意瞄准,无意激发”的状态,时刻关注AI的发展,但在没有十足把握之前,不要梭哈。

在这个过程中,先别急着到处挖所谓的“AI大神”。毕竟“AI大神”这个称号已经严重缩水了,以前至少要能发表两篇论文、挂上首席科学家的名号,才配得上这个称呼。现在,做两个工作流的小应用,就可能被冠以“AI大神”的名头。

与其花高价请外面的“和尚”,不如重视公司内部那些更懂业务、学习能力更强的人。再加上,现在AI应用的门槛越来越低,也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第四——AI蓝军应该由什么样的人才组成。

回到AI蓝军的组成上,如果要在公司里组建这样一个小团队,团队成员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AI蓝军,顾名思义,就是用AI武装起来的一支特战小分队。因此,首要条件是对AI充满好奇心,具备极强的敏锐度,并且乐于在公司内外分享AI相关的案例和想法。

其次,AI的加持,让团队成员能够拓展自己的能力范围和职责边界。

例如,在Get笔记小分队中,有一位叫李超的后端工程师。

放在以前的研发流程里,后端工程师只要能承接需求,按期完成代码开发就可以了。但李超不同,他不仅喜欢研究各种新的AI产品,还会主动在团队内分享自己的发现。

他不仅仅是“执行者”,而是先以用户的身份提出一个需求,然后以产品经理的身份将需求细化,最终再以开发者的身份实现这个需求。

随着AI的发展,更多人可以快速掌握新的技能。

在这样的环境中,当你面前站着一位80分的程序员和一位70分的程序员时,你当然知道选哪个。

但如果这个70分的程序员,同时还是一个60分的产品经理、60分的设计师,大多数团队可能会更青睐后者。

在这个纬度上,其实年龄和学历都没有那么重要。行不行,试试看。

04
最后

最近,我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你们Get笔记的护城河是什么?”老实说,这类问题我特别不喜欢回答,因为它总让我想起多年前的一个场景。

七八年前,有一次得到融资时,一个投资人在背调中非常直接地问我:“要是罗胖死了,你们公司会怎么样?”当时我的情商比较低,只能回他:“这问题我还真没想过。要是你死了,你们公司会怎么样?有什么经验分享吗?”

对于产品来说,护城河意味着不再变化,城墙就那么高,守军就那么多。而AI的出现,更像一支来去无踪的特战小队,没有固定的阵地,也没有固定的战术,可以随着形势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应对方式。

就Get笔记而言,我现在最多也只敢预判两个月内的具体方向,剩下的,只能随着AI能力的进展和形势的变化,随时调整。

所以,我特别喜欢今年跨年演讲上,张之臻的那句话“不退赛,再试试。”对于AI蓝军来说,最好的回答就是一句:“试试就试试。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场景POC验证,效果验证后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与创始人交个朋友

回到顶部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