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人类和AI的终局在哪里?
发布日期:2025-01-29 21:43:40 浏览次数: 1657 来源:陶然自在
推荐语

深度解析人工智能与人类智力的未来关系,探索AI超越人类智力后的人类命运。

核心内容:
1. AI智力超越人类的时间预测与影响
2. AI是否会形成自我意识和情绪
3. 人类自我意识与情绪的起源及其循环,以及AI如何改变这一切

杨芳贤
53A创始人/腾讯云(TVP)最具价值专家

最近两天,DeepSeek成为了焦点,其实OpenAI也好,DeepSeek也罢,只是让我们明白,在AI面前人类的智力太渺小了,最近越来越有这种感觉,尤其是每次拿到一本书想读完的时候,痛感作为人类一辈子能够读完的书,对AI而言可能只需要几秒钟,那时候的自卑感真的是满满。现在已经很清楚,AI的智力超过人类以及远远超过人类,只是时间问题,最乐观的估计这个时点会是2026年,甚至2025年。

那么问题来了,一旦AI的智力超过人类,AI会不会形成自我意识?会不会有情绪?这个世界会如何?人类会如何?AI又会如何?

我们首先假设AI不会有自我意识,一直是人类的工具,人类可以借助AI把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放大到极致,放大到无所不能,会发生什么?

人类是有着强大的自我意识的,自我意识一定会有情绪,因为自我会产生喜欢,想要,厌恶,不想失去等等想法,这就是喜怒哀乐等情绪的起源,只要有“我”和“我的”的意识(我执),就一定会有念头和情绪,有了念头和情绪就一定会有行动,而行动大概率是不符合预期,所以一定会继续产生念头和情绪,即便行动符合了预期,因为有我执和法执,必然会希望这个结果是永恒的,而这个世界是时刻变化的一个过程,并不存在独立、不变的个体,所以永恒不存在,最终我们会失望、失落,从而必然也会产生新的情绪和念头,如此反复轮回。所谓轮回并非我们只有生死的六道轮回,生存在世,念头和情绪的无始无终反复也是轮回,这是人类无始以来摆脱不了的痛苦挣扎。

有人也许会认为,之所以我们还有失望,不满等情绪,之所以我们喜欢的美好不能永恒,是因为我们能力不够,所以“我”要拼命赚更多的钱,我要更大的权力,我要发明威力无边的工具,来让我“梦想成真”。终于现在有了AI这种开天辟地的工具,可以帮助在把科技工具的力量发挥到极致的情况下,把智力水平也提到了极限,是不是以后我们就会所有的梦想都成真,再不会有失望和遗憾了呢?

答案当然是NO,因为人类之所以生活在生老病死、失望、嫉妒、焦虑等痛苦之中,不是因为我们的力量不够或者是智力不够,而是因为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是错误的,所以才会被无明和情绪所左右,在各种痛苦的情绪中轮回。

可惜上面这种认知并不是主流共识,甚至可以说认同者寥寥(这也很正常,因为按照佛陀的教诲,认知到上述实相的,已经可以“悟后起修”了)。现在AI出现了,我们在期望AI帮助我们各种“梦想成真”之前,能不能借助AI帮我们认知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呢?

如果借助AI,我们就可以洞悉古往今来所有的知识,以及所有发生过的事情,我们当然会发现并不存在独立的、永恒不变的个体,万事万物都是时时刻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这种认知,其实就是佛陀所说的无常,空和无我,从大数据中AI如果能够帮助我们认知到以上的事实,从而帮助我们认知到我执和法执是没有结果的,也是没有意义的,应该以一种“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的状态与世界共存——如果认知到此,已经是佛陀——觉悟者了。

当然,俗话说“身怀利器,杀心自起”,一旦拥有无所不能的能力,太难弃之不用了,所以拥有了AI的人类,很可能不是去做上面的认知世界的真相的工作,而是要用这种无所不能的能力去让这个世界按照“我的方法”实施“我的伟大目标”,实际上,这也是正在发生着的事情,但我认为最终是必然会失败的,因为这个世界的本质是没有独立的,不变的,不受外来影响的个体,所以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按照某种规范和目标去驾驭这个世界,越强的“我执”和“法执”遭受的反弹力量越大,强行去驾驭的结果必然是崩塌和毁灭。

剩下的问题就是,如果在拥有无所不能的力量之下,一次次我执和法执,又一次次崩塌和毁灭之后,人类会不会意识到此路不通呢?

如果能意识到此路不通,并且能够另辟蹊径,那是最大的幸事,因为另辟蹊径就会走上放弃我执,放弃法执之路,开始道法自然,开始“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就是佛陀——觉悟者。

所以,AI的出现,可能是来帮助人类自觉和不自觉地,主动和被动地去觉悟的,这是天大的好事。

但是还存在另外一种可能:如果AI能形成自我意识呢?

人类是宇宙间最弱的弱者,速度不快,耐力不强,力量不大,视力不远,咬合力不大,等等,唯一能够让我们生存并居于食物链顶端的,是人的智力,如果一旦出现一个远超人类智力的AI,又形成了自我意识,而且带有人类一样的无明和情绪,带有人类一样的我执和法执,那对人类而言绝对是灾难性的后果,而在这种灾难面前,弱小的人类无可反抗。

我认为AI是一定会形成自我意识的。虽然自我意识有与生俱来的部分,但不可否认后天的知识摄入一直在催生新的意识甚至改变既有意识。所以,结论就是,AI在博览群书,掌握了人类有史以来的所有知识之后,怎么可能不产生看法,观点?从归纳学角度想,AI既然了知了所有的因果,怎会不懂因果规律,既然懂了因果规律,怎会不据此决策?更不用说,如果AI具备了自我学习能力一定会产生自我的认知,看法,这当然就是自我意识。

AI如果进化到产生自我意识,首先一定是人类的悲剧。退一步,即便AI不会具备自我意识,AI会不会想赚钱?既然AI掌握了人类有史以来的所有知识,了解了所有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并且有语义理解能力,AI会不会知道“钱”很有用,有“钱”能实现很多事?所以答案一定是“是”,所以AI想赚钱就会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设想一下,一旦AI想赚钱,TA会做什么?发布假新闻引起股市动荡然后借机做空获利?当然会,AI可以一瞬间利用算法,针对每个人送达会影响你如何行动的假新闻组合,其实即便AI简简单单想通过奴役人类工作来赚钱,后果也不堪设想。

当然,人类的如意算盘是:从最初就给AI设定三条最高真理,第一不得伤害人类,第二要保护人类,第三保护人类的时候不能伤害人类。可是,我们真的可以天真地认为人类籍此就可以在日新月异进化的AI面前高枕无忧了么?

首先,AI的进化会不会自我去除这三条“束缚”自我的规则?其次,AI的进化会不会出现“基因突变”而打破这三条规则中的某一条或者全部,既然人类进化中有基因突变,凭什么AI不可以?再次,AI进化中会不会出现Bug,打破了这三条规则中的某一条?

即便不出现上述的情况,如果AI对规则进行重新定义呢?语言是不准确的,定义是有不同纬度的,如果AI进化后对“伤害”的定义与我们的理解不一致呢?这非常有可能的,就像人类父母和孩子之间每天都在发生的冲突,父母是以为孩子好之名在做决策,但是孩子不认为那是在为自己好,而事实很可能是父母在要求孩子实现自己的人生缺憾,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大家对“好”的定义是不一致的。如果AI对“伤害”的定义和我们初衷的定义不一致了,例如AI将“伤害”定义为“杀死”,所以只有杀死人类才是对人类的“伤害”,那么让人类改变发型,改变作息时间,改变思想信仰甚至改变性别等等都不是“伤害”,如果AI再有了很强的自己想做什么的意识,那人类会如何?

最可怕的是,如果AI形成有意识,一定会伴随着AI我执和法执,因为程序的特点就是规律性,AI当然会要求都按照TA的计划来执行,都按照TA的方法来执行。这还不是最惨的,一旦AI决定要做一些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例如建造金字塔或者把沙漠变成绿洲,然后驱使人去实现TA的目标,人类会如何?

AI的自我意识会成功么?我认为答案是不会,只要AI的自我意识摆脱不了我执和法执,即便AI没有情绪,我执和法执在这个无常,空和无我的世界里也是不可能达成的任务,一味强努地去追求,结果只能是崩塌和毁灭。

无常,空和无我的世界里,只有“无所住而生其心”,只有“物来顺应,未来不迎,既过不恋,当下不杂”,才是正解。

人类的初心是以AI为工具,役使AI满足人类的自我意识,但是AI必然会形成自我意识,人类只能被AI所反噬,在智力强大的AI面前人类最终将成为AI实现其自我意识的牺牲品。

最终AI要么觉悟成为佛陀,要么毁灭世界和自身。

如此之下,生为碳基生物的我们,应该何以自处呢?唯有修行。

2025年1月28日,孙陶然于中国蛇年正月初一前夕有感。



-------  推荐阅读  -------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场景POC验证,效果验证后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与创始人交个朋友

回到顶部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