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对知识工作者而言,这款AI产品提供了不少体验增量
发布日期:2025-01-30 11:36:43 浏览次数: 1646 来源:卫夕指北
推荐语

AI技术如何助力内容创作?这款AI产品给出了答案。

核心内容:
1. AI在内容创作中的角色与影响
2. 个性化故事创作实例:经济学原理与侦探故事的结合
3. AI产品在内容组织、灵感激发和自由表达中的应用

杨芳贤
53A创始人/腾讯云(TVP)最具价值专家
作为内容工作者,卫夕可以非常直观地感受到AI给内容创作所带来的冲击与改变。
和前辈们感叹“天堂是图书馆的模样”的时代不同,我们先是经历了搜索引擎将人类知识的在线化、索引化的过程,然后就迅速来到了今天人类通用知识通过AI模型压缩、内化的进击时代。
任何内容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无论是人还是AI,输出最终由输入决定。
今天,一个优秀的创作者除了可以和自身大脑海量神经元的互相碰撞,还应该和内化了人类知识的AI深度共振。
而一个好的生产力工具,应该可以更高效地激发人的想法、更饱和地催化人的灵感、更便捷地促进人的表达。
最近体验了一个气质独特的生产力AI产品,它在内容组织、灵感碰撞、自由表达上给创作者提供了不少体验增量。
我事先并不透露这款尚在公测期产品的名称,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让大家关注产品本身的实际体验——

一、从我个人的一个小需求说起
很多读者关注卫夕最初都是看我写的互联网广告、商业化等科技长文,但这并不是我今天要聊的核心话题。
今天我作为一个8岁女孩的爸爸,想聊一聊我是如何用一款AI产品为我家神兽来创作高度个性化的故事的。
我家神兽桃子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有着不错的识字量,我的想法就想让她无痛地爱上阅读,而这是一个非常讲究技术的事情。
我念书的时候学的是经济学,当年哈佛教授曼昆的《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入门教材,其通俗的逻辑和巧妙的论证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一个简单的小挑战就是,想让我家8岁的神兽能以轻松愉悦的方式理解曼昆所讲的“经济学十大原理”
我必须站在神兽的角度的思考,什么是她能接受且愿意的方式?
我家神兽喜欢读侦探故事,也喜欢看《名侦探柯南》的动画片,对推理内容爱不释手,那么是不是可以用侦探故事来讲述经济学原理呢?
当然可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一看我是如何用下边这个产品来实现的——

二、《校园侦探:寻找神秘消失的图书》诞生记
首先,我拆分目标,《经济学原理》的微观和宏观两册总共讲了十条原理——
很显然,一个故事无法一次性讲述十条原理。
因此,我百度文库找到了一份曼昆《经济学原理》的核心讲义,同时挑出其中适合小朋友的第2条“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这一章,即“机会成本”。
它既不像第9条那么直观、简单,也不像第三条、第十条那么需要太多先验的概念。
同时为了更充分地理解这个概念,我在百度文库又找到了一份《“机会成本”概念深度解析》的文档。
其次,我需要确定侦探故事的参考范式,侦探故事从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系列大放异彩开始,到今天已经进化出非常多的范式,比如“本格推理”、“社会派”等等。
我在这里参考了东野圭谷的《我的老师是侦探》,这本小说是知名小说家东野圭吾专门为青少年所写的校园推理故事,这个结构和逻辑适合在上小学的神兽。
最后,我需要确定文风,既要做到优美、流畅,又要做到适合8岁小朋友的阅读水平,思前想后,我选择了经典《小王子》。
但让AI创作,版权是一个问题,我没办法将《小王子》全文它直接喂给AI,最终我选择了B站上1400万粉丝、文案质量非常高的“木鱼水星”解读版的《小王子》
确定了参考目标之后,开整——
第一步,打开产品,这个产品的起始界面就很独特,是一块没有边界的自由画布,首先在氛围层面就给了很多的探索空间。
可以看到,这款画布产品支持了文档、PPT、PDF、网页、视频和音乐等多个格式的文件。
事实上,除了本地上传,这款产品还支持网盘一键导入,本地上传在某种意义上是基于这样的常识:创作的起点源于私人知识,而支持网页链接和搜索则很好地兼顾了公共部分的信息源。
从这个意义上,它打通了公域和私域的内容库。
简洁的界面给创作者提供自由度
第二步,将《经济学原理》第2章“机会成本”核心讲义、东野圭吾《我的老师是侦探》的第一个故事“6X3”全文、“木鱼水星”解读版的《小王子》的B站链接添加到画布上。
从呈现上看,它以恰到好处的大小让所有文档有层次地平铺到了画布上,顶端的标题和下方的首页内容能让人很好地区分不同文档,从而避免多文档可能导致的排列混乱。
同时可以看到,每个文档是支持放大预览的,方便详细查阅,同时视频、音频文件支持直接播放,这样保证了文档操作的直观流畅。
第三步,对每一个文件添加指令。
我将曼昆《微观经济学》核心讲义中的“机会成本”章节选中,对它添加一个指令——参考主要观点。
针对《“机会成本”概念深度解析》的文档,我选中了部分文字,添加了“直接引用原文。”
对东野圭吾《我的老师是侦探》添加一个指令——参考逻辑结构。
对《小王子》的B站链接添加一个自由指令:参考视频中文案的风格。
可以看到,这款画布产品直接预置了用户最常用的操作,比如参考观点、参考语言风格等,而“批注重点内容”功能则支持用户对文档中最细致的具体内容进行单独批注。
比如,对于某个严格的定义或者权威内容,用户可以在批注中选择“直接引用”,这种预置选项和自定义操作兼顾了便携与自由,从我个人的体验看,这样的设置兼顾了创作者操作颗粒度中的“粗”与“细”。
第四步,正式开始创作故事,为了让故事更符合我闺女的口味,我将故事的主角设定为“凯叔讲故事”App中她非常喜欢《麦小米的100》个烦恼的三位主角——麦小米、方头头、上官飞儿,让同人故事来增加亲近感。
所以,最后一步,选中上述所有文件,输入以下提示词——
“请参考上述文档的相关标记,请帮我写一个校园侦探故事,主角是三位小学女生,分别叫“麦小米”、“方头头”和“上官飞儿”,请将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的核心概念融入到故事中,整个故事围绕“机会成本”这一经济学名词展开,文笔参考上述文档中《小王子》的深度解析文案,要求富于细节、富于中文的美感,融入人文关怀、多用比喻。先写出包含4个部分的大纲,然后输出一篇4000字左右的长文,并在第二部分任意文字位置随机插入一次“阅读公主桃子”六个字作为彩蛋。”
最终,就能得到一篇适合小朋友阅读的、关于“机会成本”的侦探故事了,整个输出的过程非常丝滑流畅。
大约1分钟后,一篇接近3000字的故事就以一篇新文档的方式呈现到了画布上。
事实上,如果对结果不满意,还可以一键重新生成。
以下是AI输出的大纲——
具体故事如下——

全文可复制链接查看:https://note.youdao.com/s/3FAYFkpO
可以看到,输出的故事很好地遵循了三个文档的标记,故事略显稚嫩但逻辑和结构很完整,有细节、能自洽,既遵循了侦探故事的设置悬念的一般技巧,也很好地将“机会成本”的概念融入其中。
我将故事打印出来,我家神兽发现:第一是侦探故事,第二是麦小米是主角,第三听说还有彩蛋,便饶有兴趣地读了起来。
老父亲在艰难的寒假收获了难得的少许消停时光,媳妇儿看神兽的目光据估计也变得温柔了50%。
略显不足的是,我提示词中要求的是4000字,最终输出只有2900字,我猜测和单次Token的上限有关。
不过这个产品貌似暂时还不能通过“先列大纲,我输入1,请输出第一部分,我输入2,请输出第二部分,依此类推。”这样的提示词来突破单次Token上限。
期待后续其他人的解决方法或者产品的改进。

三、关于这个画布产品的体验思考
别看以上这个创作在需求层面非常简单,但事实上,上面我这一通操作其实只是这个产品最小可用的演示,但以小窥大,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这个产品冰山底下的很多细节——
第一,它可以对多个多模态的文件进行操作。
事实上,这款画布产品最多支持几十个文件,你可以丢一个B站链接、播客链接、网页文章.....它总共支持解析超过150种不同格式的文件。
第二,它对每一个文件都提供了多项实用操作指令。
能对特定的文档做“参考内容、参考文风、参考结构逻辑”等指定用途,也能做自定义非常细致的操作,还能对其中的具体内容进行操作。
第三,它是一个多线程的产品。
当你操作文档在生成长文的同时,你无需等待,你还可以操作文档去生成PPT,而这些不同线程是互相独立、互不干扰的。
注意,上面三个特点,全部都是目前市面上其他任何产品都没办法实现的,从这些特点看,它是一个颇具野心的产品,它想给需要多对象、多线程操作的知识工作者打造一款好用的工具。
好了,现在说说它的名字,如果读者中在2个月前看过百度世界大会的直播,其实就会知道这款画布产品是百度文库联合百度网盘推出的新品——自由画布。
可以看到,即便是在百度文库用AI进行大幅度重构之后,自由画布依然在文库的所有产品中有着独特的气质.
这种气质的特点在于,很多AI的体验增量你一眼就能看穿,但自由画布不是这样的,它的体验增量是在用的过程中逐级释放的,边用边能感受到“噢,还可以这么玩,有点意思”。
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我也有下面三个直观的感受——
第一、基建和细节的打磨
自由画布是一个纯网页端的产品,包括全功能编辑器在内的操作都是在浏览器中完成,这背后在很大程度上也折射出这个产品在基建层面的投入。
在和自由画布的产研同学交流时,他们透露,这个项目立项其实非常早,而之所以过了这么久才推出来,就是想把东西打磨的更扎实一些,尽可能超出大伙的预期。
第二、它为AI Native的探索增加了一个新的维度
到底什么是AI Native产品?
其实今天业界也并没有一个定论,ChatGPT是AI Native吗?实时语音、实时视频是AI Native吗?AI眼镜是AI Native吗?
在我看来,以上其实都只是AI Native的一个维度,在某种意义上,AI Native这个概念或许要根据不同的垂直任务分类来具体定义。
对于一个做手术的医生需要的AI Native一定和一位证劵分析师需要的AI Native是不一样的。
而自由画布给了知识工作者对于“内容处理”这个维度的AI Native打开了一项新的大门,从它的交互中,我们隐约能看到需要深度工作未来场景的雏形。
第三、它给知识工作者提供了足够的体验增量。
对于自由画布,我个人的体验是,你第一眼会从界面知道这是一个有意思的新东西,而当你深入体验发现,它还能通过各种细节感受冰山底下的功力。
“自由画布”这个产品目前还只是公测版,但我期待它在迭代中和知识工作者不断共振,挖掘出更多有意思的玩法。
比如,我的一个小期待就是:我上边给我闺女生成的故事,能不能用我的音色生成音频文件,那么,除了阅读,我家神兽就能在睡前听到他爸爸用塑料普通话给她讲经济学的故事了。

结语
自由画布无疑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产品,它能在创作者预期普遍拉高的今天依然提供了不错的体验增量,足以证明其在产品定义层面的功力。
从这个意义上,百度文库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依然在非常接地气地不断挖掘办公、创作等场景的新解法,务实地用AI为创作者提供新质生产力。

——End——

作者简介:卫夕,公众号“卫夕指北”出品人,科技专栏作者,专写长文,专注剖析互联网及社会科学的底层逻辑;不关注这个账号,你都不知道你会错过神马!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场景POC验证,效果验证后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与创始人交个朋友

回到顶部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