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37手游在 AI 智能分析的探索
发布日期:2024-09-20 11:20:26 浏览次数: 1673 来源:DataFunSummit


导读 本文将分享 37手游在 AI 智能分析方面的探索与应用。

主要包括以下几大部分:


1. 异常诊断与根因分析

2. QBI 波动分析与智能洞察

3. 智能搭建与智能问数

4. AI 数据分析报告

5. Q&A

分享嘉宾|史飞翔 37手游 技术部 大数据平台资深开发工程师

编辑整理|唐唐

内容校对|李瑶

出品社区|DataFun


01

异常诊断与根因分析


1. 前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在数据分析领域的应用也日益深入和广泛。



智能分析平台功能由最开始的问数、出图表和做报表,逐渐发展出智能总结、波动归因等洞察分析能力。本次分享就将聚焦于分析部分。


一个优秀的可以投入正式生产使用的智能化 BI,需要具备以下三方面的能力:


  • 丰富完备的 BI 功能


  • 极速的交互,查询效率快,达到秒级


  • 结果 100% 准确可信赖,能达到业务的预期


鉴于产品最终要给业务方使用,需要聆听业务侧的声音,所以针对 BI 智能问数功能,我们做了一个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人对 BI 智能问数并不感兴趣,另有一部分人认为不需要,还有一部分人表示只有移动端需要此功能。此外,调研结果还显示,业务方并不期望通过问答的形式展示结果,毕竟这样的操作效率还不如直接查询报表查询;而是更关心 AI 的分析能力,即通过数据得到分析结果,方便数据有异常的时候可以洞察是什么原因导致,或者是基于当前的数据进行解读并输出分析报告。


2. 生活案例



接下来通过一个例子,介绍如何进行异常根因分析,给业务提供更多的价值。


夏天的时候,树叶会变绿,气温会升高,而蚊子也会变多。那么,如果我们基于「树叶会变绿」+「气温升高」两个因子,对「蚊子变多」进行预测,虽然结果准确,但是蚊子变多的根本原因并不是「树叶会变绿」+「气温升高」两个因子直接导致的,比如某些极端的地方,树叶常年都不会变绿,但是气温也会升高,这种场景下该模型就失效了。



也就是说,如果仅基于传统的相关性分析,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树叶变绿」是导致「蚊子变多」的一个因素。而通过因果分析可以发现,「蚊子变多」的根本原因是「气温升高」。


3. 数据异常排查现状



对于业务的应用场景,都是基于发现,从结果去找原因。而数据异常排查的现状如下:


(1)人工成本高


在日常工作中,业务方发现异常的数据之后,假设游戏某一天的大盘数据 DAU 突然下降,业务方会基于不同的游戏、不同的渠道等等进行多维度交叉分析推演,需要人工手动分析,成本高。


(2)依赖主观性


依赖分析人员的主动性、预警及时性,容易产生预警不及时的问题,并且有些人分析洞察不够,得到的结果就会不够准确。


(3)分析耗时长


比如 1 个游戏项目,需 1 个人力每天花费数小时进行数据监控,但仍有监控不到位的情况。


4. 分析思路



针对如何提升业务的效率,如何快速定位出核心影响因素,我们制定了一些策略。


(1)业务层


沟通确认要监控哪些指标及维度,比如监控 DAU 还是 ROI,监控哪些游戏、哪些渠道等。


(2)数仓层


进行维度和指标的开发。


(3)根因分析算法层


通过贡献率数学模型,定位指标异动的根因,最后对影响因素进行汇总。


(4)展现层


根因分析报表发送与指标下钻分析报表。


根因分析的具体逻辑如下:


(1)不同类型指标调用不同算法


根据指标类型,调用不同的贡献度计算模型。


(2)维度多层拆解


针对多个维度进行剪枝,比如「树叶变绿」并不是「蚊子变多」的影响因素,所以先把「树叶变绿」这个影响因素剪掉,剪完之后定位出核心的影响因素。


以 ROI 指标异常为例:


(1)大维度拆解


对维度「广告组」、「渠道」进行拆解,拆解完之后,定位到某些广告组、渠道的影响因素比较大。


(2)细维度拆解


基于广告组、渠道维度贡献度校大的维值组合,进一步拆解维度,即对细维度继续进行拆解,比如拆解到出价工具,定位到某出价工具是核心影响因素。如果定位结果发现三种出价工具对指标异常的影响几乎相等,此时可以进行上卷,比如定位到其实是某些广告主跟渠道,而跟出价工具无关。即基于广告组、渠道、出价工具维度,提取贡献度较大的维值组合。


(3)指标多层拆解


定位出来维度后,可以进一步对指标做分析。基于异常的维值组合,折解 ROI 指标(设备成本、LTV),即可能是设备成本导致,也可能是 LTV 导致。如果 LTV 影响占比较高,则可以继续进行拆解(付费率、付费 arpu),最终定位到核心的影响因素以及核心指标。



比如监控大盘指标,发现某天的指标异常,首先基于游戏进行维度的拆解,这里有很多维度,比如从游戏 1、游戏 2,拆解到广告,看是哪个广告导致的,接着再进一步拆解到渠道,层层拆解。对于游戏 1,三个渠道对大盘异常的贡献度几乎相等,则定位渠道不是核心影响因素,此时进行剪枝,直接定位到是广告组带来的影响。对于游戏 2,拆解到确实渠道 1 影响最大,那么定位就是广告组 B、渠道 1。



其次进行指标的拆解。指标 A 是复合指标,A=A1/A2。假设 A 指标异常,指标 A1 的变化率是 10%,A2 的变化率是 50%,那么指标 A 的异常可以定位到是指标 A2 导致,A2 又是一个衍生指标,可以进一步拆解到 C 和 D,再看 C、D 变化率,如果其变化率相同,则归因到指标 A2,如果变化率差别大,则可以直接定位到那个指标。


5. 贡献率计算



(1)基础指标


对本月数值和上月数值求差,然后计算变化率。


(2)派生指标


计算组内贡献度、组间贡献度,通过这两种贡献度叠加来计算最终的贡献度。


实际应用场景中,通过看板展示每天的数据是否有异常,如果有异常,核心的影响因素是哪些,具体的指标是多少。另外,每天还会推送数据异常诊断报告给业务,可以定位到是哪个游戏、哪个广告组等。


同时业务方还可以基于分析结果进行 AI 问询,系统会生成分析报告,告知业务方异常是由哪几个指标影响,核心影响的维度是哪些,并给出分析结论。如果让业务方直接问询 DAU 是多少、环比同比是多少,这只是很基础的问数,对业务方意义不大。业务方更关心分析结果,比如数据的核心影响因素是什么,数据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有什么影响,所以这也是我们开发的方向。


根因分析不只限于广告的场景,而是适用于各个业务线,比如游戏运营、风控、用户画像等。以广告分析为例,有展现、点击、跳转、下载等各个环节,假设点击率突然很低,此时业务方并不是想看点击率从多少变到多少,而是想知道点击率为什么变低,是什么因素影响导致。


02


QBI 波动分析与智能洞察



接下来介绍我们结合 Quick BI 支撑的业务应用场景。


1. 波动分析


使用 Quick BI 波动分析功能来分析波动原因,展示分析结果,以及具体的影响因素,比如哪些维度影响比较大。如果某天数据变化,比如 8 月 7 号对比 8 月 6 号,数据上涨 7%,通过波动分析功能,可以定位到核心的影响因素是某个游戏导致的,然后基于该游戏继续进行波动分析。


2. 数据解读


业务方每天都可以看到报表上的数据,而他们更关心的则是对于数据的解读,一个分析的结果,比如导致数据异常的原因。数据解读是基础的解读总结,即告知业务方统计周期是多少天,最大值最小值出现在什么时候,明显的突变点、异常点等。


03


智能搭建与智能问数



我们利用了 Quick BI 的智能搭建功能,比如想要基于某些数据集生成一张报表,系统就可以自动生成一个包含多个维度、多种表现形式的看板。我们结合 Quick BI 的智能问数功能,构建了自己的一套智能问数能力,可以通过简单的问题,得到想要的数据。


04


AI 数据分析报告


分析报告是基于当前的数据,做更深入的分析。


1. 多代理模式



分析报告使用多代理模式,流程如下:首先用户查询,提出想要分析的内容,将内容提交后,通过搜索器连接互联网(gpt-researcher),基于互联网查找相关的行业内数据。拿到数据之后,后续每步均由不同的 Agent 进行处理,即多 Agent 模式。


  • 主编 Agent 负责列出大纲;


  • 研究员 Agent 基于大纲,输出草稿;


  • 审稿人 Agent 验证数据报告是否正确,是否遵循大纲撰写;


  • 修订者 Agent 梳理哪里有问题,如何改写;


  • 研究员 Agent 继续改写,重新走审核流程,直至审核通过;


  • 撰稿人 Agent 负责编写报告,包括引用的参考文献等;


  • 发布者 Agent 负责将撰稿人写的报告生成 PDF。



我们还用到了 CrewAI。


(1)Agent


Agent 可以理解为公司里的一个员工,首先给 Agent 一个角色定位,比如研究员、数据分析师、写手等等。接着再给 Agent 一个目标及上下文背景。


(2)Tasks


分配并告知 Agent 要做什么任务,提供执行所需的细节,包括任务描述、具体的 Agent、期望输出的内容。


(3)Tools


支持引用外部的工具,如网络搜索、数据分析、内容生成等,通过将工具无缝集成到 Agent 的工作流程中来增强代理能力。


(4)Process


通过流程协调 Agent 执行任务,类似于团队中的项目管理,这些流程确保任务按照预定义的策略高效分配和执行。


(5)Crew


把几个 Agent 封装组合到一起,代表一个团队,下面有撰写人、分析师等,通过多 Agent 按 workflow 使用多个工具完成特定任务。


2. 基于 CrewAI+GPT Research 生成分析报告



针对 query「请写一篇关于游戏的用户声音的分析报告」,如果需要大模型生成分析报告,只告诉他这个 query,生成的结果肯定是不符合预期的。所以需要把写报告的分析逻辑清晰地告诉大模型。
例如,写一篇关于游戏客服服务质量分析报告,首先要写整体的效果,结论性的内容,比如大客户整体的服务效果是好还是差。接着是具体分析,比如客服达标率、客服未回复次数等,还可以进一步分析客服的响应时间长,对客服响应时间、服务人数、未回复次数等进行交叉分析。



分析报告的生成效果如上图所示,包括大客户的整体效果、客服达标率、未回复人数等,后面还有一些趋势性、结论性的内容,以及建议。对于建议部分,我们还要进一步优化,告诉大模型更多的知识。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05


Q&A


Q:要把报告提纲告诉大模型才可以吗?


A:这取决于对分析报告的完整度要求。如果期望大模型分析得更好,那么就需要把分析逻辑告诉大模型。如果只告诉大模型一句话,那么大模型就写得不太好。所以提出分析报告需要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
以上就是本次分享的内容,谢谢大家。


53AI,企业落地应用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大模型应用平台+智能体定制开发+落地咨询服务

承诺:先做场景POC验证,看到效果再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与创始人交个朋友

回到顶部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