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面对AI浪潮,B2B市场部如何把握机遇,逆袭成为行业先锋? 核心内容: 1. B2B市场部面临的AI项目挑战与机遇 2. 从创收角度出发,明确AI项目的方向与策略 3. 基于客户采购旅程,优化AI项目执行步骤
最近很多B2B企业的市场总监、CMO给我们反馈,说公司强迫市场部牵头在公司内部开展AI项目,而且老板呢,还不给明确方向,只是模糊地说公司内部要融入AI,从而降本增。
CMO们自然一脸懵逼,但又实在没办法,毕竟老板下令了嘛,所以他们就开始调动市场部研究各类AI工具、国内外AI智能体等等,结果就是,工具没研究明白、推进方向也没找到、最终项目卡在那里,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但,从长远看,这并不是只是开展AI项目,而是进化为AI型B2B市场部的前兆。
这是喜事,根本没理由痛苦。
一、长线来看,这是老板给市场部逆袭的黄金门票
你现在觉得这项目推进得很痛苦,那是因为你在接触全新的事物并试图把新事物应用起来,如果现在老板告诉你让公司内部全员把微软办公三件套用起来,你肯定不会痛苦,因为你熟悉。
从未来十年往回看,可能现在的AI项目就是曾经的微软办公三件套,那你现在属于提前得到机会去实践啊,就这样坚持两年,你会发现,你的部门会变成AI型市场部,你会变成AI型CMO,到时候别人被淘汰,你工资却翻倍,想想不激动吗朋友。
二、先别问要不要做,而是想想从哪里开始
所以从现在开始,这样的AI项目,不要问该不该做,而要问怎么做。
策略是什么?战术是什么?
作为每天都跟各类B2B企业CMO打交道并且曾经也是B2B企业市场总监的我,结合各方信息,斗胆给大家梳理一下这类AI项目的推进策略和执行步骤。
首先B2B企业融入AI项目,最终是为了创收吧?其实不是降本增效,降本增效只是企业不能创收所以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并不是首选,首选还是创收。
那么B2B企业的创收,无论加不加AI,方式都是获客,服务更多客户,从而增加营收。
我问你个本质问题,B2B产品的交易链会不会因为AI的出现而缩短?甚至缩得像B2C产品那么短?
比如一个销售总监看到一款CRM不错,会不会因为现在是AI时代,所以就直接自己决定采购并付了款?他对内不上报、不开会、不立项,对外不咨询、不找解决方案、不要求乙方产品演示。
会不会??
当然不会。
所以这个问题说白了就是,AI的出现,不会让B2B产品的决策者、采购者、使用者三者合一。
那么如果改变不了,那就说明我们的营销还是要遵循这个交易链路,再细化展开下,这个交易链路就变成了客户采购旅程。
毕竟无论是决策者还是采购者或是使用者,无论哪个角色,从知道B2B某款产品到最终采购某款产品,都得老老实实按照客户采购旅程走一遍。
也就是说,我们的营销还是得老老实实遵守客户采购旅程,在每个客户触点上都做好营销工作,确保线索丝滑地从客户旅程前端滑到末尾。
所以呢,大家一定要明白,以上部分,AI目前改变不了,未来能不能改变不好说,但现在以及未来两三年内,AI不可能改变B2B产品的交易链和客户采购旅程。
三、AI项目开展的策略
明白这点之后,然后咱们再思考:既然AI改变不了客户采购旅程,那么企业融入AI项目,尤其是市场部牵头的AI项目,那AI的作用可能是加快线索在客户采购旅程中的推进速度,从而让获客这事更容易、更高效。
简答举个例子就是,可能原来,一个潜客在你们官网上下载了白皮书,到这个潜客找你们顾问咨询产品或解决方案,这个过程以前可能需要3天,但是现在由于AI的融入,使得这个过程只需要1天。
这回大家明白了吧,所以B2B市场部开展AI项目的核心策略就是用AI技术或工具加快线索在客户采购旅程中的推进速度。
那么大家看图,这个核心策略说白了就是用AI加速线索从RawLeads变成MQL变成SQL变成商机,最终成交。
那么执行步骤也很明显了,就是把AI技术和工具融入到客户采购旅程的四个阶段:认知、考虑、对比、采购。
但是问题在于怎么把AI技术或工具融入这四个阶段?是盲目的融合吗还是有原则的融?那肯定是遵循某些原则
那原则到底是什么啊?原则其实就是AI的融入必须满足线索在各个阶段的需求。
你想啊,线索,或者我们叫潜客,他在认知阶段的需求跟他在比较阶段的需求肯定是不一样的。
在认知阶段,他想的是上哪儿找能解决自己痛点的资料?跟谁聊能解决自己在工作中的困惑?
但是在比较阶段,他想的是你们产品靠不靠谱?上线你们的产品费不费力?他该不该牵头推进这个项目?万一搞砸了谁来背锅?
所以你看,AI在每个阶段的融入,其实侧重点都不太一样,本质就是因为潜客在每个阶段的需求不一样。
那么大家再看图,我把潜客在每个阶段的需求简单列了下,不一定全面,但是基本上是这个情况,然后请跟着我默念我将要说的下一句话:B2B市场部开展AI项目的执行方式就是围绕着潜客在客户采购旅程中的阶段性需求,把AI技术和工具融入到工作内容中,最终实现线索状态的加速转变。
咱们还是举个例子吧
比如第一阶段:我们要干的事就是借助文生文、文生图、文生视频、图生视频等AI技术和工具,缩短内容创作时间、增加内容数量、提升内容质量,快速地投放到各个渠道、各个客户触点上,从而加速让客户意识到自己的痛点并产生相应的需求。
那么这个阶段你就会考虑很多细枝末节的事儿,比如生成文章的初稿是用Deepseek呢还是用通义千问?生成动态图表是用即梦呢还是用可灵?部门内部开会记笔记是用飞书呢还是用讯飞?要不要培养个智能体?怎么丰富知识库等等等等。
这个咱们就不在这里展开了,改天另行展开。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场景POC验证,效果验证后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04-16
从浏览到购买:AI 智能体如何促进线上购物
2025-04-16
AI Agent:企业数据分析与数字化转型的智能引擎
2025-04-15
insMind: AI驱动的产品图片编辑工具
2025-04-14
Manus终于开放了!填码直接用,他们是懂营销的~
2025-04-13
企业用AI业务场景都需要 100% 的准确性!
2025-04-13
大模型在政务服务 “办事前、中、后” 的场景应用与落地研究
2025-04-13
一文看懂 AI 获客智能体工作流,省掉90%短视频制作成本!
2025-04-11
市场总监们必看!AI 浪潮下,我们如何逆天改命、卷出新高度?
2024-12-25
2024-07-20
2024-11-06
2024-08-13
2024-07-18
2024-11-02
2024-07-25
2024-12-25
2024-09-06
2024-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