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私有化部署
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人工智能| "干掉麦肯锡"?顶级咨询公司的护城河,AI跨不过

发布日期:2025-04-22 05:41:02 浏览次数: 1524 作者:增长 Growth Croissance
推荐语

AI真的能取代顶级咨询公司的专家吗?本文深入探讨AI在咨询行业的真实应用和局限。

核心内容:
1. AI在咨询行业的营销宣传与实际应用差距
2. 咨询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三大维度:内部协调、危机决策、战略远见
3. AI在处理复杂人文因素和未知危机时的局限

杨芳贤
53A创始人/腾讯云(TVP)最具价值专家

注:图片来自于网络

导读:笔者在文章《咨询|前麦肯锡员工用AI写提案:咨询公司在AI时代的下一波增长点》、《咨询|“我们是来干掉麦肯锡的!”》中分享过,AI浪潮对于咨询公司的冲击。当然,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再去后台翻阅更多内容。

来源:AI

连载共三期,欢迎大家关注。

1、《"干掉麦肯锡"?顶级咨询公司的护城河,AI跨不过》

2、《当 AI 成为咨询顾问的 "数字幕僚":人类专家的价值正在被重新定义》

3、《AI 时代的咨询业:人类顾问正在进化成“战略翻译官”》

更多资讯,欢迎关注公众号

1、“麦肯锡杀手”,营销还是现实?

上图为笔者在公开演讲内容,也来自于咨询|“我们是来干掉麦肯锡的!”》。

AI 成了新的"麦肯锡杀手",但真实情况远比营销故事复杂得多笔者在咨询行业15年,看过太多咨询行业的"颠覆者"来来去去。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第一手的观察。

"30分钟完成麦肯锡两周工作量",这样的营销标语充满诱惑力,但实际应用中往往障碍重重。而笔者在最近网上整理的YC在2025年投资企业名录里,查到最新关于Operand(如上图示公司名字)定位如下。

根据Gartner最新调研,82%的企业在尝试AI咨询工具后,最终还是选择了人类顾问把关。这个数据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这也是笔者经常倡导的“human-in-loop”概念。

拿笔者最近交流过的一个战略咨询项目举例,客户最初尝试用AI系统规划全国门店扩张策略。而AI基于海量数据,给出了看似完美的选址方案。但实际执行半年后,多个城市的新店出现严重亏损。

复盘发现,AI忽略了城市文化差异这个关键变量。比如,在某些传统文化浓厚的二线城市,消费者更倾向于在熟人推荐的老字号消费,而不是光顾装修时尚的新店。这种微妙的人文洞察,是纯数据模型(在现阶段)难以捕捉的。

2、咨询公司创造价值的"三大密码"

笔者认为顶级咨询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如下三个维度:

  1. 内部协调能力 -> 通常被简化成:咨询顾问提供“情绪价值”
  2. 危机决策经验 -> 通常被简化成:咨询顾问是“背锅侠”
  3. 战略远见能力 -> 可以简单理解为:证明行得通的项目经验

某大型企业的战略转型项目,表面上看上去是制定新能源转型路线图,实质是化解三个派系之间的权力之争。咨询顾问可以经过深入调研和反复协调,设计一套"渐进式转型方案",既保证了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布局,又让各方都保住了利益。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咨询顾问的解决方案被企业里诟病“过于传统”、“无法落地”;而这些评价的背后,固然有咨询顾问自身能力的考量,也有企业内部复杂性的权衡

在目前笔者看到的AI解决方案里,还没有“对齐“这部分AI能力

同时,在类似“黑天鹅”的事件中,过去的经验并不能很好地去解决未来的问题。例如,供应链危机。AI可以基于过去的数据提供了一份应对方案,但是在危机中,过去的经验往往会带来误导。

这时候,某Big4团队凭借多年积累的危机处理经验,提出了一个打破常规的解决方案:将供应商改为战略投资伙伴,通过股权绑定确保供应链安全。这种创造性的危机应对,需要丰富的实战经验和跨界思维。

可以简单地理解为,AI的预训练更多是基于过去的数据和经验;尤其是在给出结论的时候,从宏观上来看是一个”概率“模型。所以,在商业模式的创意方面,AI暂时也无法达到行业专家的能力和水平。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垂直领域的AI初创公司,都需要该行业专家的支持;他们的出现对于初创企业来说,简直就是”宝贝”

3、"人性暗面"?

永远不要与人性去斗争。

从业咨询15年左右,笔者发现很多时候,企业管理中棘手问题通常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人性”的问题。

例如,如何去平衡好各个部门之间的权力斗争?又或者笔者之前遇到的一家中美合资企业,给企业提供人力资源优化的咨询项目。根据数据分析,行业对标,美方认为企业的人力资源是冗余的,并且需要被”优化“;而中方的领导则反复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
这种情况下,如果是当今的时代,AI很有可能建议直接裁撤40%的中层管理岗位。但基于对国企体制的深入理解,其实顾问可以设计一个"岗位转型计划",将冗余人员转岗到新业务部门,既完成了组织精简,又避免了社会风险
这种平衡各方利益的智慧,是AI难以具备的。

同时,麦肯锡自身的一项研究显示,AI在跨文化咨询项目中的失误率高达58%。原因很简单:文化是一个动态演化的复杂系统,很多关键信息藏在日常交谈、非语言沟通中,这些都是AI难以准确理解的。

AI大神之一的Yann LeCun也强调过,人类的很多数据不单单是文字;还有图像、语音、视频等。这些数据,目前来说,还没有完全被充分利用和挖掘。

最后,兜底。无论是简化了咨询顾问的日常工作,还是大家茶余饭后的调侃;决策,尤其是重要的战略决策,到最后还是要有人兜底。而兜底的一定不是人工智能AI。很多时候,咨询顾问还要承担企业战略决策风险的责任(虽然不是金钱,但至少有公司品牌)。

企业的每个重大决策都涉及伦理判断。当一个企业需要在效率和社会责任之间做选择时,需要有人站出来承担这个决策的后果

下一篇内容:顶级咨询公司的AI反击战

面对AI挑战,顶级咨询公司并非消极防守,而是主动拥抱技术革新。

例如,麦肯锡的QuantumBlack实验室开发了"战略压力测试"系统,将AI的数据分析能力与人类顾问的经验判断相结合。波士顿咨询集团推出的GAMMA平台,要求每个AI方案必须经过资深顾问的实战检验。埃森哲则成立了专门的AI伦理委员会,确保技术创新不偏离人文价值。

展望未来,笔者认为AI不会"干掉"麦肯锡,而是会重塑咨询行业的服务模式。真正的价值创造,来自于人机协作而非单方面取代。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企业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既懂技术又懂人性的专业顾问。

AI是绝佳的分析助手,但永远不可能成为最终的决策者。因为企业经营的本质,终究是人的事业。

来源:AI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场景POC验证,效果验证后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回到顶部

加载中...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