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AI 的发展进入深水区,大模型的应用已不再局限于理论探讨,而是逐步渗透到各行业的核心业务之中,尤其是在金融科技领域。如今,AI 和大模型不仅在提升运营效率、优化客户体验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还推动了创新型金融服务的不断涌现。然而,如何有效推进 AI 和大模型在金融科技行业的应用与实践,充分释放其潜能,依然是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日前,围绕“推进 AI 和大模型在金融科技行业的应用与实践”这一主题,InfoQ 与嘉银科技技术中心人工智能经理姜睿思探讨了 AI 技术在实际业务场景中的落地挑战与解决方案。InfoQ:嘉银科技目前在 AI 领域有哪些主要的应用场景和产品?以及在 AI 方面的整体布局是怎样的?目前的主要投入方向有哪些?姜睿思:嘉银科技在 AI 领域的应用场景广泛,产品多样,整体布局全面,且投入方向明确。我们还将继续秉持创新引领发展的理念,不断深化在 AI 领域的应用和探索。我们在 AI 领域的主要应用场景和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类:
智能风控:我们利用 AI 技术构建了精准的风控模型,能够实时监测交易行为,有效识别潜在风险,提升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
个性化推荐:通过 AI 算法对用户数据进行细致分析,实现个性化推荐系统的优化。这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还有效提高了营销转化率和客户满意度。
智能客服:我们引入了基于 AI 的智能客服系统,能够自动识别用户问题并提供准确答案,大大缩短了客户等待时间,提升了服务效率。这一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我们的客户服务流程中,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
自动化流程:借助 AI 技术,我们对业务流程进行了优化和自动化改造。通过智能化手段减少人工干预,提高了业务流程的执行效率和准确性。例如,利用 AI 能力自动审核申请材料,大幅提高了审批效率。
此外,我们还自研了多款 AI 相关产品,如智能外呼系统、智能运维系统,机器学习平台 等,这些产品 / 系统都在各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AI 布局方向上,主要以赋能金融科技业务和提升运营效率为核心目标。通过构建多维度的 AI 产品矩阵,我们致力于赋能金融机构实现数字化建设和运营效率提升。从技术选择的层面,主要是自然语言处理(NLP)、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等。我们持续加大在 AI 领域的研发投入,包括人才引进、算法研发、产品优化等方面。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我们希望能够为金融科技行业带来更多创新的解决方案。InfoQ:嘉银科技在 AI 技术的选择和研发方面有哪些策略和方法?姜睿思:技术选择策略主要有以下考虑维度:
紧跟行业趋势:我们密切关注 AI 技术的最新发展,如大模型技术、自然语言处理等,确保公司选用的技术处于行业前沿。
注重技术实用性:在选择 AI 技术时,我们强调技术的实用性和业务场景的契合度。例如,我们依托先进的即时信息检索技术、多知识点问题解答能力和多模态文档解析能力,以突破传统知识库在自然语言问答方面的局限性。
考虑技术整合性:我们倾向于选择能够与其他系统和技术平台无缝整合的 AI 技术,以便实现更高效的数据交互和业务流程。
研发方面,我们坚持自主研发,通过构建专业的研发团队,不断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AI 产品和解决方案。例如,我们自研的“灵犀”AI Agent 和“棱镜”AI 质检平台,都是基于自主研发的技术。第二,我们的 AI 系统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可以不断汲取并学习业务知识。随着知识库内相关企业知识的更新完善,问题解答的精度也在持续提升。第三,我们充分利用多维度数据,如音频、文本等,通过自研算法进行数据挖掘,为业务提供精准决策支持。第四,在研发过程中,我们始终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用户数据的隐私和安全。同时,我们也通过自研技术打造“白泽”安全系统,实现全面主机监控和高效攻击溯源,保障系统安全。总的来说,在 AI 技术的选择和研发方面,我们会注重紧跟行业趋势、实用性、整合性以及自主研发等多个方面。我们将继续秉持这些策略和方法,不断推动 AI 技术在公司业务中的应用和发展。InfoQ:有遇到技术决策不如预期的情况吗?姜睿思:现在行业内基本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因此试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由于项目需要结合我们的业务场景和数据的特殊性,而这些数据往往比较敏感,因此我们在一开始并不完全清楚最终能实现什么样的效果。同时,我们也持续关注新技术,比如 RAG 和 Agent 出来也没有很久。在以往的项目中,如果遇到类似的新技术或更底层的技术,我们会进行评估和判断,如果这些技术具备通用性或有可能提升项目效果,我们就会进行尝试。因此,虽然我们现在的工作量比以前多了,且确定性也降低了,但我们也只有通过不断试验和探索,去逐步推进项目的发展。InfoQ:您能否分享一些具体案例,说明大模型如何在金融知识密集型和作业密集型场景中发挥作用,解决了哪些痛点?姜睿思:在金融知识密集型场景中,大模型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复杂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上。以数据分析为例,利用 AI 大模型能力进行数据分析,大模型能够理解自然语言提出的问题,并自动生成相应的 SQL 查询语句,从而帮助用户快速获取数据分析结果。这类应用大幅提高了数据分析效率传统上需要专业人员手动编写 SQL 语句的过程不仅耗时,而且容易出错。而通过大模型,非技术人员也可以通过自然语言与系统交互,轻松获取数据分析结果,降低了技术门槛,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到数据分析工作中。在作业密集型场景中,大模型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智能客服领域,传统的人工客服由于成本高且效率有限,难以应对大量的客户咨询。通过将大模型应用于智能客服系统,能够自动回答常见问题并处理投诉,显著降低了人工成本。例如,基于 AI 大模型的智能客服系统每天可以处理超过一万次的咨询,不仅提高了效率,还提升了客户满意度。InfoQ:在推动 AI 和 大模型项目的过程中,您遇到过哪些主要挑战?这些挑战是如何解决的?姜睿思:主要有五大方面的挑战。首先是数据质量和数量的问题。在训练大模型时,我们发现可用的高质量数据有限,而且数据存在不一致和噪声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数据清洗和预处理,消除了噪声和不一致数据。此外,我们采用了数据增强技术,通过变换和合成生成新的训练样本,增加了数据量。同时,我们与合作伙伴共享数据,扩大了数据集的规模,并确保数据隐私和安全。其次是模型复杂性和计算资源的需求。大模型通常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存储空间,这对我们的基础设施提出了挑战。为此,我们投资升级了硬件基础设施,包括高性能计算集群和大容量存储设备。此外,我们采用了分布式训练和模型压缩技术,优化了资源利用,减少了模型训练时间和存储空间需求。第三个挑战是模型的可解释性和合规性。随着模型复杂性的增加,解释模型决策变得更具挑战性,同时需要确保模型符合相关法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引入了可解释性 AI(XAI)技术,提供更清晰的模型决策解释,并与法律和政策团队紧密合作,确保模型的应用符合所有相关法规,如 GDPR 等。在技术和业务团队的协同方面,确保两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 也是一个挑战。为此,我们建立了跨部门的协作机制,包括定期的项目进度会议和需求讨论会。此外,通过培训和研讨会,我们增强了团队成员对 AI 和大模型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促进了技术与业务的紧密结合。最后,模型的部署和监控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了确保训练好的模型能够顺利部署到生产环境并稳定运行,我们采用了容器化和微服务架构,简化了模型的部署和管理。同时,我们建立了完善的监控和告警系统,确保模型在生产环境中的性能和稳定性。InfoQ:在大模型训练和优化方面,有没有哪些创新的方法和经验可以分享?姜睿思:在大模型训练和优化的创新技术方面,主要可以总结以下几点:一. 模型训练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