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独立开发:营收6位数AI产品经验;反思
发布日期:2024-07-20 12:57:41 浏览次数: 1894


「openflowAI」,这个产品是基于 Midjourney 去做的相关生态产品,纯开发的时间在 1 个月 -2 个月左右,后边因为一些问题吧也没怎么迭代过(后边会具体讲),不过大半年的时间也给我们带来了小 20w 的收入。这篇文章也算是对自己 1 年探索经验的总结,中间踩了不少坑,希望大家可以避免

前提说明:文章表达的不一定对,只是基于我个人对目前的阶段的总结,如果大家有想深入探讨的,欢迎加我微信 ?ysbg_z,后边也会持续梳理经验到社交媒体上,也是督促自己的复盘和深度思考 ?

文章几个关键点

本期:最重要的「找人」&「找方向」

  1. openflow 的心酸路程
  • 几个重要节点
  • MVP 和 PMF 之路
    1. MVP 是如何设计的?
    2. PMF 是怎么探索的?
  • 人&团队
    1. 怎么“找”到靠谱的合伙人
    2. 怎么初步判断是靠谱的人
  • 怎么 push 团队的凝聚力
  • 对于方向问题的一些思考
  • 下一期:具体落地的经验沉淀

    1. 产品
    2. 机会时间点
    3. 如何缩小产品定位
    4. 定价问题
    5. 如何做推广
    6. 心态
    7. 国内做生意的准备
      1. 域名备案
      2. 企业申请&公帐申请
      3. 注意事项
    8. 总结&感悟

    一、openflow 的心酸路程

    “随便换一个人早就放弃了...”这个是朋友对我这段产品经历的感慨。但是好在是坚持下来了,才算有所收获

    2023 年初的时候,我记得大家都很兴奋,感觉新时代要来了,MJ 发布了 V4,第一次接触的我叹为观止,chatGPT 也是火的大红大紫。

    即刻发布了一场 hack 马拉松,参加了组队,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那次团队组成了,项目没成,但是认识了三个人,后边一起做了 openflow(ex 腾讯、字节全栈大佬,歸藏,字节产品运营),所以说多认识「同路的朋友」还是有好处的。

    2023.03

    因为自己本身也在用 midjourney,没事玩一玩,就发现这个东西模型好是好,但是 md 这个 discord 用起来太费劲了,复杂的参数格式,还不支持中文。

    想着看看搞一个提示词工具试试,整理了一些常用提示词,跟前边提到的全栈老哥说了一下思路,一拍即合就搞了,一开始很简单就是纯前端,增加常用的提示词和系统命令。为测试下用户的反馈,试探性的发了一个即刻帖,当时获得了 250+的赞,霸榜了热帖近 1 周,直接 ? 了... ?

    几天内积累了 5-6 个群的用户量,大概小 1000 人。看到这你肯定觉得 MVP 这么容易嘛?是的,现在我回想 MVP 做对了什么?其实就两点:

    工具型产品 MVP 只需要一刀,但这一刀要切住要害,找到用户痛的点。尽量减少你的功能,快速 launch,如果功能做多点,复杂一些,可能这个产品就夭折了。

    做差异化,外加赶上了热度,推广起来自然简单。


    对于 MVP 几个心得吧:

    1. 未来要做什么,一开始根本就想不清。从用户的刚需/痛点出发做出小的功能点,最小成本上线,看用户反馈,根据用户再逐步了解之后该往哪里走,这时候不用想「定位」还不到时候。

    2. 一开始做一个小点,不一定之后的市场空间就少。Facebook 一开始只是一个学校内给女生评分的工具,当时小扎估计也不知道能演变成现在的 Facebook 吧。

    3. 我理解的 MVP 的定义:能够吸引到第一批用户使用的最小功能合集。

    4. 做「差异化」有利于增长和营销,玩生推局打正 roi 能赚钱,但是挺没意思的。可以自豪的说,我们是国内第一个做 MJ 提示词工具的产品

    tips:上面?说的是指蓝海市场,在做创新,属于先发优势的一批。当然后发优势也有机会,他的 MVP 方法论和这个就不一样了,因为有了一些同行探路,有了一些数据,一开始需要把产品定位和优势想清。


    这也有一个坑:

    当时域名没备案...后边起量后,不得不花了一些时间备案,备案期间需要关网站,被同行抄底了,丢失了一大部分用户。其实想想有几个经验 ?

    1. 如果做国内市场,要提前准备一个备案域名。到时候流量起来了把网站关几天还是挺难受的。

    2. 备案如果初次备案的话,前前后后需要 1 个月时间,做好打回来 N 次的准备,审核备案那个人不会一次把问题给你说全,我也是醉了。每一次提交都是漫长的等待。(如果需要我后边整理下备案我踩过的一些坑)

    3. 如果想做商业化,别想着用个人备案了,一定要申请企业,申请企业又是一个麻烦活,后边我专项讲解


    其实放到那个时间点也有一些机会点,不用想直接做 ?,是我们错过的机会,下次浪潮要记住的:

    1. 套壳:一开始的时间点做产品差套壳,也赚的盆满钵满

    2. 做海外产品一模一样的产品,注意要「一模一样」,因为在一开始的阶段,用户买的是新奇的体验,不是你的产品到底有多好

    3. 出售「铲子」,海外产品「账号」,海外产品对接 API。比如卖 mj 和 openAI 账号的淘宝商都赚疯了

    4. 出售「教程」组建「社群」,重点是通过门槛的方式组件社群,用户买的不是「教程」,而是所谓的进入了「圈子」想要获取一手的信息,所以教程不用很复杂,重点打造社群的价值

    5. 导航网站:长远看拼的还是「域名」,这个留给开发者时间窗口很短,但价值很高

    2023.04

    歸藏加入,优化了第一版 UI,增加了翻译,更方便用户使用

    开发完这个版本,全栈开发大哥走了,去全职创业了

    同期,开启了第一波互联网「找人」行动...

    其实那个时间点,感兴趣人还是不少的,因为大厂刚好在这个时候集体裁员了几波,导致互联网上想试试独立开发人特别多。我前前后后聊了 20 多个人做了一系列筛选。最后有两个兄弟从各方面评估都不错 ?

    • 一个是美团的 p8(技术栈不对,导致接手项目特别困难,浪费了 1-2 周时间,离开)
    • 一个是一路小厂的技术小辉(野路子,有过相关的经验,开发速度也比较快)

    在 4 月底上线了新的版本增加了 MJ 模版,类似于 SD 的 C 站。用户可以非常简单输入提示词,选择模板就可以得到他想要的风格。也是一项创新,借用模版的概念来简化不同的需求,产出质量高的提示词。本质还是那个点,帮助用户最大效率的写好 prompt,围绕这个点逐渐做优化。

    经验:

    只要你下功夫去找,还是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的。但是前提是先勇敢去做,努力宣传自己的产品,吸引和感召他人加入,如果连愿景都卖不出去,那你的产品推广时候是不是也很难呢。

    如果作为团队 owner 不是开发出身,要记住技术栈一定不要选小众的技术栈,否则遇到变故都没有人接手继续!

    找人真的很难,会消耗很多时间,平时多接触和有意身边的小伙伴,提前做好准备

    2023.05

    增加登陆、支付和绘图功能,开始做商业化。直接闭环掉,之前用户需要在这边复制提示词到 mj 里粘贴,优化后可以直接出图

    这个是个大的迭代,需要把登陆系统,支付系统和 MJ 绘图前端 UI 和后台 API 全部打通,需要潜心把这个当作自己事业才能做下去。

    因为工作量太大,一个人搞不定,这块进行了二次「招募」,前后聊过的技术 20-30 个同学,因为各种原因来走来走 4 个人

    • 有时间太少的。就算是兼职,一天起码得有至少 3h 才可以,一般是一开始答应的挺好,后边实际做的时候就最多 1 个小时了,哈哈

    • 有的是技术不行。搞一个东西很慢,错误比较多。

    • 有的是一开始很热情,后边没今天就没心气比较消极,推一下才动一下

    一度陷入绝望...后边还是持续的想办法,找人,最终找到了合适的人,整个把之前几个技术做的前端重构了一遍,从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2023.06

    重构完毕,完成支付、登陆、绘图功能上线...

    中间经历了很多 bug 阶段,技术因为有些原因不能及时修复,一瘫痪就瘫痪一周的那种,哈哈,现在想想就搞笑,但是那个时候,真的是无语了...

    2023.07-08

    后边逐渐稳定后,我们开始发力做增长了,我们的增长很给力,用户数量越来越多,从每天有时候没有订单,到每天稳定 1000+订单流水。也开始做了企业私有化部署。

    算是完成了 PMF,完成了商业化的探索...以做出差异化的方式,真正给用户带来便利,在套壳工具中胜出。很多同行同时也进行了很多致敬,这个是对我产品的认可。

    2023.09

    这个其实是我谋划很久的,做了大胆的创新,把模版做成了应用。那时候还没有 comfyUI,你可以理解基于 mj 生态做的 comfyui,只不过更简单化,用户不用输入复杂的提示词,简单输入他想要的就可以实现整个设计工作流。

    每个节点都是一个应用agent,上个 agent 的输出给到下一个 agent,现在看好像现在的「多 agent 架构」协同啊。我们先上了第一版,把单个应用上了,每个人可以创建自己的「应用」,应用可以供他人使用。

    增长继续,吸引了更多用户的加入,流水到达了每日 ¥2000+

    2023.10

    监管驾到 AI 全面叫停,被同行举报涉政,服务器全部迁移海外,域名更换,流量流失。。。

    这次我们栽了大坑...留下了血淋淋的教训 ?

    1. 国内做生意,一定不要涉及政,敏感词一定要做好过滤,一开始技术轻视了这点导致了这次大事故。用户不会没事举报或者生成,但是同行会,没办法,这个就是环境。

    2. 积累私域流量,我们幸亏组建了用户群,很多用户都能触达到,做了一些转化

    3. 后边流量损失了不少,之前做的一些长尾的流量全部导向的另外域名,导致之前的增长全白做了,技术也失去了耐心,被朋友忽悠去了一个「创业公司」,多么多么挣钱,但是后边两个月后也黄了。

    2023.11

    主要核心技术走了,又踏上了新一轮找「合伙人」之路,又来来回回谈了 30 多个,后边陆续找了 2-3 个开发,后边他们一看代码傻眼了,从梳理解决问题到迭代小功能,都实在受不了了,就提出了离开。又是一个教训 ?...

    1. 一定要注意代码注释和文档沉淀。小公司野路子出来的同学,代码一开始写的几乎没有文档沉淀的习惯,导致后边很难接手。

    2. 代码的规范度要注意。这个东西如果 owner 不是技术的话,建议找人的时候需要问到这方面研发同学的看法及他实际是怎么做的

    3. 评估维护的性价比。一般开发离开肯定是产品下坡阶段,有些人坚持不下来迭代了,如果前人开发愿意维护,那就不做新功能了,让他继续维护就好了,当作零花钱了。如果说后边一定要有大的功能迭代,做好充分的交接准备。

    2023.12-现在

    吸取教训,重新启航了,我们又重新招募了技术合伙人,其实主要动荡就在研发,我们增长同学和设计同学还是很稳定的,团队氛围一直也都很好,我在新的市场做了很多尝试,有时间可以分享。

    二、人&团队

    我觉得「人」这个是最重要的事情,找到靠谱的人产品其实就成功一半了。聚人本身来说也一个能力,其实也是一门学问。独立开发者团队这种「多中心」的团队形式本身就是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大家同样一开始都没有工资,在一起做有意义的事情,经过一年多的摸索还是有一些心得的,和大家分享 ?

    怎么“找”到靠谱的合伙人

    在哪里找?怎么找?

    互联网

    1. 需要梳理好自己的产品的 idea,解决了什么问题,之后愿景和团队基本情况,跟找投资一样,吸引志同道合的人

    2. 找不同职位的人,想想他们在哪里?多加入一些相关职位的社群,看一些他们经常浏览的论坛或社区,然后发送你的招募帖

    3. 如果有认识的 kol 朋友,帮忙扩散发送下

    4. 这里在交流的时候,最好要视频交流,视频交流和语音交流是完全不一样的。

    线下

    1. 参加一些沙龙,多认识认识人

    2. 在打工时,多注意牛人,并主动搞好关系

    3. 忠告:不要拉人创业,尤其是熟人。别人在规划中没想创业,不要拉他上路,拉上他如果不主动,你会很累。

    怎么判断是否“靠谱”?

    团队人数递增效率递减的道理大家应该知道,所以小团队我们应该尽量保证团队成员的“高质量”,不好习惯的团队成员不但不会起到正向的作用,还会影响其他人。

    1. 主动优秀的人不需要管理和 push,会主动 push 整个团队发展。这个品质可以一周中可以看出来,是不是主动参与讨论,是不是主动来做一些事情帮助团队发展。

    2. 投入过“成本”,有过实践。主要体现在有过相关的研究,你可以问他一些行业内的一些思考和观察。最好实践做过一些产品或探索,实际做过的人才知道其中的挫折和难度。

    3. 有时间管理的意识。靠谱的团队成员,在完成一件事情,会主动提出 deadline,时间意识对于这个阶段来说尤其重要!

    4. 再牛的人,也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这个是 是 合伙人必备前提要素,要投入时间进来。

    从我的经验判断,独立开发者有过一些经历的是最好的人选,只有做的大家都知道自己做事情的不易和孤独,很容易形成共鸣。(坑点:需要注意他的日常生活习惯和做事情的效率,其实在家办公如果没有形成自律的习惯,很容易懒的)

    其次,可以找兼职的同学,但是兼职的同学一定是半脱水状态,就是后边是打算自己出来单干的,而不是想要一直当个副业。(坑点:注意他实际的工作市场和他主业的忙碌程度,这个意思是不要看他说了多少时间,要看他实际要做多长时间,再就是要关注主业的忙碌度,就算一个人一开始一天 18 个小时搞工作,时间长了谁也会受不了的,这个是一个巨坑

    总之,能力可以边干边学,但是对于多中心的组织,owner 的心态是每个成员都需要具备的,否则整个团队都会被拖到很累。筛选到合适的人,稳定大于一切,所以大家可以给半个月时间,让大家彼此了解,觉得都 ok 了,那就加入欢迎,之后很长时间大家一起走,如果不合适,要果断「断舍离」。频繁的人员流动,很伤团队士气,也浪费彼此的时间。所以大家在筛选合伙人时候一定要细中带细。

    怎么 push 团队的凝聚力

    独立开发者团队本身是一个新的团队形式,且我觉得是新时代下之后会很常见的团队形态。一个人做产品,虽然说效率很高,但也有很多问题比如:

    1. 孤独感:一个人做产品如果遇到问题,没有几个同行者讨论

    2. 天花板比较低:毕竟一个人不可能把所有角色都精通,那你个人的能力决定了整个产品的天花板

    3. 不聚焦:设计、产品、开发、增长共抓,几个角色同步交叉进行,一旦高频切换就会大量消耗你的能量。

    所以还是得需要团队协作的,但是不是公司的形式,每个人没有工资,没有权利要求别人做什么,组织形式上也有很大的差别 ?


    独立开发者团队公司
    协作形式多中心组织:大家获得共识的原则,然后各自朝着一个目标做生长单中心组织:一般是 owner 派活,大家各自分工执行
    组织技巧领导管理

    1. 放大亮点(关注亮点)
    2. 提出问题,让大家去解决(因为我们彼此都有长处,给不出彼此的答案)
    3. 关注人(人对了,事自然成了)
    4. “乱”是机会(拥抱不确定)
    1. 追究责任(关注事故)提出问题
    2. 给出答案,盯结果/进度(给 1 次/2 次,这个人慢慢的就丧失了主动性,回到了打工的状态)
    3. 关注事(推进项目,做项目管理)
    4. “乱”是麻烦(强调流程和章程)

    上边是组织独立开发者团队大家协同应该偏向的方向,还有一些技巧来帮助实际组织的运行 ?:

    1. 做的东西一定是大家都认可的愿景,愿意去一开始

    2. 大家一起讨论形成团队共识和原则,通过「原则」来做决策,立规则

    3. 团队如果是 remote 形式,大家定期每周组织例会来沟通,到不是因为有 reveiw 进度,主要是大家多沟通交流,形成「感情」,好的团队大家更像是一家人一样,彼此熟悉

    4. 尽量用视频会议来开会议,视频会让人自然拉近

    5. 多一些文档的知识沉淀,方便新人快速了解团队

    总之,多中心的组织,大家彼此为充电宝,每个节点都很重要,找到合适的人,事情自然就顺利了

    关于分钱的事情,有必要再插一下:

    1. 我们团队是所有支出都会写在公账上,公账团队所有人可见。

    2. 流水都是放到公卡里,所有流水都是放到企业银行卡。

    3. 月底或者下月初给大家算一下结余

    4. 按劳分配,根据各自的工作量给分一个大概的比例,毕竟一开始赚不了多少钱。但是后边流水多了,就应该坐下来聊聊具体的比例分配问题了,总之这东西透明做到共识就行

    5. 每次都会一半会拿出来做下月的运营经费,花不完放到下月收入中去,这样也不至于万一产品有什么问题,好给用户进行退费,给自己团队留好后路。

    对于方向问题的一些思考

    1. 这个时间点下套壳时代已经过去了。找真正的用户场景,做深下去。

    2. 上边也说过了套壳本质用户买的不是产品而是好奇,现在大多数人已经免疫了 AI 产品新闻了,所以套壳吸引力并不大了,这时候再做增长会很困难。

    3. 不适合长期作战的产品

    4. 从一开始产品定位上,小团队不适合做长期作战的产品,把产品越做越大,更适合做边缘的小而美的产品,这样才能保持成员的高人效。如果再涉及人员更换,这个产品很可能就会被夭折。

    5. 不适合复杂项目的产品

    6. 不适合一开始花 1 个月以上的开发时间来搞复杂的项目,这样一下子就会把团队搞的很累,如果项目不成随时面临着解散的风险。更适合 1 周 -2 周就可以上线的产品。



53AI,企业落地应用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大模型应用平台+智能体定制开发+落地咨询服务

承诺:先做场景POC验证,看到效果再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与创始人交个朋友

回到顶部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