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更准确、更个性化:AI 时代,智能合同审查迎来价值创造新范式
发布日期:2025-01-02 15:27:55 浏览次数: 1634 来源:法律修音机



一切机会都来源于「势」,源自真实的市场需求,智能合同赛道的兴起也是如此。


当下,生成式 AI 技术已趋于成熟,正在积极开展产业化落地,而法律就是 AI 落地应用的重点行业。2023 年以来,各家法律科技公司纷纷集成 AI 技术,在特定场景已初见成效。


其中,“合同”作为企业经营数据的载体,承载着市场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一直是企业数字化的关键,因此市场上围绕合同出现了多个创业赛道,比如:CLM(合同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合同审查、合同模板库等等。


然而,合同管理体系建设属于成本环节,与企业增长关联不大,多年来发展缓慢。直到新冠疫情的爆发使远程办公成为新常态,反映到商业上,原本稀松平常的合同签约成为困难,从而导致商业交易效率严重降低。


与此同时,企业的降本增效需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公司法务部开始重视数字法务部建设。据欧盟统计局 2021 年的数据,欧洲有 3000 多万家企业正在推动全球 CLM 市场的发展;Claight 公司的数据也显示,2024-2032 年,CLM 市场将以 17%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2032 年将达到近 98.4 亿美元


当下,企服市场对智能合同产品的需求大幅增长,加上电子签名等行业基础建设成熟,以及生成式 AI 技术持续进步,智能合同领域的创业公司逐步开始智能化升级,智能合同赛道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期。


群雄逐鹿: 

智能合同赛道正在融合发展


目前,智能合同领域下主要有三个子赛道,分别是:合同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合同审查合同模板库,具体是指:


第一,合同生命周期管理。


合同生命周期管理,英文全称是 Contract Lifecycle Management ,简称 CLM,即在合同的启动、起草、审查、工作流程管理、谈判、批准、签署、执行、持续监督、合规和续订等全流程,通过实现合同流程的自动化来提高效率。大多数 CLM 软件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企业支出的可见性,旨在提高整个合同生命周期的工作效率,并降低成本。


可以说,CLM 是智能合同赛道最热门的领域之一,国外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公司,包括但不限于 Icertis、Ironclad、Spellbook、Robin AI、Luminance、ContractPodAi 和 LegalOn 等,国内也有幂律智能、秀合同等公司。在有史以来全球法律科技最大的 25 笔融资中,CLM 公司就占有多个名额:


  • Icertis:1.5 亿美元,2022 年

  • Ironclad:1.5 亿美元,2022 年

  • ContractPodAI:1.15 亿美元,2021 年

  • LegalOn:1.086 亿美元(基于 2022 年日元对美元的汇率),2022 年

  • Evisort:1 亿美元,2022 年

  • Ironclad:1 亿美元,2020 年

  • LinkSquares:1 亿美元,2022 年

  • SirionLabs:8500 万美元,2022 年


近年来 CLM 公司频繁拿到投资,以下是 2023-2024 年获得新一轮融资的公司:



第二,智能合同审查。


在合同管理的多个环节中,部分环节涉及到大量重复性工作,比如「合同审查」。


实践中,传统的合同审查基于人工逐字逐句审核,依赖于审查人员的知识和经验储备,审核耗时长且容易遗漏风险,尤其是在大型企业的成熟业务中,沉淀了大量已经类型化的合同,人工审查耗时耗力,难以应对快速发展的时代对高效合同审查的需求。


同时,人工合同审查结果和经验通常分散在文档批注、邮件或聊天记录中,难以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积累,自然也无法为后续的审查工作和团队经验共享提供有效支持。


因此,公司法务部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组织内部的“成本中心”,而且随着市场监管环境日益复杂,外部律所服务支出也越来越高,亟需通过法律科技提高合同审查的效率。


依托 AI 和自动化等技术,可以快速处理合同相关的任务,将手动繁琐的任务转变为轻松和快速的操作,显著缩短处理时间,并消除跨部门协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人为错误。


同时,基于合同管理流程自动化带来的效率提升,还可以辅助公司/律所提高创收。具体场景可能是降低合同谈判时间,或者是自动开具发票辅助财务工作开展,从而提高业务效率 —— 这是一个重要的驱动力。


目前,国外聚焦智能合同审查领域的公司有 Lexion被 Docusign 1.65 亿美金收购)、Henchman被 LexisNexis 收购)、Evisort被 Workday 收购)、Spellbook、Robin AI 等;国内聚焦该领域的有幂律智能,法天使/案牍、法智、轻舟晓法、火眼审阅等。



第三,合同模板库


合同模板,是法律专业人士在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法律人在处理各类业务时,无论是商业合同、劳动合同还是其他类型的契约,合同模板都可以为法律专业人士提供一个标准化的框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合同模板库,即汇总各种合同模板的平台,包括第三方合同模板库,或者作为其他产品的一个功能模块。国内外聚焦该领域的公司有 Law Insider、oneNDA(被前者收购)、ThisFirst、DocPro、法天使等。


从市场规模上看,合同模板库这条赛道似乎很垂直,想象空间较小,但在实践中,很多合同工作都是从一个优质模板开始,而不是从头开始写一份合同,所以合同模板库其实是合同起草审查工作的基建。而在 AI 时代,AI 的输出质量取决于训练数据的质量,因此合同模板库也是一个优质的合同数据源。


除此之外,合同模板库其实符合很多发展中国家律师行业的发展现状 —— 服务质量整体不高,律师对标准合同模板有较强的需求,因此对世界各地尚未成熟的法律行业来说,合同模板库其实有着相当大的市场需求。



除了以上几个赛道,智能合同的延展性也很强。例如,“合同”是“文本”的子集,不只是合同审查,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大大小小的营销活动,也存在很大的文本审查需求,而且更有可能对企业造成真金白银的损失。


当下,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CLM)和智能合同审查,是资本市场最火热的两条赛道,原因是市场规模较大,而且通过技术改造,未来规模化复制的可能性较大。


同时,随着生成式 AI 的诞生和快速发展,CLM、智能合同审查、合同模板库,以及更广泛的文档自动化等赛道,开始融合发展,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加入 AI 技术,逐步融合为技术驱动的「智能合同」赛道。


新的叙事逻辑: 

更成熟的市场、更高的技术要求


基于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近年来智能合同赛道出现了一些新的叙事逻辑。


首先,最明显的变化是根据用户需求,围绕“合同”提供一站式服务。


早期,大多数 CLM 产品主要聚焦于合同审批阶段,即把合同审批的所有流程从线下搬至线上,解决的是怎么更加高效地审批和管理合同的问题,也就是合同管理的“流程化”,对于合同风险、履约问题涉及较少


但是,实践中客户更希望将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合同智能审查合同模板库进行有效的融合。即借助数智化技术把控履约进度,促进合同目标的达成,从而降低逾期回款或坏账几率 —— 更能为企业带来增长的环节。


对此,有的智能合同公司针对性提出“AI 赋能合同谈判”的概念,也就是通过智能技术提高合同审查效率,使双方可以集中在合同中的错误或遗漏进行谈判,从而消除双方在谈判期间不必要的来回,提高合同谈判效率。


要想实现这一点,CLM 产品需要与各种企业业务系统链接,如客户关系管理(CRM)、企业资源规划(ERP)、从采购到付款(P2P)和办公协作(OA),打通各个环节的业务数据,然后制定相应的履约计划,以实施履约监控和预警,实时反馈交易情况,并及时施以积极的影响,比如合同到期自动提醒。例如,海外的头部 CLM 公司基本都与 Salesforce、Adobe、DocuSign 等业务软件集成,客户可以将合同数据直接连接到这些系统使用。未来,有能力创建和支持高效、互联技术生态系统的组织,可以有效地降低运营风险,最大限度提升技术的投资回报。


这个趋势变化背后,是相关领域的头部企业已经完成了行业基础设施建设。


现阶段,智能合同初创公司在合同生命周期管理和电子签名产品之上,重点开发以智能合同审查为代表的应用,仍有比较大的创新空间;同时,领先的 CLM 和电子签名厂商将围绕用户需求,把业务拓展到产品延长上的相关领域,合并和收购活动也会增加


其次,随着 AI 技术的突破,智能合同赛道所创造的价值正在回归本质。


从整体上看,中国企业服务行业的主流叙事逻辑是「降本增效」,但中国企业服务土壤并不肥沃,多数企业倾向于采购能够给自己直接带来营收的服务或工具,比如 S/CRM(营销领域),以及在政策要求下才会采购的系统,比如上世纪国家对于财务的要求,使得金蝶、用友一跃成为企服龙头。


事实上,中国企业服务厂商以「降本增效」作为卖点,总体上获客效果都不好,往往只对大企业有用,因为大企业的业务很成熟,而中小企业的关注重点在于“活下去”、在于业务发展,通过产品降本增效并不是他们最关心的,因为可能业务明天就不行了。事实上,中小企业最大的降本增效需求,其实就是裁员,甚至大企业也是如此。


智能合同赛道的主流叙事逻辑同样是「降本增效」,这也意味着只有大企业才有更强的需求,为此 CLM 公司需要提供定制化开发和私有化部署,服务做得很重,而且因为服务成本较高,拿下客户并不容易。


在这种情况下,CLM 公司开始关注企业降本需求背后更本质的需求:增长。商业的本质是交易,所有企业的增长都是交易达成带来的,只要交易可以顺利达成,企业就能获得增长,而合同是交易的载体,所以激发企业增长就是 CLM 产品要解决的最根本的需求。


例如,智能合同审查系统可以检测合同中的错误或遗漏,智能标记出来,这样团队就能将工作流程导向适当的人员,从而赋能合同谈判,极大地使双方集中在谈判本身。


因此,合同管理不是目的,而是抓手。合同管理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不是管理和提高工作效率,而是促成合同背后的交易。


或者说,所有企业服务产品要解决的最根本的需求,都是激发企业的增长。


更准确、更个性化

AI 时代下,合同审查的创新范式


目前,市场上很多 AI 产品都能辅助执行合同审查工作,但质量参差不齐,往往只能起到很浅层的效果。例如,审查一份 5000 字的合同,AI 给出了 3000 字没有什么用的审查意见,最后律师的工作量不降反增。当下的 AI,可以说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同时,客户的业务需求是独一无二的,所以 AI 也应该适应这一点,而且从商业化上看,当工具可以专门为用户配置以解决他们独特的问题时,人们更有可能信任并使用它。


也就是说,客户对于智能合同产品的需求可以总结为:专业度与个性


在「专业性」上,要想提升 AI 的输出质量,首先要针对特定领域选择合适的模型。


例如,根据大模型评估公司 Vals 对各类 AI 工具的基准研究,在合同领域性能表现排名前三的模型是 Llama 3.1 Instruct (405B)、Claude 3 Opus 和 o1 Mini,这意味着选择这几个模型处理合同问题,效果更好。


除了模型本身的性能,在严肃的合同领域,安全性也很重要,因此在选择模型时,安全性也是一个重要考虑。例如,与大多数使用 GPT 大模型的 CLM 厂商不同,Robin AI 是少数使用 Claude 大模型的 CLM 公司之一。Robin AI 的 CEO Robinson 表示:“我们发现 Claude 可以与我们所有的核心用例相匹配。此外,人们确实非常关注安全。结果是,当提示和微调正确时 Claude 非常好,在不回答它不知道答案的问题方面非常好。”


国内,在法律垂直大模型领域,幂律智能也推出法律垂直大模型 PowerLawGLM,并且深度赋能智能合同场景,推出合同审查产品「MeCheck」。还有法信、北大法宝、阿里巴巴等公司,也分别推出了各自的法律垂直大模型和智能合同智能化应用,比如阿里的通义法睿,北大法宝的法宝来签等。


除了针对特定领域(比如合同)选择合适的模型之外,要想提升 AI 的输出质量,还要做很多工程方面的优化。了解更多:说实话,用法律大模型直接审合同真不太行


在「个性化」上,行业也做了很多探索。


2024 年 1 月,CLM 厂商 Evisort 推出一个名为 Document X-Ray 的合同分析解决方案,支持用户通过自然语言对话从其合同中提取数据,并将问题转化为可自定义的 AI 模型。


用户可以向 Document X-Ray 提问,比如在特定协议中问:“应付金额是多少?”然后该产品会创建一个新的字段模型,并支持用户选择这个模型适用的范围,比如只关注订单和发票,而不是所有文档。字段模型创建完毕后,用户还可以对其性能进行审查评价,以及通过编辑初始查询来进行优化。


5 月,CLM 头部厂商 Ironclad 推出无代码的 AI 训练能力,用户不需要任何技术经验,就可以根据独特的用例(如自定义条款、行业特定数据等)调整 Ironclad 的 AI 模型。无独有偶,CLM 厂商 Agiloft 也推出类似能力,还支持用户使用自己的数据和大模型。


有了这些无代码的能力,可以极大地简化 AI 产品在 B 端落地的定制能力。


对此,幂律智能近日也推出可视化的「智能合同 Agent 平台」,支持用户根据自身业务的实际情况(如自定义条款、行业特定数据要求等),配置风险审查的具体需求,从而提高 AI 智能审查合同的输出质量。



目前,市面上的智能合同产品主要分为 To B(面向企业)和 To L(面向律师)两大类。其中,面向企业级智能审查服务,对 AI 输出的准确率、模型和数据的安全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聚焦在律师市场的智能合同产品,则更加侧重审查结果的多样性,旨在提高在合同起草审查方面的效率与质量。


虽然是两个市场,但智能合同产品的用户都是法律专业人士,因此都对 AI 输出的准确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 合同审查准确性高,企业法务部才能更有效地支持业务,同样对律师来说才能真正实现提效,而不是 AI 先审一遍,法务/律师还要再审一遍。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 AI 审查合同的准确性?


首先,要有足够多高质量的数据。这意味着智能合同系统要和各类系统打通,实现业财法一体化,这样才能通过技术实现智能化,这就对客户的数字化程度和配合程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其次,现实中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合同类型,而且客户合同都是非公开的,这意味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智能合同公司都需要想办法解决客户对数据安全的担忧,比如定制化开发,逐步积累各个行业的交付经验,然后再打造标准化产品。


其中,大企业是 AI 合同审查产品的理想客户 —— 业务成熟、合同已类型化,虽然大企业的需求通常比较非标,而且对安全性的要求很高,服务大企业需要做很多定制化开发,但大企业的需求很全面,往往代表了其所在行业的成熟业务,而且生成式 AI 的进步也让定制化开发的成本得到大幅降低。幂律智能作为在这一领域最早开启探索的团队,发展至今积累了较多的实践经验与教训。


因此,早期服务大企业打造的带有行业属性的解决方案(仅产品或产品+服务),未来也可以适用于中小企业 —— 这是一个从慢到快,从线性增长到指数级增长的过程。


而 to L 的智能合同审查产品,虽然也会随着更多用户使用而变得更加智能,但 C 端用户贡献的数据量和质量,能否对 AI 系统的智能优化起到很好的帮助,还有待观察。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 AI 技术的发展,AI 合同审查将会更加准确,而且将会变得更加个性化,可以为用户特定的需求量身定制。


群雄逐鹿的智能合同赛道,最后鹿死谁手,还要看哪个玩家对行业本质的理解更深入,以及技术和执行力更强,让我们拭目以待。


53AI,企业落地应用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大模型应用平台+智能体定制开发+落地咨询服务

承诺:先做场景POC验证,看到效果再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与创始人交个朋友

回到顶部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