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和创始人交个朋友
我要投稿
AI时代,学习不仅是为了工作,更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理解世界,发挥潜能。 核心内容: 1. 学习的目的:超越找工作和收入,成为更好的自己 2. 做AI的主人:利用AI提升自己,而不是和AI竞争 3. 认知不对称:同样的信息,不同人的认知和判断截然不同
最近经常被问到这两个个问题,以后都是AI时代了,现在年轻人学习还有用么?以及学什么能够适应新的AI时代?
今天闲着也闲着,我来公开答复一下这俩问题。
1,关于学习的目的。
年轻人为什么要学习,绝大部分人就是找个好工作,以后有份好收入。
我不能说这个想法不对,因为我年轻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但AI时代来了,我希望能重新回溯学习这件事的基本目标,成为更好的自己。
怎样成为更好的自己,更好的了解世界,更好的认识自己,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
就好比,AI下围棋已经碾压人类了,我们还要下围棋么?我们下棋的目的不是为了战胜AI,而是为了更好的提升自己,AI已经是人类围棋的老师,我们会通过它继续追寻围棋之道。
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而学习,为了满足自己对世界的好奇而学习,AI反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更多的提升。
2,要做AI的主人,而不是和它竞争。
我先说一个思维误区,其实很多年来,一直有人讲技术平权,政客们更喜欢讲这个,新的科技让人类更平等,但这个想法一直都是异想天开,新的科技只会拉开人和人的差距,能力上的差距,财富上的差距。
聪明的人,可以通过新的科技百倍,千倍提升自己的能力边界,而普通人,只是聪明人通过科技进行饲养和收割的目标。
互联网早年一句话很流行,互联网打破了信息差,信息平权,我就写过,
为什么信息不对称是抹不平的?因为认知不对称。
什么是认知,人们获取信息,以及对信息加工和吸纳的过程。
认知不对称,就会导致说,同样的信息,不同的人,所产生的感知,判断,截然不同。公众号:caoz的梦呓
所谓打破信息不对称,其实是一种幻觉。
就好比长辈一直给我们转发的各种骗老人的伪科学,有办法么,没办法的。
AI时代,也是如此。
大语言模型是有幻觉的,我希望你们理解这一点,而且很长时间这个问题是难以解决的,这里吐槽一句,有时候一些政府监管部门希望AI能更加正确一些,所以一边说大力发展AI,一边要制定规则对AI幻觉0容忍,这个想法是不科学的。消除幻觉是AI技术努力的方向,但可能这个时间会非常漫长,至少当下的技术路线,是无法阻止的。TK教主在微博也提到了一些类似的建议,比如说,不要试图用AI替代搜索,依然是希望读者保持分辨信息的能力。
所以,我们会看到一个现象,有时候我们普通人会嘲笑AI连小学生的数学题都会做错,但同时,这个世界上最顶尖的数学家陶哲轩却称赞AI可以做很好的研究工作,为什么会这样?
这就是你要有自己的分辨能力,理解力,要从AI给予你的建议,方案中做出合理的判断,摈弃那些荒谬的,错误的,选择那些对你有帮助的,有借鉴的。而这,就需要你的知识能力,学术水平。
如果你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架构,你恐怕根本无法利用AI做一些高难度的技术工作。你只能用它解决一些你认知范围内的简单问题。
陶哲轩使用的AI,就算和你一模一样,人家做出来的题目和成果,你看都看不明白。
AI让强者更强,但你要先成为强者,对于强者,AI让你事半功倍,战力激增。但如果你自甘平庸,AI不过是另一个让你沉迷和荒废的享乐工具而已,正如某些巨头的推荐算法。
3,学习的方向要有所调整。
这个旧文也提过
6、如何培养所谓的出题家?
从培养做题家,到培养出题家,哪些是需要注意的。
其一,开拓视野,让年轻人更多的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
其二,维系好奇心,不要打击年轻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其三,遵循兴趣,只有感兴趣才会带来好奇心。这个兴趣是年轻人自己的兴趣,不是家长的兴趣,不要强制年轻人遵循家长指定的路线图。公众号:caoz的梦呓
做题家的末日,出题家的春天
摈弃做题家思维,增加知识宽度,多好奇,多提问。去发现问题,善于问问题的能力依然是最重要的。
以前有个毒鸡汤,说发现问题谁都会,解决问题才有意义。为啥说是毒鸡汤,发现问题真的不是谁都会,以前做数据分析的时候,日常数据,日志里,能敏锐察觉有异常的,是需要天赋的,大部分人浑浑噩噩。
AI时代,更加需要这样的敏锐度,不但要发现,还要用正确的方式提出来。说真的,日常沟通中,能正确,清晰的提问都是一个很稀缺的能力,你想想这样的表达能力怎么能用好AI?
所以以前我讲过很多次沟通表达能力很重要,人和人之间很重要,人和搜索引擎,人和大语言模型之间,也很重要,记住很久之前我转述过的那句名言,你想要怎样的答案,取决于你问出怎样的问题。
最后呢,吐槽一个事,清华传媒学院发了一个什么Deepseek的学习手册,据说有104页,有人发到我的知识星球,发一次我删一次。
我就举个例子,你买苹果手机的时候会看随机的使用手册么,用就完了对么,还100多页,各种不知道哪里拼凑的AI学习文档加个deepseek关键词,说真的,对于传媒学院,倒是个很好的案例,对吧,这传播效果杠杠的。
但是对于受众人群,如果你在使用AI之前需要看一个100多页的文档,我觉得你脑子不正常,那些转发的人看过没?我估计基本上都没看过,草草看一眼目录,然后只是假装自己很专业,或者纯粹的引流,文档里夹带私货。
AI你用就完了,有人说哎呀我不会提问啊,这不是你怎么学AI的问题,是你自己的好奇心,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有问题。
就正常表达,就足够了。问错了也没关系,AI又不会嘲笑你,又不会鄙视你。
当然,如果你希望用在具体的一些业务领域,加强一下你在相关业务上的知识储备,是有意义的。
在一些特定领域,比如AI编程,AI写作,AI绘图,找一些靠谱的人给你拓展一下思维,或者指导你用一些更细分的产品,也无不妥,但说真的,首先没必要报高价课,更没必要说非要找到合适的导师才能用起来,主要还是自己的行动力和思维认知能力。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场景POC验证,效果验证后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4-04-02
2024-07-07
2025-02-02
2024-06-24
2024-04-27
2024-06-06
2024-05-08
2025-01-03
2024-04-02
2024-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