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微信读书AI升级,大幅提升阅读效率,英文原著也能轻松掌握! 核心内容: 1. 微信读书接入DeepSeek/混元模型,功能全面升级 2. AI问书的多种提问方式,全面提升阅读效率 3. 阅读方法论的重要性,如何高效利用AI问书功能
ps:本篇配乐为AI生成。
昨天讲了接入AI的微信输入法:腾讯什么时候偷偷把DeepSeek、混元模型塞进微信输入法了?七大用法提效十倍!
如果说过去我还会纠结用搜狗、讯飞还是微信输入法。
现在我只能说无脑用微信输入法就好了。
腾讯的数字生态太全面了。社交场景的QQ微信;消费场景的微信支付理财通;信息流场景的公众号视频号;泛娱乐生态的游戏、Q音、视频、动漫、阅文、微信读书......
随着AI技术不断成熟,理论上整个生态都可以不断被打通的。
扎根于此的输入法等工具的优势会指数级增长,只能说巨头不愧是巨头。
今天再给大家讲一下接入deepseek/hunyuan的微信读书。
过去最喜欢的读书APP就是微信读书,功能全面,免费阅读的书籍海量。即使开会员也要不了多少钱,支持导入各种格式的外部书籍,很香。
现在新增AI问书和AI全书翻译后,我只能说更香了。
AI问书有两个基础用法:
直接提问和划词提问
直接提问,点击屏幕任意处,会显示在底部。
点击后跳转提问页面。可以询问任意关于本书的内容。
比如:
这本书讲了什么?
这本书回答了哪些问题?
这本书提出了哪些方法论?
书里有哪些金句?
这本书持有哪些信念,传递了怎样的价值观?等等...
AI会直接全书搜索并总结给你。
这是一些常见问法:
一、基础理解类(把握全书脉络)
1.核心主旨:本书的核心观点/主题可以如何用一句话概括?
2.结构框架:请用思维导图形式呈现本书的章节逻辑关系?
3.概念阐释:作者如何定义书中的核心概念【XXX】?
4.证据支撑:支撑主要论点的三个关键论据是什么?
二、深度分析类(批判性思考)
5.论证评估:书中的【具体观点】是否存在逻辑漏洞或证据不足?
6.立场辨析:作者在论述【某议题】时是否存在潜在立场偏向?
7.方法验证:书中的研究方法/数据是否具备足够可信度?
8.观点溯源:这个理论最早起源于哪个学科领域?有哪些关键演变?
三、关联应用类(知识迁移)
9.现实映射:书中提到的【某现象】在当今社会有哪些新案例?
10.跨域连接:这个原理与【其他学科/书籍】的什么理论形成呼应?
11.实践指南:如何将【具体方法】分步骤应用到工作场景中?
12.风险预判:运用这个策略可能遇到哪些常见障碍?应对方案是?
四、创新启发类(拓展思考)
13.反事实推演:如果【某个条件】改变,书中的结论会如何变化?
14.未来展望:该领域未来5年可能出现哪些突破性发展?
15.争议讨论:学界对本书观点的主要分歧点集中在哪些方面?
16.创作启发:如果续写本书,哪些延伸方向最值得探索?
具体如何问,取决于你个人习惯的阅读方法论,以及你的阅读目的。
也即你要如何从一本书里提取、组织和存储信息。
很多人可能觉得AI问书鸡肋,不知道问什么。大概率就是没有自己明确的阅读方法,所以抓瞎。就算没有问AI功能,差不多也是为读而读。
阅读的方法论有很多。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先读读《如何阅读一本书》。微信读书就有。系统区分了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四种阅读方式。
也可以读一下我之前写过的阅读方法论:请用deepseek革命你的阅读方式,像文盲一样开始,像专家一般结束
这里我个人推荐个一力破万法的路子:带着问题找答案。
提示词是:帮我在这本书里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所有方法论,列出清晰的行动步骤,说明原理,并告诉我在原文中的位置。
问题来自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障碍。不知道问什么,总知道自己遇到哪些困难吧?
将遇到的困难转化为问题丢给AI问书,直接拿答案。
用比较经典的《福格行为模型》举例。
帮我在这本书里找到解决【说服客户购买我的产品】这个问题的所有方法论,列出清晰的行动步骤,说明原理,并告诉我在原文中的位置。
可以看到AI问书在进行了深度思考和搜索后,给出了很清晰的行动方法,并标注了原文出处。效果很好。
这样一来,一本书,尤其是工具书的精华,一句话就能得到。遇到不理解的,直接去看原文。一些公认经典的工具书,甚至不需要阅读原理,无脑照做即可。
如果你愿意,一天读一百本,还真不是问题。
之前也有一些号称一天百本的提示词,但那些提示词最大的问题是,AI不一定读过原著,完全可能给你胡诌。即使读过,也有不小的概率出现幻觉。
现在AI问书直接检索全书进行回答,扎根原著,基本不用担心给出错误内容了。
划词提问
这个就不用具体教大家怎么用了吧,哪里不会点哪里。
不懂的还可以点击底部继续提问。
同样在屏幕底部。
点击后,会逐段对照翻译,翻译质量很高。
有这个功能,直接实现我英语小白沉浸式阅读英文原著的梦想。
以前有很多英文学习书籍就是这种中英对照的呈现形式。
实体书籍的问题在于,1.要花钱;2.只有特定书籍有,不能根据兴趣选择或者说选择范围小;3.不方便做笔记
现在微信读书这个功能完美解决这些问题。
电脑端、网页阅读则推荐用豆包及其浏览器插件
拿我最近正在学习的dataview学习文档举例。
可以直接划线翻译。
翻译过的单词,之后在任意网页出现,都会高亮标出。鼠标悬停则呈现蒙版翻译。方便回想和复习。相当于每次遇到都可以快速复习一遍。
这种在使用中学习的方式,是最快的。
AI远远不止是一个搜索和提问工具。
如果仅像上面那样,直接提问、划词解释。是对智力资源的浪费。
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把AI问书当成一个高智商书伴。记忆精度、知识广度都比我们高。
那用法就更多了。比如让它帮你横向对比书中的方法论和其他方法论的优缺点;和它一起揣摩作者的思维方式,行文思路;也可以让它依据原著进行二创,和你共创;
腾讯通过将AI深度植入数字生态,正在重塑内容消费的基础设施,展现出从工具层到认知层的全方位革新能力。
当AI真正融入日常工具,学习的门槛会无限消解。
微信读书的AI问书功能,让普通人也能像学者般精准提炼经典;实时翻译让外文原著触手可及。
这些改变背后,是腾讯用二十年搭建的数字生态在持续发力。
从微信输入法捕捉思维碎片,到微信读书系统化知识,AI如同隐形的学习伙伴,默默帮我们串联起信息世界的断点。
技术终究要回归人间烟火,当刷手机时划过的每个生词都成为进步的台阶,当每本难啃的大部头都能三分钟抓住精髓,或许这就是数字时代最踏实的浪漫:
让技术做琐事,让人专注思考与创造。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场景POC验证,效果验证后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04-07
营销成本砍掉90% ,如何用AI智能体让你的产品在3分钟内脱颖而出
2025-04-06
所有原始搞钱的“套路”,都正在AI上重演
2025-04-06
从SEO到GEO:开启AI时代的精准获客之路
2025-04-05
【对话】埃森哲俞毅:“人工智能+”时代,生态网络重塑和企业运营变革
2025-04-04
Claude教育版正式发布!全球顶尖高校联手打造,开启AI辅助教学新时代
2025-04-04
微信读书MCP Server:当AI遇上你的私人图书馆,智能阅读时代开启!
2025-04-04
下一个香饽饽岗位-AI 运营负责人【布哥AI早餐20250404】
2025-04-02
苹果AI中文版上线了
2024-12-25
2024-07-20
2024-11-06
2024-08-13
2024-07-18
2024-11-02
2024-07-25
2024-12-25
2024-09-06
2024-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