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私有化部署
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腾讯文档 “AI搜索” PK 腾讯IMA!2个不同的AI产品框架,哪个产品经理更厉害?

发布日期:2025-04-17 12:47:57 浏览次数: 1560 作者:Kevin改变世界的点滴
推荐语

腾讯文档AI搜索与腾讯IMA的激烈对决,揭示了AI产品框架的创新路径和产品经理的竞争力。

核心内容:
1. 腾讯文档AI搜索功能的内测体验与用户增长策略
2. 腾讯IMA的AI知识库工具与技术逻辑分析
3. 两个产品在知识库构建和用户核心诉求上的差异对比

杨芳贤
53A创始人/腾讯云(TVP)最具价值专家
就在最近,腾讯文档正在内测的“AI搜索“功能,在获得内测资格后,我马上就体验了。
AI产品来看,我曾经写过,腾讯的IMA 是腾讯文档的最大竞争对手,因为在用户场景上,两个产品几乎是一样的。
腾讯IMA是什么?
可以看这篇文章:
简单来说就是为个人提供AI知识库的工具。
现在腾讯文档的AI搜索上线后,这2个产品就可以直接面对面PK了,其本质是2个不同的AI产品框架PK,就像我昨天说的一样
现在,产品经理做AI的“2种”产品框架
1.腾讯文档的AI搜索:让用户找AI
腾讯文档,最早以支持微信小程序协同编辑、以及其社交传播性,得到了大量增长,收获了大量用户。并且相比其他在线文档,腾讯文档顺滑的支持多人在线文档在小程序上协同编辑,这让早期其他的石墨、幕布文档黯然失色。
以office办公全套线上支持,再到后后面的文档模板、再到现在支持AI生成各类PPT、思维导图、流程图等功能。
腾讯文档属于典型从传统型的产品到AI产品迭代一个过程。而AI功能需要用户亲自主动去使用,甚至是充值会员才有机会体验,而如果没有养成这样习惯,或者没有被官方运营转化到,那就用不起来了。


如上腾讯文档的AI搜索,效果非常好。可以直接遍历搜索现在我所有文档的关键词“本期版本不支持Excel”,但对于AI的个人知识库来说,已经足够了。
我搜索vision Pro,就可以找到我曾经撰写的vision Pro各类方案合计。不过比较遗憾的是AI搜索功能需要腾讯文档的超级会员(还不是普通会员)才能使用,所以功能使用人群非常有限,但总的来说这个搜索功能是非常强的。
我曾经一直说,腾讯的IMA就是腾讯文档的AI版本。
没想到腾讯文档在今天也跟风做了,成了现在国内个人知识库覆盖率最快的AI产品。
2.让AI找用户:腾讯IMA 
相较于腾讯文档,腾讯IMA在使用的时候,用户第一入口就是AI。用户需要在对话框发送内容之后,就可以直接得到AI查询知识库或者全网的内容。
2个产品虽然在用户定位是相同类似的,但是其底层的技术逻辑是完全不同的。腾讯文档的AI功能代表了现场传统互联网产品向AI转型,而腾讯IMA则代表了未来的AI文档工具,以AI模型能力做产品设计。
3.知识库解决的用户核心诉求:检索查阅与抹除幻觉
从现在来看,两者都是围绕文档类的知识库进行检索,不过腾讯文档天然的用户个人先有知识库文档,而IMA则是需要用户挨着上传或者全网搜索。
两者知识库的构建逻辑相同,但腾讯文档的用户已经先天搭建好了RAG,而腾讯IMA的用户还需要单独再重新开始。一个是严格按照RAG知识库的方式,一个则是大语言模型并用。
RAG的核心诉求仍然是减少或者抹去AI幻觉,能够快速检索到自己的文档类知识合计,数以万计的知识库文件,用户随着使用在线文档越久,越难把每个文档记清楚
这就像我们经常在清理电脑桌面上,自己的电脑时间用久了,就不知道这个文件在哪里了,需要自己慢慢找。
反正我每次换电脑都有这样的经历,这里做个调研,你有在电脑找文档的痛苦经历吗?

腾讯文档的AI搜索功能:行业的产品经理都能抄的产品设计方案
从目前使用来看,腾讯文档的AI搜索,是最符合知识库大语言模型的设定的,甚至是这一产品框架可以成为其他行业搭建RAG的标准产品功能。
不过测试下来,现在的版本虽然不支持Excel类的文档检索,官方人员说在4月份就会可能上线。
相比腾讯IMA,其默认的搜索框就让用户全网通用搜索,所以反而有时候会让用户有点凌乱,不知道获得正确的答案。
比如在腾讯IMA上,有的问题检索自己知识库也有答案,大语言模型也有答案,这个时候就需要用户自己来对比了。
无疑增加了用户的工作量。
4.商业模式:存储、功能使用的会员
从现在来看, 腾讯的IMA因为上线时间短,会员模式还较为简单,只有存储收费的单个会员级别,但腾讯文档就比较完善了,从普通会员到超级会员、兑换券、积分体系都有。
所以新增加的AI搜索将势必成为腾讯IMA的竞争对手。
两个产品经理团队如何PK
我相信接下来就是比较有趣的内部竞争了。不过从现在来看,腾讯文档的商业模式更加完善,从运营、产品架构、用户使用习惯上,更容易获得用户付费转化,只是在运营策略上要考虑如何让用户感受到“AI搜索”这个功能,因为我相信一旦使用了,就离不开了。
只是入口太深了,并且付费门槛过高。
而腾讯IMA也支持了小程序、客户端、网页端,但我认为知识库这类产品本质是为用户解决AI幻觉问题,所以如何让用户快速上传自己的本地知识库,从而帮助用户高效的搭建个人RAG,是要其解决的问题。
而不是将外网数据与RAG合并在一起,还要用户来对比结果。
5.腾讯IMA要么是未来的腾讯文档,要么两者合并
从产品路线发展来看,腾讯文档的AI搜索功能上线后,势必会抢夺腾讯IMA的用户,毕竟我在体验后,真的太好用了。
作为腾讯文档的第一批用户,现在我的存储时间超过了1GB,一个AI搜索自然就可以帮我解决大量的文档检索问题,并且还能够帮我把检索出来的内容写成新方案作为文档存储。
快速定位什么文档、以及文档里面的内容,这是我认为所有对RAG知识库用户的期待需求,腾讯文档的AI搜索终于达成了。
这类产品框架要是用在医疗行业或者金融行业甚至是政府行业,价值更加大,毕竟很多时候搜索病历、法律法规政策等,这类知识库就可以帮忙大忙了。
以前要自己一个文档打开自己去检索,现在一次性批量检索就可了,效率提升,并且还能够将其检索的内容生成一个自己的内容。
这两个产品,都可以成为产品经理“抄”的对象,因为AI的RAG功能也就2种产品框架,腾讯都做了。
所以未来两个部门势必涉及到合并或者产品路线的正面PK,我们拭目以待。
今天的分享就在这里。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场景POC验证,效果验证后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回到顶部

加载中...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