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落地AI+三步走,如何挖掘1%的企业数据价值?| 思考
发布日期:2024-07-15 14:23:54
浏览次数: 1781
来源:梁时的DT学习实践笔记
经过近1年来和众多所服务的客户交流共创,以及内部的AI+探索实践,从方法论上讲,落地AI+的路径已相对明确,即如下的“三步走”:1. 第一步:选择一个可信的基础大模型,因为基础大模型决定了后续各类应用、智能体的“天花板”。至于为什么说基础大模型决定了后续各类应用、智能体的“天花板”,可参考上篇文章:《麦当劳与IBM合作的AI点餐测试项目将终止,对我们探索落地AI+有何启示?| 思考》2. 第二步:在保持基础大模型的通用性能前提下,让企业内部高质量数据更好的融合到基础大模型中去,以充分挖掘其价值。如何融合到基础大模型中的技术路线已相对确定,如RAG、SFT等。融合了企业内部高质量数据的基础大模型可称之为企业专属大模型。3. 第三步:在企业专属大模型基础上构建企业级的AI能力,并将AI能力嵌入到企业所有的业务流程中去。上述“三步走”看似简单,但真正实现起来还需做非常多的工作。本篇仅从技术的维度挑其中两项进行阐述以供讨论,一是第二步中的“企业内部高质量数据”具体如何定义以及如何建立?二是第三步中的“将AI能力嵌入到企业所有的业务流程中去”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当我们谈论企业内部高质量数据如何定义时,一般会从技术的维度讲要所有的数据“完整、准确、及时和一致”,这些维度固然非常重要,但这仅仅阐述了“数据本身”的高质量,而没有提到“数据处理能力”的高质量。什么是“数据处理能力”的高质量?如果用一次词来概括就是“还原”,只有通过数据处理“还原”了碎片化的实体、碎片化的场景,数据本身的价值才能真正发挥出来,才能真正打破企业内部多年来一直困扰的“数据烟囱”。如何实现“还原”?我觉得阿里巴巴在“OnePerson、OneProduct、OneLocation、OneIP”数据资产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非常值得借鉴。OnePerson,识别一个“碎片化的个人”,让似是而非的行为数据串联融合起来,在此基础上,用大数据的处理能力还原了“碎片化的个人”。很多人可能同时拥有手机、个人电脑、平板电脑等多个数码设备。比如,某个人拥有两部手机、一台iPad、三张信用卡,这个人每天都登录阿里巴巴旗下各业务的APP或网站(例如淘宝、天猫、高德等)。在这种情况下,你能不能知道这是同一个用户(One Person)?你有没有这种识别能力呢?这时,有谁能够识别这三个设备和三张信用卡背后的用户都是一个人?有多大的能力去识别一个“碎片化了的个人”,将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和商业机会。识别出One Person后就可以把散落于APP和网站内外似是而非的行为数据串联起来,用大数据的处理能力还原“碎片化的个人”,包括跨屏、跨端、跨域的自然人身份识别,高质量、可解释的基础标签,全方位识别消费者需求与兴趣,在此基础上才实现了数据化运营的场景,例如人群圈选、人群应用、洞察分析、千人千面等。数据本身的价值自然也就呈现。而对资产密集的电力行业来说,识别“一个碎片化的设备”就是“数据处理能力”高质量的一个起点,我觉得这和阿里里巴巴识别“一个碎片化的个人”背后的技术逻辑是一致的。2. 将AI能力嵌入到企业所有的业务流程中去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将AI能力嵌入到企业所有的业务流程中去,这是落地AI+的“最后一公里”,但如何才能走好这“最后一公里”?我觉得可以借鉴曾鸣教授在其《智能战略》一书中提出的自动化决策的五步骤:步骤 | 关键行动 |
将物质世界数据化 | 将功能和资产上线 |
将每项业务软件化 | 将决策链编码 |
让数据流动起来 | 设计应用程序接口、允许数据连接 |
完整记录实时数据 | 将全部实时数据都记录下来 |
应用机器学习算法 | 协调和优化 |
对照来看电力行业的上述五步骤的实现情况,电网走的是比较靠前的。但在发电集团,尤其发电集团还包括除发电以外的煤炭、煤化工、运输等多个业务板块,要想实现上述五个步骤还有不少功课要补。如何补课?从技术平台的角度我个人非常认可国资委在20年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中针对技术数字技术平台的描述:“探索构建适应企业业务特点和发展需求的“数据中台”“业务中台”等新型IT架构模式,建设敏捷高效可复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加快形成集团级数字技术赋能平台,为业务数字化创新提供高效数据及一体化服务支撑。”但在“数据中台”“业务中台”等新型IT架构模式落地过程中,我觉得电力行业是被不少自己都没干过“数据中台”“业务中台”的服务商给带“歪”了。站在现在回头看,可能理解的会更加深刻。电力行业现在及未来几年里落地AI+三步走的过程中会是什么样的呢?我们都很期待!
产品:大模型应用平台+智能体定制开发+落地咨询服务
承诺:先做场景POC验证,看到效果再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