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探索下一代知识交易市场的革命性工具。 核心内容: 1. Flowith AI工具的创新特性与使用体验 2. 核心优势:二维画布交互、Oracle模式、全链路知识管理 3. 知识花园理念与知识种子的转化过程
最近几周自媒体号都在疯狂推Manus
,看了几篇测评后,突然在某个时间节点,在特工的文章下,发现了很小众的Flowith
。
被这段评论给心动到,于是先去注册了下账号。一翻探索过后,发现比我想象中要有趣的多,各种工作流、画布式布局、Oracle 模式、内建知识库等功能琳琅满目,应接不暇。每点击一个入口,进去都有可能是一个很新奇的新大陆。
紧接着,小编再去把官网的doc
翻了一遍,继续挖掘到了很多很新奇的玩法。
先附上官方介绍文档:https://doc.flowith.io/cn
以及首页访问链接:https://flowith.net/invitation?code=TEODVL
Flowith
,是一款华人开发的下一代生产力工具。它摒弃了传统的聊天式界面,基于二维画布设计,让用户能在同一空间中与多个AI模型同时交互,大幅度提升你在创意工作时的效率和心流体验。
官网里面有个「知识花园」的概览阐述的特别好,里面说到:
flowith 「Knowledge Garden」 知识花园,围绕“让 AI 与您的知识自然互动”这一核心理念进行打造。它结合了自动化知识整理、结构化管理和创作协同,能让你的信息资产真正活跃起来,成为可持续生长的“活知识”。它能够自动将你的文件、笔记和在线资源转化为 AI 可理解的最小知识单元(Seeds 知识种子)。
下面先来简单初步地了解下,Flowith
有哪些核心优势:
二维画布 —— 不同于传统聊天式 AI 工具,flowith 基于二维画布的交互,让你可以在一个画布中与多个 AI 模型同时交互,并进行内容生成,更适用于长内容生成、对比 AI 生成结果、调试 Prompt 等场景,让你在创造内容时大幅度提升效率、更容易地进入心流状态。
Oracle模式 —— Flowith Oracle 是官方自主打造的下一代 AI Agent 系统,它可以帮助你完成多步骤、超复杂的任务和需求。支持自主规划、拆分和完成任务、无限的工具调用、和自我优化完善,比传统的 AutoGPT 等架构有着更成熟和稳定的表现。同时,利用 flowith 画布式的交互,Oracle 可以更好地为你呈现具体步骤和全面信息。
全链路知识管理 —— Flowith把知识管理,从生产端到消费端,完全地串联了起来。分为三个步骤: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Flowith
这一整个工具,各种有趣的入口,以及要怎么去更好地使用。
刚进入页面,印入眼帘的是看起来非常清爽的首页,接近Notion
和YourMind
的UI风格。
接着,我们可以点击下方红色区域,来开始构建我们的第一个知识库。
紧接着,会有一个弹窗,这个弹窗是用来给你创建知识库的。我们来创建第一个知识库:
创建完成之后,就需要往我这个知识库上放东西,怎么放呢?具体看下面步骤??:
接着,我导入了一个文件进来,它会开始解析:
解析完成后,就种下了知识的种子?: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知识库的内容进行解析时,有两种模式可以选择。分别是:
对于这两种模式的选择,主要看你对所上传内容熟悉度的把握。如果你觉得里面重复的内容不多,那么可以直接选择快速拆分。如果你觉得里面有很多重复的内容,那么就可以选择AI智能拆分。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将知识库,通过链接的形式,分享到外部。那外部的小伙伴,可以通过这个链接访问到你的内容。具体操作如下:
创建完知识库后,我们回到首页,去使用我们创建的内容。
在首页的聊天框,有一个 KNOWLEDGE BASE
的按钮,我们把这个按钮打开,然后选择我们创建过的知识库。就可以基于我们构建过的内容,来和 AI 开始对话。
对它提问问题,然后点击「开始」,它就会进入一张全新的画布里面去进行创作。
比如我问它:
❝刚刚我上传两份报告,分别是:①全球AI应用趋势年度报告;②AI大模型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接下来请你帮我分析下,在2025年,全球AI应用趋势,有可能是什么样的?
它在第一个分支里面,就开始给我生成了对应的内容:
紧接着,我又建了第二个分支,我问它:
❝当然,我也想知道,在2025年,大模型行业,整个市场的现状,有可能是什么样的?
它在第二个分支里面,就生成了我想要的一些内容:
用到这个功能的时候,属实是有一点小惊艳的?。从我传统的单线程创作,变成了多线程创作。在一个页面内,就可以同时对很多聊天的内容,进行对比和交互。
传统AI工具是线性的聊天界面,而Flowith
提供的是一个无限延展的二维画布:
这种画布式交互特别适合创意工作和复杂项目,让思维不再局限于一问一答的模式。
继续,我们可以看到,最底下的聊天框,左上角有两个可以选择的椭圆形框。
这两个椭圆形框,分别应对的是对话模式和对话模型。Flowith
支持对不同的对话,切换不同的模式,以及用不同的模型来回答。
主要对话模式,包含常规模式、联网搜索模式、图片/视频生成模式、提示词生成模式、比较模式、插件模式和Oracle模式。
它们的功能分别是:
对话模式 | 功能描述 |
---|---|
除此之外,Flowith
还支持对不同的对话,选择不同的模型。其中包含更先进的T2模型,以及比较常规的T1模型:
接着上面提到的对话模式,其中里面有一个很值得探索的模式:Oracle模式。Flowith
的Oracle
是一个强大的AI Agent框架,它比OpenAI
的o1模型上线还要早。具体具有的能力有:
功能特点 | 详细说明 |
---|---|
据相关介绍,Oracle能在10分钟内完成许多复杂任务,截至目前,已经解决了超过2000万次复杂问题。
那如何使用Oracle模式呢?首先,在最下面的聊天框,把模式修改成「Oracle模式」,修改完成之后,就进入到了当前画布的Oracle模式下。在这个模式下,我们可以引用任何一个节点的内容,或者上传文件和图片。之后基于引用的内容,来进行提问。如下图所示:
比如我问它:接下来我想要创作一篇文章,为高校老师上一堂 AI 应用课,你觉得大概应该包含哪些内容比较合适?然后Oracle模式,就会开始自主做任务规划,将多个复杂的问题拆解为多个子任务,并规划执行路径。同时,如果有需要调用其他外部工具,它自己也会进行思考,并自主调用合适的外部工具,来帮助你完成最终的任务。如下图所示:
Oracle模式的出现,从工具层面来讲, 帮助我们做了更多方法层面的思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减少了我们做决策的时间。
继续,聊聊Flowith上,还有一个很好玩的功能:编辑器。小编探索着探索着,在画布的右下角,发现有四个小图标。如下图所示:
这四个图标的功能,分别对应:文本编辑器、实时聊天、图片编辑器和代码编辑器。也就是说,每点击一个,就会出现对应类型的编辑器,然后你就可以在这个编辑器上面,填充你想要填充的内容。如下图所示:
每一个编辑器的内容,都可以把你想写的内容,写到编辑器上。之后可以把编辑器上的内容,直接放到画布上。不过这里目前只有图片编辑器的内容可以添加到画布上,其他类型的编辑器,试了下貌似还不太行,静等官方后续支持。
讲到这里,关于Flowith AI
的功能拆解,告一段落。算是有一点小惊喜在里面?
下面,我们继续来聊聊,Flowith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在文章的第「一 2、」这部分,我们有聊到「①知识库Knowledge Bases → ②知识花园Knowledge Garden → ③知识市场Knowledge Market」这三个概念。
前面我们已经讲完了知识库和知识花园的内容,也就是对「Flowith功能拆解」的部分。
那接下来,我们来聊聊第三个概念:知识交易市场Knowledge Market。
首先在首页,点击「发现更多」,进入交易市场。
进入到这个页面后,会发现有两个入口:Knowledge Market
和 Agent Community
,也就是知识市场和智能体社区。
在Knowledge Market
上,用户可以把自己在知识花园里面创建的内容,发布到知识市场下面。
那也就可以理解为:先有知识库,再有知识花园,最后有知识市场。
ahahhaa…写到这里感觉我很像是Flowith的PM,在写PRD的既视感。不过有可能解析的不对,写的有误欢迎轻喷?
Flowith
的知识市场,很适合做垂类领域的知识,比如:计算机、法律、会计、环保、经济学、市场营销等等领域。用户构建完自己的内容之后,一方面是给自己创作使用,另一方面,整理完了之后,也可以直接发布出去,分享到外部,受益于更多人。
从知识市场衍生出一个新的概念:内容社区。Flowith的知识市场,整体解析下来的链路大致是:①内容供给 → ②用户增长 → ③商业价值。
也就是说,当你有了很好的内容,但是又迫于没有流量时,可以把你的知识花园,打包并发布到平台上,售价由你自己定,最终盈利再根据平台平台的计算规则,获取到你应得的报酬。
那怎么发布自己的知识库呢?
第一步:点击去发布你在「知识库」创建的内容。
第二步:选择对应的「知识库」,填写名称、价格和知识库描述。
第三步:上传知识库的封面,以及博客的链接,这个封面最终会展示在交易市场上。
第四步:跑通第一个预设问题。
第五步:给你的用户,写一个简单的使用指南,告知他们,你这个知识库,是准备用来做什么的。
第六步:点击发布,然后把知识库发布到交易市场上,之后可以在知识市场上看到啦!
到这里,我们就梳理完成了「知识库 → 知识花园 → 知识市场」这三个概念。感受一下知识市场的交易模式还蛮快乐的。最后,我们来梳理下,Flowith
的知识管理生态系统:
文章的第四部分,我们来聊聊,Flowith一些很实用的场景。
在Flowith
的画布上,可以同时进行:
例如,我可以在左侧让DeepSeek-R1
生成文章大纲,中间用GPT-4o
撰写内容,右侧用另一个模型进行审核和改进建议,整个过程都在一个画布上完成,无需切换窗口。
使用Oracle模式和插件,可以轻松处理如下场景:市场调研与竞品分析、商业计划书撰写、产品发布策略规划、多维度数据分析与可视化。
比如使用Flowith
来制作一个新产品的所有内容,把所有链路给串联起来。从内容规划、资料收集到排版设计,整个过程会非常高效且流畅。
Flowith的画布式交互,也很适合:多角度问题分析、创意构思与发散、项目创意可视化、团队协作创意激发。
文章的第五部分,来聊聊:flowith
的周边插件。
在文章的「二 4、(1)」部分,我们聊到了flowith
的7种对话模式。其中有一个模式是插件模式,在这个模式下,flowith
能帮助你,去调用一些外部插件和专业工具,再结合你当前选择的大模型,最终去实现更强大的能力。
先来看下这个插件模式的具体位置??:
这里我怀疑研发开发的时候,漏了中文的翻译?
下面就依据上面的英文描述,来对插件模式下的所有插件类别,进行整体归类:
插件类型 | 功能描述 |
---|---|
接着,我们来再用中文,进行详细介绍。具体如下表所示??:
插件类型 | 功能描述 | 主要应用场景 |
---|---|---|
网络搜索 | ||
图像生成 | ||
总结与决策 | ||
产品搜索 | ||
专利搜索 | ||
网站阅读 | ||
网页生成 | ||
图片搜索 | ||
谷歌学术搜索 | ||
网站搜索 | ||
推特搜索 | ||
海报生成 | ||
语音助手生成 |
上面我们大概梳理了下flowith
的13款插件,知道了他们都是用来干嘛的。同时,在上面这张表中的最后一列,也列出了各种插件类型的主要应用场景。最后,我们来总结下插件模式的具体能力。
Flowith
提供了丰富的插件生态系统,大幅度地扩展了平台的功能边界:
可以说,插件模式让Flowith
从单纯的AI助手转变为功能较为全面的生产力中心,尤其是在结合了Oracle模式之后,可以更进一步地实现端到端的任务自动化。
除了平台内的功能插件外,Flowith
还提供了强大的浏览器扩展,让用户能在日常网页浏览中,随时调用Flowith
的能力。具体插件地址??:Flowith Web Clipper[1]。
浏览器插件主要提供以下两大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Flowith
的浏览器插件更进一步提升了知识管理的连续性和便捷性。
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来聊聊,对这款产品的整体优劣势分析,以及沉淀一些使用体验心得。
先来分析,整个工具使用下来,整理下来的一些优劣势分析:
再来聊聊,对整个产品的一些体验心得,以及未来的可能性思考:
flowith
之后,发现了比扣子更有趣的新大陆。到这里,今天的文章讲解就接近尾声啦。最后来做个小小的结尾~
在上面的文章中,我们先引入了「知识库Bases→ 知识花园Garden → 知识交易市场Market」三个链路,来分别剖析了flowith的整个产品生态。
在此过程中,我们分别体验了flowith
生产内容的整个过程:
正如Flowith
创始人所说:"Chatbot式AI将成为历史。"这个理念也在产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最后引用flowith
官方首页写到的理念来做个结尾:潺潺流转,思如泉涌。写的真好~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场景POC验证,效果验证后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04-20
别再堆文档了,大模型时代知识库应该这样建
2025-04-20
分享一款专注于企业知识管理和智能搜索的解决方案——MaxKb
2025-04-20
基于腾讯IMA与DeepSeek R1的个人药政知识库构建与应用实践(注48)
2025-04-20
从三种类型“企业知识”看企业生成式AI如何应用落地?
2025-04-20
金融人「偷时间」指南系列:Google NotebookLM
2025-04-19
大模型+知识管理发展趋势及标准化工作介绍
2025-04-18
错过这篇"技术支持AI知识库搭建",你可能后悔整个 2025 年!
2025-04-17
AI助力法律实务:使用AI制作答辩状的全流程
2024-09-14
2025-01-23
2024-07-10
2024-11-07
2025-02-17
2024-04-24
2024-08-04
2024-06-23
2024-05-15
2024-07-10
2025-04-20
2025-04-17
2025-04-17
2025-04-13
2025-04-12
2025-04-11
2025-04-06
2025-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