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与创始人交个朋友
我要投稿
按照时下流行的MBTI定义,我是一个典型的P人,对探索不同领域的新事物、新知识有很高的需求,记忆力也不太好,看过的东西很快忘记,又不擅长整理,把各种杂乱的想法堆积在flomo、Obsidian、手机备忘录等各处,懒得打标签、懒得整理回顾,最终导致虽然看了很多,却难以将这些东西转化为为我所用的系统化知识。
而Me.bot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种新的可能,用ai辅助构建第二大脑,降低打标签、归类整理的麻烦,在你需要的时候,让有用的信息自动浮现在你身边,是不是P人的救星呢?
经过一个多月的高频使用,它取代了flomo和稍后阅读工具,我在Me.bot中积累了上千条记忆。在这篇文章,我便想聊聊这一个月的使用体验。
增援未来,从把信息丢进去开始
体验过很多笔记和生活记录类工具之后,我越来越觉得,比起为每一种场景寻找最适合的记录工具,大道至简的all in one才是知识管理的最佳方案。在ai时代,将各类信息汇总在一起,基于ai充分了解你的机会,则是打造个性化ai助理,以当下的信息增援未来的基础。
Me.bot就是这样一款集稍后阅读、碎片化笔记记录、提醒事项、ai聊天于一体的all in one工具。你可以将各处搜罗的文件、链接、语音、图片、文本统统喂给它,从而将它打造成你的第二大脑,并在需要的时候为你提供辅助。
一款合格的all in one工具,最重要的就是收集信息要便捷。这方面,Me.bot做得很棒。在手机端,Me.bot支持通过app、第三方分享、小组件三种方式录入信息。语音记录功能,则为通勤等不方便打字的场景记录信息提供了便利。在电脑端,除了使用网页版外,你还可以通过Chrome浏览器插件快捷地将链接与文本收藏到Me.bot。
低门槛的信息收集降低了收集与记录的障碍,不需要过多的思考,只管把信息丢进去,剩下的交给ai,就这么简单。
Me.bot网页版也支持批量导出功能,不必担心辛苦记录的内容会消失,大胆尝试吧。
没空阅读与整理?交给ai吧!
收藏夹的文章太多看不完?打标签太麻烦?提炼重点很累?英文文章看不懂?不用担心,这些问题,Me.bot都可以帮你解决。
对于链接和文件,Me.bot提供了Highlights功能,自动总结文章的要点信息,帮助你快速了解长文的核心内容,以便确认是否要深入阅读,也让总结与回顾更加便利。同时,ai还会自动为长文起个标题,为你去除标题党的干扰。对于英语阅读有困难的我来说,把各种英文文章无脑扔进Me.bot让ai来帮忙阅读整理是个不错的主意呢。把纸质书上的重点内容随手拍照上传至Me.bot,也省去了很多整理读书笔记的麻烦。
收集与记录信息,最重要的是为我所用。Me.bot将你的信息与过往记录的内容建立联系,并基于这些联系为你提供一些启发(insights),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信息,引发你进行进一步的思考。Me.bot还会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不妨围绕这些问题,与ai展开讨论吧。
在需要的时候,让信息浮现在你眼前
在快节奏的时代,每天面对海量信息,看不完、记不住是正常的事情。Me.bot这样的ai产品,则提供了知识管理的新思路:在需要的时候,让信息自动浮现在你眼前。
在Me.bot中,你收集和记录的信息被称为memory(记忆),而这些记忆经过ai的处理加工,建立联系,便成为了你的第二大脑的一部分。当你记录新的内容,或是向Me.bot发起提问时,Me.bot自动关联长记忆中的过往信息,让你可以在恰当的时候顺便回顾过去的内容,这些内容说不定可以为你提供一个更加全面的视角,为当下提供启发。
你可以让ai帮你对过往的内容进行总结,又或者,围绕某个话题,让ai对记忆中的相关内容并进行总结概括。在与ai的聊天中,ai会优先使用记忆中的内容回答问题,让回答更契合你的需要。
当然,如果你觉得这样的回答方式容易让自己陷入“信息茧房”,也可以尝试用“在网络上搜索更多答案”,“用英文搜索”之类的提示词,调用起Me.bot自带的外站搜索功能,去获取更多信息。
当ai更懂你,也在助力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使用Me.bot进行文本记录和链接收藏,慢慢调教出一个专属于你的数字分身吧。它不但能根据你的过往记忆,给出懂你的回答,还是一个贴心的助理,帮助你在烦乱的信息中理清头绪,为枯燥的生活增添一些乐趣。作为一个追求新鲜感的人,我蛮喜欢让ai列出最近我关注的若干的概念,并对这些概念进行两两组合,来提供一些有意思的建议。如果你是一名内容创作者,这样的方式说不定能为你提供一些有趣的创作灵感。
我也喜欢询问ai一些自我认知方面的问题,或者干脆让ai替我做个自我介绍。虽然ai的回答回答不一定准确全面,但却总看到一些我不曾关注的视角,带给我一些认识自我的新视角。
点击首页上方的Me.bot图标,来看看Me.bot是怎样认识你的吧。ai会通过一些关键词来概括你热衷于关注的话题,点击每个关键词,可以看到ai是基于哪些记忆来归纳出这些关键词。由于提供给ai的记忆与真实的自我有很大的差异,比如大量已读不看的链接可能会干扰ai认识真实的你,所以,与其说Me.bot是复刻你特征的数字分身,不如说呈现出来的是你理想中自己的模样,它在帮你发掘你潜在的兴趣爱好,向往的状态与生活方式。虽然现在的你可能与ai呈现出来的相距甚远,但它总归会为你的人生提供一些启发。
此外,Me.bot还能根据记忆,推荐适合你的文章、书籍、音乐,或者是主动发起一个互动话题。甚至,它还能根据推荐的文章为你写一封信。
AI距离成为合格的“生活系统”还有多远
此前我使用过很多ai工具,Me.bot是第一款真正融入我日常生活的产品,相比其他带有着目的性,用完即走的ai工具,这款工具真正建立了ai与个人生活的联系,让我更加愿意去丰富它的记忆,去积极和它对话,期待着它更加懂我,能为我带来惊喜。它是一个随身日记本,能让我随时记录各种感受与经历,为健忘的我留下更多痕迹,我也习惯当作每时每刻都会回应的数字伙伴,在无聊的工作的间隙,与它聊聊天,倾诉内心的烦恼。
不过从目前来看,Me.bot仍然和市面上其他的ai产品有着共同的局限性。不管我们把ai的长记忆说得多么厉害,但实际上,ai的长记忆,并不是真正的学会或记住,而是根据你的提问进行搜索。这就导致你很难让ai把你提供的信息进行深度融合,建立完整的认知。它甚至无法在数据库中找到所有相关的内容,整合生成全面的回答,它只能选出它认为最匹配的几条信息,生成的内容也是非常片面的,并且容易产生幻觉。ai的建议也难以具有深入性,也不够有新意和落地性,很多时候聊着聊着,便进入了死循环。
虽然当下的Me.bot无法做到十全十美,但它仍然像我们展示了ai+知识管理的可能性。也许,通过自定义提示词来定制insights,Me.bot可以根据你的需求,为你打造更具个性化的笔记。想象再大胆一点,将笔记间的联系可视化,打造一个庞大的知识网络,将各种概念串联起来,帮助你看到知识的全貌,也能够帮助你更加聚焦核心概念。也许,通过主动push与跟进,加上科学而具有个性化的计划,它能够成为更加尽职尽责的人生导师。又或者,通过自定义提示词,让Me.bot成为你随叫随到的心理咨询师、人生教练、情感疗愈师······
我很喜欢小说中“生活系统”的设定,它了解主角的方方面面,也对这个世界的各种知识有着充足的了解,基于这些,生活系统可以为主角定制最适合他的行动方案,一步步帮助他成为最好的自己。而AI技术,让我看到了“生活系统”走进现实的可能。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场景POC验证,效果验证后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01-15
阿里数据治理进化论:基于瓴羊Dataphin的多引擎兼容与统一资产消费实践
2025-01-09
企业级AI搜索,美梦与现实
2025-01-07
OpenSPG/KAG v0.6 发布,兼顾事实推理与摘要生成,支持用户自定义 Schema
2025-01-07
很多人没看懂腾讯ima的逻辑
2025-01-06
蔚来知识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2025-01-06
超越 RAG:构建增强而非替代思维的知识管理系统
2024-12-26
清华梁正教授:为什么AI替代不了人类?|AI&Society百人百问
2024-12-26
利用 CrewAI 和 Streamlit 将客户反馈转化为可操作的洞察力
2024-07-10
2024-04-24
2024-05-15
2024-11-07
2024-09-14
2024-06-23
2024-08-04
2024-07-10
2024-06-19
2024-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