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知识管理正在经历一场 AI 骗局

发布日期:2025-02-25 21:33:32 浏览次数: 1514 来源:空格的键盘
推荐语

AI工具风靡,但知识管理的真正核心是什么?揭开工具的陷阱,探索知识管理的真谛。

核心内容:
1. AI工具的普及及其对知识管理的影响
2. 工具陷阱:误将学习工具等同于学习知识管理
3. 工具的真正价值:传达理念,而非功能本身

杨芳贤
53A创始人/腾讯云(TVP)最具价值专家

最近,AI 出现在大众视野的频次增多,很多人迷上了 AI 工具,以为下载了几个工具让 AI 成为了自己的得力助手。

我上一篇文章DeepSeek应用推荐,阅读量达到了3万+,可见大家对AI工具的热情。

我也曾痴迷工具,在个人知识管理方面,装各种浏览器插件、用手机快捷指令,搭PARA系统。

拥有了工具,好像在互联网世界里握着一支魔法笔,只要有键盘,知识就自动到位。

但事实是,工具再好,也只是工具。知识管理的核心从来不是工具,而是人。

工具的陷阱

工具的最大陷阱是,会让自己认为学习工具本身就是在学知识管理,就像市面上的各种机构组织把工具教程混淆成了知识管理。

个人对工具的深入研究,也会痴迷,并陷入了无休止的调整和切换,反而没时间去真正阅读和思考。

工具的便捷并不能替代习惯和能力。即便用最简单的纸笔,只要有心,一样能管理好知识。

达·芬奇没有云端同步,却用纸笔记录了无数笔记和草图,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传奇。很明显,他的成功靠的不是工具,而是背后支撑他的工作理念和人生信仰。

工具的真正价值

工具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它能做什么,而在于它能教你什么。工具所传达的理念远大于学习工具本身。

拿Notion来说,它的设计理念就是把纸当做网页。假设任何一页纸都可以成为网页,这大大降低了个人开发网页的门槛,从知识的分享和协作得到了提升。

通过这一理念,简化并统一了信息的形式,信息当成「块」来处理,这让我学到互联网信息所有信息都可以结构化处理——如何把互联网上多模态信息(图片、文字、视频、链接等等)独立成模块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这种方法让我在记录时更有条理,即便不用Notion工具,也能用Flomo、苹果备忘录,甚至浏览器来替代。

Flomo 这个小小的笔记软件也是如此,支撑工具背后的理念是卡片盒笔记法:

  • 原子化记录: 每张卡片代表一个单独的笔记或知识点,类似于集装箱,便于管理和组织。
  • 标签分类: 为每张卡片添加多个标签,可以根据主题、领域等进行分类。这样能通过标签快速检索相关笔记。
  • 连接卡片: 通过显式连接(如在卡片上写下另一张卡片的 URL 链接)或被动连接(如被其他卡片链接),建立卡片之间的关系,形成知识网络。
  • 所以,在学习工具本身前,读一读官方文档,这比教程更有用。

识别自己的业务

很多人在管理知识、学习工具理念时,却缺少一个明确的目的。学习一大堆工具,到头来管理的是空气。

工具的价值需要通过实践来激活,而实践的前提是得有自己的「业务」——一个值得你投入时间和精力的方向。

  • 从自己的工作入手。比如,如果你是设计师,可以用工具梳理灵感来源、整理项目流程;如果你是程序员,可以用它管理代码片段、学习笔记或调试日志。

  • 从自己的爱好出发。比如,你喜欢摄影,可以用工具记录器材参数、拍摄灵感或后期处理技巧;如果你热爱读书,可以整理书摘、归纳感悟,甚至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关键在于,工具和理念只有在具体的场景中被使用,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找到你的「业务」,无论是职业上的目标还是个人兴趣的深耕,才能让工具从装饰品变成生产力引擎。

AI 的角色

AI 的作用是什么?很多人期待 AI 能带来效率的革命,比如自动整理笔记、生成摘要。

但现在想一下,两年前,没有AI的时候,我们的一天所接收的信息已经足够饱和,但就是不够高质量,比如在浏览器内、微信群里、小红书上的碎片化时间所接收的信息。能保留下来的,对自己有启发的寥寥无几,且因为内容杂乱很难处理完。

而通过AI工具,我们可以加深获取信息的“质”。而不是加大自己获取信息的“”。

AI 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效率,而在于质量。以下是我推荐的几个工具

  • 提高信息获取质量:通过 Fllow、TInyRead、monica实现

  • 提高信息整理质量:通过AI知识库产品ima、Flowith、Youmind实现

  • 提高信息输出质量:通过Notion、Obsidian、cursor实现

这些工具处理的信息不在于多,而是让输入和输出变得更“精”。

人永远是核心

知识管理的可持续从来不是工具多先进,而是一个人有多用心。

AI 再聪明,也无法替代人类的主动性。如果没有阅读、思考和输出的习惯,AI 工具只是摆设。主动探索和深入学习,知识才能真正内化。

放大自己的好奇心,让AI快速的满足它,或是放大自己的领域,让AI成为领域内的得力助手。而不是下载工具、学习教程,研究自己本身比研究工具有意思多了。

让工具<自己,人类亦能胜过AI。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场景POC验证,效果验证后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回到顶部

加载中...

扫码咨询